
发明创造名称:用于编码/解码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190249
决定日:2019-09-12
委内编号:1F267465
优先权日:2012-04-16,2013-04-16
申请(专利)号:201380020262.8
申请日:2013-04-16
复审请求人: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无效请求人:
授权公告日: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
主审员:李笑
合议组组长:田华
参审员:宋作志
国际分类号:H04N19/70,H04N19/129,H04N19/61,H04N19/463,H04N19/126,H04N19/18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决定要点:如果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最接近的对比文件相比,其部分区别特征已经被其他对比文件公开,其余区别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相同技术问题时的常用技术手段,则现有技术中已经给出将上述区别特征应用到该最接近的对比文件以解决其存在的技术问题的启示,该权利要求相对于最接近的对比文件与其他对比文件以及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的结合不具有创造性。
全文:
本复审请求涉及申请号为201380020262.8,名称为“用于编码/解码图像的方法和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下称本申请)。申请人为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本申请的申请日为2013年04月16日,最早优先权日为2012年04月16日,公开日为2015年04月01日。
经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审查部门于2018年08月21日发出驳回决定,驳回了本申请,其理由是:权利要求1-11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驳回决定所依据的文本为2014年10月16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280段、说明书附图、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以及2018年06月14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11项。驳回决定中引用了对比文件1:CN1O1695132A,公开日为2010年4月14日;对比文件2:“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HEVC) text specification draft 6”, B. Bross et al, 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Video Coding (JCT-VC) of ITU-T SG16 WP3 and ISO/IEC JTC1/SC29/WG11 8th Meeting: San José, CA, USA, JCTVC-H1003, m24004,公开日为2012年04月02日。驳回决定指出权利要求1-11相对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和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申请人(下称复审请求人)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于2018年11月30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复审请求,复审请求人未修改申请文件。复审请求人认为:对比文件2公开了对残差系数执行对角扫描,而对量化矩阵执行Z字形扫描。对比文件2公开的对角扫描的对象是残差系数,没有认识到对量化矩阵系数执行对角扫描所提供的技术效果,能够降低实现Z字形扫描所必需的逻辑和用于存储Z字形扫描阵列的存储空间,避免用于Z字形扫描的初始化处理。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12月05日依法受理了该复审请求,并将其转送至原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
原审查部门在前置审查意见书中坚持驳回决定。
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理。
合议组于2019年01月30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复审通知书,指出权利要求1-11相对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和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并针对复审请求人的意见作出了答复。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4月15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同时修改了权利要求书。复审请求人认为:当通过将关于量化矩阵是否存在的信息包括在SPS中来传输时,能够提供相应信息几乎不会改变的技术效果。
合议组于2019年05月22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复审通知书,指出权利要求1-11仍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并针对复审请求人的意见作出了答复。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7月08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同时修改了权利要求书。复审请求人认为:在对比文件2中,scaling_list_pred_matrix_id_delta未用于导出缺省矩阵,与此不同,在独立权利要求1中,关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用于导出缺省矩阵以及参考矩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简化量化矩阵系数的解析以及减少,识别缺省矩阵的运算的次数。
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如下:
“1. 一种图像解码方法,包括:
基于关于量化矩阵是否存在的信息,解码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和
基于所述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重构量化矩阵,
其中所述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包括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和
其中所述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关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的信息、指示量化矩阵的DC值的信息和指示量化矩阵系数之间的差值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基于所述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重构量化矩阵的步骤包括:
导出量化矩阵系数;和
通过对量化矩阵系数执行右上对角扫描来在量化矩阵中排列量化矩阵系数,
其中所述右上对角扫描从左上向右下方向逐一地在量化矩阵中沿着每一右上对角线排列所述量化矩阵系数,并且对于每一右上对角线从左下位置开始到右上位置,
其中,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指示量化矩阵是否基于包括缺省矩阵的参考矩阵而重构,
其中,当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指示量化矩阵不是基于包括缺省矩阵的参考矩阵而重构的时,使用指示量化矩阵系数之间的差值的信息来导出量化矩阵系数,
其中,当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指示量化矩阵是基于包括缺省矩阵的参考矩阵而重构的时,基于关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的信息来导出量化矩阵系数,
其中,当所述关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的信息为0时,缺省矩阵用于重构量化矩阵,
其中,当所述关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的信息不为0时,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所指示的参考矩阵用于重构量化矩阵。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解码方法,其中如果其中使用该量化矩阵的变换系数块的尺寸为16×16或32×32,则使用指示量化矩阵的DC值的信息来重构该量化矩阵。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解码方法,其中将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的DC值的信息解码为-7~247之间的值。
4. 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解码方法,其中:
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系数之间的差值的信息包括当前量化矩阵系数和在该当前量化矩阵系数之前解码的先前量化矩阵系数之间的差值,并且
通过向量化矩阵系数之间的差值添加先前量化矩阵系数用于当前量化矩阵系数,来导出量化矩阵系数。
5. 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解码方法,其中:
如果在具有4×4尺寸的变换系数块中使用该量化矩阵,则对量化矩阵系数执行具有4×4尺寸的右上对角扫描,和
如果在具有8×8、16×16、和32×32尺寸之一的变换系数块中使用该量化矩阵,则对量化矩阵系数执行具有8x8尺寸的右上对角扫描。
6. 一种图像编码方法,包括:
确定在量化中使用的量化矩阵;和
编码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和关于量化矩阵是否存在的信息,
其中所述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包括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和
其中所述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关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的信息、指示量化矩阵的DC值的信息和指示量化矩阵系数之间的差值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编码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的步骤包括:
通过对量化矩阵执行右上对角扫描来导出排列的量化矩阵系数的阵列;和
编码所述排列的量化矩阵系数的阵列,
其中所述右上对角扫描从左上向右下方向逐一地在量化矩阵中沿着每一右上对角线排列所述量化矩阵系数,并且对于每一右上对角线从左下位置开始到右上位置,
其中,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指示量化矩阵是否基于包括缺省矩阵的参考矩阵而被编码,
其中,当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指示量化矩阵不是基于包括缺省矩阵的参考矩阵而被编码时,使用指示量化矩阵系数之间的差值的信息来编码量化矩阵系数,
其中,当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指示,量化矩阵不是基于包括缺省矩阵的参考矩阵而被编码时,基于关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的信息来编码量化矩阵系数,
其中,当所述关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的信息为0时,基于缺省矩阵来编码量化矩阵,
其中,当所述关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的信息不为0时,基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所指示的参考矩阵来编码量化矩阵。
7. 根据权利要求6的图像编码方法,其中如果其中使用该量化矩阵的变换系数块的尺寸为16×16或32×32,则编码指示量化矩阵的DC值的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6的图像编码方法,其中将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的DC值的信息编码为-7~247之间的值。
9. 根据权利要求6的图像编码方法,其中所述指示排列的量化矩阵系数之间的差值的信息包括排列的量化矩阵系数的阵列内的、当前量化矩阵系数和在该当前量化矩阵系数之前先前编码的先前量化矩阵系数之间的差值。
10. 根据权利要求6的图像编码方法,其中:
如果在具有4×4尺寸的变换系数块中使用该量化矩阵,则对该量化矩阵执行具有4×4尺寸的右上对角扫描,和
如果在具有8×8、16×16、和32×32尺寸之一的变换系数块中使用该量化矩阵,则对该量化矩阵执行具有8×8尺寸的右上对角扫描。
11. 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用于存储通过图像编码方法所生成的比特流,该图像编码方法包括:
确定在量化中使用的量化矩阵;和
编码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和关于量化矩阵是否存在的信息,
其中所述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包括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和
其中所述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关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的信息、指示量化矩阵的DC值的信息和指示量化矩阵系数之间的差值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编码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的步骤包括:
通过对量化矩阵执行右上对角扫描来导出排列的量化矩阵系数的阵列;和
编码所述排列的量化矩阵系数的阵列,
其中所述右上对角扫描从左上向右下方向逐一地在量化矩阵中沿着每一右上对角线排列所述量化矩阵系数,并且对于每一右上对角线从左下位置开始到右上位置,
其中,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指示量化矩阵是否基于包括缺省矩阵的参考矩阵而被编码,
其中,当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指示量化矩阵不是基于包括缺省矩阵的参考矩阵而被编码时,使用指示量化矩阵系数之间的差值的信息来编码量化矩阵系数,
其中,当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指示量化矩阵不是基于包括缺省矩阵的参考矩阵而被编码时,基于关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的信息来编码量化矩阵系数,
其中,当所述关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的信息为0时,基于缺省矩阵来编码量化矩阵,
其中,当所述关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的信息不为0时,基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所指示的参考矩阵来编码量化矩阵。”
在上述程序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审查文本的认定
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针对的审查文本为:2014年10月16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280段、说明书附图,说明书摘要和摘要附图,2019年07月08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11项。经审查,复审请求人对权利要求的修改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
具体理由的阐述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引用的对比文件与驳回决定以及历次复审通知书中引用的对比文件相同,即:
对比文件1:CN101695132A,公开日为2010年04月14日;
对比文件2:“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HEVC) text specification draft 6”, B. Bross et al, 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Video Coding (JCT-VC) of ITU-T SG16 WP3 and ISO/IEC JTC1/SC29/WG11 8th Meeting: San José, CA, USA, JCTVC-H1003, m24004,公开日为2012年04月02日。
1、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图像解码方法,对比文件1公开了图像编码方法和设备、图像解码方法和设备及其程序,并且具体公开了包括以下技术特征的技术方案(参见说明书第0029-0036、0061-0115段,图1、3-5、9-11):本发明的图像解码方法是一种通过逆量化和逆正交变换逐块对编码图像进行解码,并对可变长度编码的量化矩阵进行解码的图像解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量化矩阵进行可变长度解码,将其解码为与所述量化矩阵中所包括的每个频率分量相对应的差值(相当于解码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其中所述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进一步包括:指示量化矩阵系数之间的差值的信息);以及通过把差值加到与所述每个频率分量相对应的预定值上,来计算量化矩阵的每个频率分量(相当于基于所述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重构量化矩阵的步骤包括:使用指示量化矩阵系数之间的差值的信息来导出量化矩阵系数)。根据本发明的图像解码设备也具有和以上一样的构成和效果。
图5A至5D的每一个图都示出了要输入到减法单元中的量化矩阵的频率分量示例顺序,这些顺序指示对要输入到减法单元中的量化矩阵进行扫描的扫描顺序。因为根据图8A、8B和图8C所示的模式之一,逐个地对量化矩阵中的每个频率分量进行编码,所以与是如图5A和5C所示那样从较低频分量到较高频分量执行编码,还是如图5B和5D所示那样仅仅按水平顺序执行编码无关,编码效率是没有差异的。
由对比文件1公开的上述内容可见,上述解码方法利用量化矩阵中的频率分量之间的差值,以重构量化矩阵(相当于基于所述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重构量化矩阵,其中所述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进一步包括:指示量化矩阵系数之间的差值的信息),并且,编码过程中实现了对量化矩阵的扫描。
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相比,区别特征为:(1)基于关于量化矩阵是否存在的信息,解码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2)权利要求1中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还可以包括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关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的信息,指示量化矩阵的DC值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指示量化矩阵是否基于包括缺省矩阵的参考矩阵而重构,其中,当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指示量化矩阵不是基于包括缺省矩阵的参考矩阵而重构的时,使用指示量化矩阵系数之间的差值的信息来导出量化矩阵系数,其中,当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指示量化矩阵不是基于包括缺省矩阵的参考矩阵而重构时,基于关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的信息来导出量化矩阵系数,其中,当所述关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的信息为0时,缺省矩阵用于重构量化矩阵,其中,当所述关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的信息不为0时,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所指示的参考矩阵用于重构量化矩阵。(3)权利要求1中通过对量化矩阵系数执行右上对角扫描来在量化矩阵中排列量化矩阵系数,其中所述右上对角扫描从左上向右下方向逐一地在量化矩阵中沿着每一右上对角线排列所述量化矩阵系数,并且对于每一右上对角线从左下位置开始到右上位置。
基于上述区别特征可以确定,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对比文件1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启动量化矩阵的解码,如何丰富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以及如何在量化矩阵中排列量化矩阵系数。
针对区别特征(1),对比文件2公开了HEVC文本规范草案6,并具体公开了(参见第7.3.2.5节):“aps_scaling_list_data_present_flag(相当于传输量化矩阵存在或不存在的信息)”。因此区别特征(1)已经被对比文件2公开。
针对区别特征(2),对比文件2公开了HEVC文本规范草案6,并具体公开了如下的量化列表数据语义(参见正文第7.4.2.3-7.4.2.4节):scaling_list_pred_mode_flag(相当于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scaling_list_pred_matrix_id_delta(相当于关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的信息),scaling_list_dc_coef_minus8(相当于关于量化矩阵的DC值的信息)。当scaling_list_pred_mode_flag等于0,表示量化矩阵的值是已经发送的量化矩阵的值(相当于指示基于包括缺省矩阵的参考矩阵而重构)。复制数值的量化矩阵是由scaling_list_pred_matrix_id_delta规定的(相当于基于包括缺省矩阵的参考矩阵而重构时,基于关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的信息来导出量化矩阵参数)。scaling_list_pred_matrix_id_delta规定了用于复制量化矩阵数值的目标参考矩阵,当scaling_list_pred_mode_flag等于0时,scaling_list_pred_matrix_id_delta规定了使用哪个矩阵(相当于当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的预测方法的信息是基于包括缺省矩阵的参考矩阵而重构时,基于关于量化矩阵的参考量化矩阵标识符的信息所指示的参考矩阵来用于重构量化矩阵)。因此对比文件2已经公开了用scaling_list_pred_mode_flag来指示是否使用参考矩阵进行量化矩阵的重构,在使用参考矩阵时,用scaling_list_pred_matrix_id_delta来标识使用哪个参考矩阵,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知,缺省矩阵也是参考矩阵的一种形式,在此基础上,将该参数用于导出缺省矩阵和参考矩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因此,对比文件2给出了将上述技术手段应用到对比文件1中以解决如何丰富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的技术问题的启示。此外,若scaling_list_pred_mode_flag指示不使用参考矩阵进行量化矩阵的重构时,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基于量化矩阵系数之间差值信息导出量化矩阵参数的技术手段,因此将其与对比文件2结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容易想到的。
针对区别特征(3),对比文件1公开了在编码过程中扫描量化矩阵,而编解码为可互逆的过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编码时对量化矩阵的扫描过程与方法相应的应用于解码过程中,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对比文件2具体公开了:矩阵扫描采用右上对角扫描的方式(具体参见正文第6.5.3节、第7.4.10节)。此外,由对比文件2公开的上述内容及第6.5.3节中的右上对角扫描的实现程序可见,右上对角扫描从左上向右下方向逐一地在矩阵中沿着每一右上对角线排列所述矩阵系数,并且对于每一右上对角线从左下位置开始到右上位置。由此可知,对比文件2已经公开了使用右上对角扫描方式应用于矩阵扫描,尽管对比文件2中并未将该右上扫描用于量化矩阵的扫描,但其所使用的扫描方式与本申请中用于重构量化矩阵的扫描方式和扫描原则是相同的。而对比文件1也公开了对量化矩阵系数执行除Z字形扫描之外的其他扫描方式例如水平扫描的技术内容,并且水平扫描、对角扫描、Z字形扫描都是本领域常用的几种扫描方式,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将对比文件2公开的右上对角扫描方式用于对比文件1中量化矩阵的扫描。因此,对比文件2给出了将上述技术手段应用到对比文件1中以解决如何确定右上对角扫描这种扫描方式的技术问题的启示。
由此可见,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以及本领域的惯用手段,以获得权利要求1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权利要求1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因而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权利要求2、3引用权利要求1,对比文件2公开了(参见正文第7.3.2.4-7.4.2.4节):量化矩阵尺寸为16x16时,尺寸为16x16的变换系数块的DC值为scaling_list_dc_coef_minus8[sizeID-2][matrxID]加8,sizeID为2;量化矩阵尺寸为32x32时,尺寸为32x32的变换系数块的DC值为scaling_list_dc_coef_minus8[sizeID-2][matrxID]加8,sizeID为3。因此,对比文件2公开了当量化矩阵尺寸为16x16或32x32时,使用scaling_list_dc_coef_minus8计算变换系数,也即此时使用指示量化矩阵的DC值的信息来重构该量化矩阵。当scaling_list_dc_coef_minus8等于-8时,使用缺省量化矩阵。由对比文件2公开的上述内容可见,scaling_list_dc_coef_minus8加8等于DC值,且scaling_list_dc_coef_minus8的值为-8对应缺省矩阵,则scaling_list_dc_coef_minus8为-7~247之间的值(相当于其中将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的DC值的信息解码为-7~247之间的值)。由此可见,权利要求2、3的附加技术特征已被对比文件2公开,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权利要求2、3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3、权利要求4引用权利要求1,对比文件1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0100-0110段):图像解码设备中的WM解码单元通过将可变长度编码的量化矩阵可变长度解码为各频率分量的差值(相当于指示量化矩阵系数之间的差值的信息),然后将所得到的每个差值加到与其频率分量相对应的预定值上,来确定每个量化矩阵的频率分量。WM解码单元包括可变长度解码单元、加法单元、余数计算单元、W缓冲器。可变长度解码单元将每一个可变长度编码的频率分量的可变长度码解码为差值D[i];加法单元把来自可变长度解码单元的差值D[i]加到来自W缓冲器的前一频率分量W[i-1]值上;余数计算单元通过把每个加法结果加到2的k次幂上、然后使所得到的值除以2的k次幂以计算余数,来确定每个频率分量W[i](相当于所述指示量化矩阵系数之间的差值的信息包括当前量化矩阵系数和在该当前量化矩阵系数之前解码的先前量化矩阵系数之间的差值,并且通过向量化矩阵系数之间的差值添加先前量化矩阵系数用于当前量化矩阵系数,来导出量化矩阵系数)。W缓冲器保存通过开关从余数计算单元输入的频率分量W[i],并在下一循环中将其输出到加法单元作为频率分量W[i-1]。由此可见,权利要求4的附加技术特征已被对比文件1公开,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权利要求4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4、权利要求5引用权利要求1,对比文件2公开了如下技术内容(参见正文第7.4.2.4节):当量化矩阵尺寸为4x4时,则执行如公式7.26的扫描(相当于执行具有4x4尺寸的扫描)。当量化矩阵尺寸为8x8、16x16或32x32时,则执行如公式7.28-7.31所述的扫描(相当于如果在具有8x8、16x16、和32x32尺寸之一的变换系数块中使用该量化矩阵,则对矩阵执行具有8x8尺寸的扫描)。此外,对比文件2还公开了矩阵扫描采用右上对角扫描的方式(参见正文第6.5.3节)。由此可知,对比文件2已经公开了使用右上对角扫描方式应用于矩阵扫描。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所述扫描方式用于量化矩阵的扫描不需要付出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权利要求5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5、权利要求6请求保护一种图像编码方法,权利要求6-10是与权利要求1-5相对应的编码方法权利要求。在图像编解码领域,编码与解码是互逆过程,因此基于与权利要求1-5相似的理由,权利要求6-10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6、权利要求11请求保护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用于存储通过图像编码方法所生成的比特流,该方法包括的内容与权利要求6的内容相对应。对比文件1还公开了以下技术内容(参见说明书第0017-0028、0036、0062-0099、0116-0120段,图1、3-5、9-1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量化矩阵编码效率的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设备、图像解码设备及程序。图13A、图13B和13C示出了存储用于实现上述图像编码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相当于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如上所述,权利要求6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因此基于与权利要求6相似的理由,权利要求11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7、对于复审请求人的意见,合议组认为对比文件2已经公开了用scaling_list_pred_matrix_id_delta来标识使用哪个参考矩阵,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知,缺省矩阵也是参考矩阵的一种形式,在此基础上,将该参数用于导出缺省矩阵和参考矩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因此,对比文件2给出了将上述技术手段应用到对比文件1中以解决如何丰富关于量化矩阵的信息的技术问题的启示。
三、决定
维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8月21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
如对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不服,根据专利法第41条第2款的规定,复审请求人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