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明创造名称: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及装置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193617
决定日:2019-10-28
委内编号:1F281797
优先权日:
申请(专利)号:201210401316.2
申请日:2012-10-19
复审请求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效请求人:
授权公告日: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
主审员:向琳
合议组组长:孙方涛
参审员:张倩
国际分类号:H04L12/891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26条第4款
决定要点:若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是根据说明书记载的内容得到的技术方案,则该权利要求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
全文:
本复审请求涉及申请号为201210401316.2,名称为“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及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下称“本申请”)。申请人(下称“复审请求人”)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本申请的申请日为2012年10月19日,公开日为2014年05月07日。
经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审查部门于2019年03月06日发出驳回决定,驳回了本申请,其理由是:权利要求1和24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驳回决定所依据的文本为申请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19页、说明书附图第1-3页、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2018年10月29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45项。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1和24的内容如下:
“1. 一种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聚合端口获取指示信息,并确定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其中,所述指示信息中携带有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所述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依据各个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进行流量的分发;
其中,确定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包括:按照预设策略修改或者设置聚合端口的当前承载业务或会话。 ”
“24. 一种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指示信息,并确定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其中,所述指示信息中携带有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流量分发模块,用于依据各个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进行流量的分发;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策略修改或者设置聚合端口的当前承载业务或会话。”
复审请求人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于2019年05月06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复审请求,同时修改了权利要求书,将驳回决定所针对文本权利要求6的附加技术特征加入权利要求1中,形成新的权利要求1,将权利要求29的附加技术特征加入权利要求24中,形成新的权利要求23,删除权利要求6和29,相应调整了权利要求编号,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包括权利要求第1-43项。复审请求人认为修改后的权利要求克服了驳回决定所指出的缺陷,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提出复审请求时新修改的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1和23的内容如下:
“1. 一种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聚合端口获取指示信息,并确定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其中,所述指示信息中携带有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所述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依据各个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进行流量的分发;
其中,确定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包括:按照预设策略修改或者设置聚合端口的当前承载业务或会话,所述聚合端口依据所述预设策略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包括:
所述聚合端口在所述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与所述指示信息中的业务或会话不一致的情况下,依据所述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关系与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或者,
所述聚合端口依据该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主备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按照接收到的所述指示信息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23. 一种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指示信息,并确定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其中,所述指示信息中携带有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流量分发模块,用于依据各个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进行流量的分发;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策略修改或者设置聚合端口的当前承载业务或会话;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以下之一: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与所述指示信息中的业务或会话不一致的情况下,依据所述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关系与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依据该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主备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按照接收到的所述指示信息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05月14日依法受理了该复审请求,并将其转送至实质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
实质审查部门在前置审查意见书中认为: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中记载了“聚合端口获取指示信息,并确定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其中,所述指示信息中携带有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根据上述记载可以看出,指示信息中包含的是本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会话;然而,根据说明书中的相应记载,指示信息中携带的是本端口的对端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会话,因此权利要求的记载与说明书的记载不一致,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因而坚持驳回决定。
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合议组对本申请进行审理。
合议组于2019年09月04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复审通知书,所针对的文本为:2019年05月06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43项,申请日2012年10月19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19页、说明书附图第1-3页、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指出: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限定“聚合端口获取指示信息,并确定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其中,所述指示信息中携带有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根据上述限定,理解为:指示信息中包含的是所述聚合端口本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然而,根据说明书中的相应记载可知:指示信息可以为但不限于TLV字段(参见说明书第6页正文第6段);端口a、端口w发出的LACP协议报文携带有TLV,其分别的TLV包括各自端口所承载的业务;参见表5和表6,端口a和端口w承载的业务是有差异的,需要进行双方的协商,可以依据预设策略,例如:依据系统优先级、系统ID以及据聚合组两端的主从关系,修改自身的业务承载表(参见说明书第9-12页)。由此可见,根据说明书的上述记载,聚合端口获取的指示信息中,携带的应当是该聚合端口的对端的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由此才能对聚合端口两端的业务承载进行协商。虽然说明书中有与权利要求书相对应的文字记载,但上述限定实质上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权利要求23是与权利要求1对应的装置权利要求,基于相对应的理由,权利要求23同样得不到说明书的实质支持,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10月21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提交了权利要求书全文修改对照页,其中将权利要求1和23中“所述指示信息中携带有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修改为“所述指示信息中携带有所述聚合端口的对端的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复审请求人认为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和23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答复复审通知书时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如下:
“1. 一种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聚合端口获取指示信息,并确定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其中,所述指示信息中携带有所述聚合端口的对端的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所述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依据各个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进行流量的分发;
其中,确定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包括:按照预设策略修改或者设置聚合端口的当前承载业务或会话,所述聚合端口依据所述预设策略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包括:
所述聚合端口在所述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与所述指示信息中的业务或会话不一致的情况下,依据所述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关系与所述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或者,
所述聚合端口依据该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主备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按照接收到的所述指示信息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合组端点中,每个所述业务或会话对应一聚合端口序列。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聚合组端点中的每个所述业务或会话对应一聚合端口序列,生成所述聚合端口所要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和/或,所述聚合端口的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端口序列按照承载业务或会话的优选级进行排序。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端口所要承载的业务或会话是通过统计各个聚合端口序列中所述业务或会话分发的优选级最高的聚合端口所对应的业务或会话形成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端口依据其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关系;或者,所述聚合端口依据其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主备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按照接收到的所述指示信息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包括:
如果所述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低于对端端点或者所述聚合组端点从属于所述对端端点,则所述聚合端口按照已经接收到的所述指示信息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端口依据所述预设策略设置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包括:
如果所述聚合端口未形成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或者所述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的内容为空,则所述聚合端口按照接收到的所述指示信息设置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发生故障或不可用,或者,从所述聚合链路组脱离时,触发所述链路聚合组中除所述聚合端口之外的其他聚合端口修改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端口上原先承载的业务或会话的流量将由除所述聚合端口之外其他供使用的聚合端口承担。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根据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对应的聚合端口序列中查找次高优先级的聚合端口,触发所述次高优先级的聚合端口修改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高优先级的聚合端口是所述聚合组端点中的可用或者活跃的聚合端口。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根据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对应的聚合端口序列中查找次高优先级的聚合端口,触发所述次高优先级聚合端口修改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包括:
所述次高优先级的聚合端口发送经过修改的指示信息,其中,对端的聚合端口按照所述经过修改的指示信息依据所述预设策略修改或者设置所述对端的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所述次高优先级的聚合端口接收来自于所述对端的聚合端口重新发送的指示信息重新进行协商。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一个或多个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恢复使用或者重新加入所述聚合链路组时,如果所述聚合组端点的保护模式为反转模式,则触发所述聚合组端点中各个所述聚合端口调整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触发所述聚合端点中各个所述聚合端口调整承载的业务或会话之后,还包括:
所述聚合端口发送携带有调整后承载业务或会话的指示信息。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发生故障或不可用,或者,从所述聚合链路组脱离时,触发所述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对各个业务或会话对应的聚合端口序列进行调整;
所述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根据调整后的各个业务或会话对应的聚合端口序列重新获取各自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承载所述聚合端口的业务或会话的聚合端口发送经过修改的指示信息,其中,对端的聚合端口按照所述经过修改的指示信息依据所述预设策略修改或者设置所述对端的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所述承载所述聚合端口的业务或会话的聚合端口接收来自于所述对端的聚合端口重新发送的指示信息重新进行协商。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一个或多个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恢复使用或者重新加入所述聚合链路组时,如果所述聚合组端点的保护模式为反转模式,则触发所述聚合组端点对所述聚合端口序列进行再次调整。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触发所述聚合组端点对所述聚合端口序列进行调整包括:
触发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业务或会话的调整。
1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一个或多个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加入聚合链路组时,触发所述业务聚合端口序列的修改。
20. 根据权利要求8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连接故障管理CFM机制检测发生故障的聚合链路,并查找在该条聚合链路上发送的业务或会话所对应的聚合端口序列,重新确定发送所述业务或会话的聚合端口。
21. 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为类型长度值TLV字段。
22. 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在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ACP报文中。
23. 一种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指示信息,并确定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其中,所述指示信息中携带有所述聚合端口的对端的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流量分发模块,用于依据各个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进行流量的分发;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策略修改或者设置聚合端口的当前承载业务或会话;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以下之一: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与所述指示信息中的业务或会话不一致的情况下,依据所述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关系与所述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依据该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主备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按照接收到的所述指示信息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合组端点中,每个所述业务或会话对应一聚合端口序列。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聚合组端点中的每个所述业务或会话对应一聚合端口序列,生成所述聚合端口所要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和/或,所述聚合端口的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26.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端口序列按照承载业务或会话的优选级进行排序。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端口所要承载的业务或会话是通过统计各个聚合端口序列中所述业务或会话分发的优选级最高的聚合端口所对应的业务或会话形成的。
28.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低于对端端点的情况下,按照已经接收到的所述指示信息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或者,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聚合组端点从属于所述对端端点的情况下,按照已经接收到的所述指示信息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29.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聚合端口未形成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或者所述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的内容为空时,按照接收到的所述指示信息设置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30.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触发模块,用于当所述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发生故障或不可用,或者,从所述聚合链路组脱离时,触发所述链路聚合组中除所述聚合端口之外的其他聚合端口修改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端口上原先承载的业务或会话的流量将由除所述聚合端口之外其他供使用的聚合端口承担。
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对应的聚合端口序列中查找次高优先级的聚合端口,触发所述次高优先级的聚合端口修改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33.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高优先级的聚合端口是所述聚合组端点中的可用或者活跃的聚合端口。
34.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模块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经过修改的指示信息,其中,对端的聚合端口按照所述经过修改的指示信息依据所述预设策略修改或者设置所述对端的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对端的聚合端口重新发送的指示信息重新进行协商。
35.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发模块,还用于当一个或多个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恢复使用或者重新加入所述聚合链路组时,如果所述聚合组端点的保护模式为反转模式,则触发所述聚合组端点中各个所述聚合端口调整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3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携带有调整后承载业务或会话的指示信息。
37.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触发模块,用于当所述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发生故障或不可用,或者,从所述聚合链路组脱离时,触发所述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对各个业务或会话对应的聚合端口序列进行调整;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调整后的各个业务或会话对应的聚合端口序列重新获取各自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38.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经过修改的指示信息,其中,对端的聚合端口按照所述经过修改的指示信息依据所述预设策略修改或者设置所述对端的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对端的聚合端口重新发送的指示信息重新进行协商。
39.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触发模块,还用于当一个或多个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恢复使用或者重新加入所述聚合链路组时,如果所述聚合组端点的保护模式为反转模式,则触发所述聚合组端点对所述聚合端口序列进行再次调整。
40.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触发模块,用于当一个或多个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加入聚合链路组时,触发所述业务聚合端口序列的修改。
41. 根据权利要求30或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连接故障管理CFM机制检测发生故障的聚合链路,并查找在该条聚合链路上发送的业务或会话所对应的聚合端口序列,重新确定发送所述业务或会话的聚合端口。
42. 根据权利要求23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为类型长度值TLV字段。
43. 根据权利要求23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在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ACP报文中。”
在上述程序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审查文本的认定
经审查,对申请文件的上述修改没有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所针对的文本为:2019年10月21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43项,申请日2012年10月19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19页、说明书附图第1-3页、说明书摘要和摘要附图。
关于专利法第26条第4款
专利法第26条第4款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1)权利要求1限定“1. 一种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聚合端口获取指示信息,并确定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其中,所述指示信息中携带有所述聚合端口的对端的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所述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依据各个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进行流量的分发; 其中,确定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包括:按照预设策略修改或者设置聚合端口的当前承载业务或会话,所述聚合端口依据所述预设策略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包括: 所述聚合端口在所述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与所述指示信息中的业务或会话不一致的情况下,依据所述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关系与所述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或者,所述聚合端口依据该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主备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按照接收到的所述指示信息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本申请原说明书第6页第4-9行记载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包括步骤:“步骤S202:聚合端口获取指示信息,并确定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其中,指示信息中携带有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步骤S204: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依据各个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进行流量的分发”;进一步地,说明书第7页第7-18行记载了“聚合端口依据预定策略修改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之一:步骤S1:聚合端口在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与指示信息中的业务或会话不一致的情况下,依据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关系与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修改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步骤S2:聚合端口依据该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主备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按照接收到的指示信息修改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而针对指示信息,原说明书中记载了:指示信息可以为但不限于TLV字段(参见说明书第6页正文第6段);端口a、端口w发出的LACP协议报文携带有TLV,其分别的TLV包括各自端口所承载的业务;参见表5和表6,端口a和端口w承载的业务是有差异的,需要进行双方的协商,可以依据预设策略,例如:依据系统优先级、系统ID以及据聚合组两端的主从关系,修改自身的业务承载表(参见说明书第9-12页);由此可见,根据说明书的上述记载,聚合端口获取的指示信息中,携带的是该聚合端口的对端的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综上所述,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2)权利要求23限定“23. 一种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指示信息,并确定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其中,所述指示信息中携带有所述聚合端口的对端的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流量分发模块,用于依据各个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进行流量的分发;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策略修改或者设置聚合端口的当前承载业务或会话;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以下之一: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与所述指示信息中的业务或会话不一致的情况下,依据所述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关系与所述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依据该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主备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按照接收到的所述指示信息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本申请原说明书第17页第10-13行及附图5记载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装置,包括:“处理模块10,用于获取指示信息,并确定聚 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其中,指示信息中携带有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流量分发模块20,用于依据各个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进行流量的分发”;进一步地,说明书第17页第27行-第8页第2行记载了:“上述处理模块10可以包括以下之一:第一处理单元100,用于在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与指示信息中的业务或会话不一致的情况下,依据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关系与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修改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第二处理单元102,用于依据该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主备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按照接收到的指示信息修改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而针对指示信息,原说明书中记载了:指示信息可以为但不限于TLV字段(参见说明书第6页正文第6段);端口a、端口w发出的LACP协议报文携带有TLV,其分别的TLV包括各自端口所承载的业务;参见表5和表6,端口a和端口w承载的业务是有差异的,需要进行双方的协商,可以依据预设策略,例如:依据系统优先级、系统ID以及据聚合组两端的主从关系,修改自身的业务承载表(参见说明书第9-12页);由此可见,根据说明书的上述记载,聚合端口获取的指示信息中,携带的是该聚合端口的对端的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综上所述,权利要求23的技术方案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对于实质审查部门在前置意见通知书中指出的缺陷,在答复复审通知书的权利要求书全文修改替换页中已经通过修改予以了克服。
三、决定
撤销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03月06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审查部门以下述文本为基础继续进行审批程序:
复审请求人于_2019_年_10 月_21_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_1-43_项;
复审请求人于_2012_年_10_月_19_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19页,说明书附图第1-3页;
复审请求人于_2012_年_10_月_19_日提交的说明书摘要;
复审请求人于_2012_年_10_月_19_日提交的摘要附图。
如对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不服,根据专利法第41条第2款的规定,复审请求人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