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明创造名称:一种变压器油色谱全自动进样装置与色谱工作站软件联动方法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189387
决定日:2019-09-11
委内编号:1F263945
优先权日:
申请(专利)号:201610715694.6
申请日:2016-08-25
复审请求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无效请求人:
授权公告日: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
主审员:李晓娜
合议组组长:边昕
参审员:陈永晖
国际分类号:G01N30/24,G01N30/88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决定要点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相对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存在区别技术特征,但该区别技术特征已经在另外的现有技术文件中公开或属于公知常识,且现有技术给出了相应的技术启示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将区别特征应用于最接近现有技术中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并获得该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该区别技术特征的引入也未给该权利要求带来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则该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
全文:
本复审请求涉及申请号为201610715694.6,名称为“一种变压器油色谱全自动进样装置与色谱工作站软件联动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本申请)。申请人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本申请的申请日为2016年08月25日,公开日为2017年02月01日。
经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审查部门于2018年07月16日以本申请权利要求1-2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3款规定的创造性为由发出驳回决定,驳回了本申请。驳回决定所针对的审查文本为:申请日提交的说明书摘要、说明书第1-16段和2017年09月29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2项。驳回决定中引用的对比文件如下:
对比文件1:CN201488984U,公告日期为2010年05月26日;
对比文件2:CN101853016A,公开日期为2010年10月06日。
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 一种变压器油色谱全自动进样装置与色谱工作站软件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油色谱全自动进样装置与色谱工作站软件联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上位机色谱工作站软件获取色谱工作站需要操作的按钮屏幕坐标值,其中,所述的屏幕坐标包括输入编辑和按钮的坐标;
步骤二:将第一步获得的屏幕坐标值数据输入装置上位机软件的weizhi.ini文件中,以固定操作按钮的位置坐标;
步骤三:根据各个色谱工作站不同的操作,定义不同的操作动作;
步骤四:启动上位机软件并自动与自动进样装置进行连接,按照事先制定的规约进行通信;
步骤五:当装置需要进样时,上位机软件根据已经制定的动作定义以及相应控件的坐标位置信息对与之相应的控件进行沟通,指令色谱仪工作站需要进行的动作,并将需要进样的信息写入到色谱仪工作站中;
步骤六:在操作指令下达后,自动进样装置开始进样,进样完毕后保存数据,进入下一轮进样操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油色谱全自动进样装置与色谱工作站软件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上位机软件是与色谱仪工作站安装在同一电脑上。”
驳回决定认为: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之间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色谱具体为变压器油色谱;步骤一至三的具体内容;步骤五中上位机软件根据已经制定的动作定义以及相应控件的坐标位置信息进行沟通,指令色谱仪工作站需要进行的动作,并将需要进样的信息写入到色谱仪工作站中;步骤六中进样完毕后保存数据,进入下一轮进样操作。对于该区别特征,将色谱具体应用为变压器油色谱、坐标值数据热点文件保存格式为weizhi.ini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将需要进样的信息写入到色谱仪工作站中、进样完毕后保存数据再进入下一轮进样操作均是本领域惯用手段,而其余区别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给出了相应的技术启示,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2和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不具备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从属权利要求2中的部分附加特征在对比文件1中公开,其余部分附加特征是在对比文件1基础上容易想到的,因此也不具备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
申请人(下称复审请求人)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于2018年10月25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复审请求,没有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
复审请求人认为:对比文件2中需要将现场各台仪器组网,通过新的控制软件来对组网的仪器进行联动控制,联动控制范围仅仅是现有技术中原控制软件需要采用键盘和鼠标操作的部分。而本申请是抓取各种不同型号的色谱工作站需要操作的按钮屏幕坐标值,集中统一存放在新的软件中,当新的软件与自动取样装置连接后,完全接管自动取样装置的控制权,以实现对不同色谱工作站的操作,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国外的产品仅仅只能在自身的配套产品上实现全自动进样装置与色谱工作站上位机软件之间的联动,上位机软件无法在自身品牌产品之外实现全自动进样装置与色谱工作站上位机软件之间的联动等问题。对比文件2和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同,采用的技术手段也不同,实现的技术效果明显不一样,因此,对比文件2并没有给出解决本申请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启示,权利要求1满足专利法第22条3款的规定。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10月31日依法受理了该复审请求,并将其转送至原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
原审查部门在前置审查意见书中坚持原驳回决定。
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理。
合议组于2019 年05 月14 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复审通知书,指出权利要求1-2相对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具体而言,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的区别在于:(1)权利要求1中的色谱具体为变压器油色谱;(2)对比文件1没有公开权利要求1中步骤一至三的具体内容、以及步骤六中进样完毕后保存数据,进入下一轮进样操作;且权利要求1步骤五中上位机软件根据已经制定的动作定义以及相应控件的坐标位置信息进行沟通,指令色谱仪工作站需要进行的动作,并将需要进样的信息写入到色谱仪工作站中,而对比文件1中上位机软件根据已有的信息对与之相应的控件进行沟通,指令仪器需要进行的动作。区别(1)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区别(2)是在对比文件2给出的启示下结合本领域的惯用技术手段容易想到的,因此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权利要求2的附加特征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本领域的惯用技术手段容易想到的,因此也不具备创造性。在复审通知书中还对复审请求人提出复审请求时的意见陈述不能成立的理由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复审请求人于2019 年06 月13 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但未修改申请文件。
复审请求人强调:对比文件2中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改动硬件和重新编写软件实现不同仪器厂家生产的具有不同测量软件的多台仪器群组之间协调自动分析样品,以降低试验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实验效率。对比文件2具体的技术手段是:通过在每台仪器控制计算机上增加网卡,将各台仪器组成一个网络;采用编写控制软件控制计算机商原有的控制软件的Windows界面为控制对象,代替人工操作时对控制软件所做的键盘和鼠标操作过程,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对比文件2中需要将现场各台仪器组网,通过编写新的控制软件来对组网的仪器进行联动控制,联动控制范围仅仅是通过新的控制软件来控制各个从机原控制软件需要采用键盘和鼠标操作的部分(对比文件2的0013、0014段);对比文件2第0016段记载:在仪器群中,选择一台仪器的控制计算机作为整个仪器群的控制主机,其余的仪器控制计算机为从机,通过主机控制整个仪器群的分析时序,在设定时间向主机操作系统以及从机发送信息,各控制计算机接到消息后,按照消息内容模拟鼠标和键盘操作控制原有的仪器控制软件,从而到达各个测量仪器共同测量的目的。而本申请是抓取各种不同型号的色谱工作站需要操作的按钮屏幕坐标值,集中统一存放在新的软件中,当新的软件与自动进样装置连接后,完全接管自动进样装置的控制权,以实现对不同色谱工作站的操作,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国外的产品仅仅只能在自身的配套产品上实现全自动进样装置与色谱工作站上位机软件之间的联动,上位机软件无法在自身品牌产品之外实现全自动进样装置与色谱工作站上位机软件之间的联动等问题。由此,对比文件2是通过新的软件对原控制软件的鼠标和键盘部分进行控制;而本申请是通过新的软件与各个自动进样装置连接后,完全接管自动进样装置的控制权,以实现对不同色谱工作站的操作;也就是说:本申请的目的是生成一个新的软件来对各种自动进样装置进行控制和不同色谱工作站的操作。因此,对比文件2和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同,采用的技术手段也不同,实现的技术效果明显不一样,对比文件2并没有给出解决本申请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启示;故本申请权利要求1及权利要求2均满足专利法第22条3款的规定。
在上述程序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一)审查文本的认定
本复审通知书所针对的审查文本与驳回决定所针对的审查文本相同,为:申请日提交的说明书摘要、说明书第1-16段;2017年09月29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2项。
(二)关于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相对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存在区别技术特征,但该区别技术特征已经在另外的现有技术文件中公开或属于公知常识,且现有技术给出了相应的技术启示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将区别特征应用于最接近现有技术中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并获得该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该区别技术特征的引入也未给该权利要求带来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则该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
1.权利要求1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变压器油色谱全自动进样装置与色谱工作站软件联动方法。对比文件1(参见说明书第0008-0071段,图1、7)公开了一种自动分析气相色谱仪控制方法,包括在计算机(即上位机)上设定参数启动色谱主机,色谱主机读取计算机上设定的参数,向自动进样器发送准备信号,自动进样器接收到准备信号后开始进样,向色谱主机发送脉冲信号,同时启动工作站进行记录,色谱主机接收样品后按照预先设定的参数对样品进行信号采集、信号输出、控制对加热对象的加热方法,以及加热温度,将分析后的模拟信号,传送到工作站进行处理,模拟信号经处理后转换成数据信号存储,并发送到计算机进行更进一步的处理;同时操作人员根据需要选择再进样或停止分析(参见第48段和图1),其中根据图7(参见第69-70段)可知,在自动进样器上做好进样程序编辑,在色谱主机上设定好本机的工作状态,如汽化室、检测器、柱箱温度等分析参数,或者利用反控软件在计算机上设定所有分析参数和时间程序,通过数字信号在色谱主机系统与计算机之间的互传,做到对整机系统的远程控制,即人不在色谱主机现场就能通过计算机完成事先的分析参数设定、修改、自动进样动作、柱阀切换、各时段其他时间程序动作、结果处理等一整套完全的自动进样分析等一整套完全的自动进样分析。
将权利要求1的方案与对比文件1公开的上述方案对比可见,对比文件1中启动计算机后,数字信号在计算机与色谱助剂系统之间互传,自动进样并分析,由此对比文件1实质上公开了色谱全自动进样装置与色谱工作站软件联动方法,也公开了权利要求1中步骤四所述的启动计算机后自动与自动进样装置进行连接,并按照事先指定的规约进行通信,步骤五相关的当装置需要进样时,上位机软件根据已有的信息对与之相应的控件进行沟通,指令仪器需要进行的动作;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且毫无疑义地确定,自动进样装置必然是在操作指令下达后开始进样。
因此,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的区别在于:(1)权利要求1中的色谱具体为变压器油色谱;(2)对比文件1没有公开权利要求1中步骤一至三的具体内容、以及步骤六中进样完毕后保存数据,进入下一轮进样操作;且权利要求1步骤五中上位机软件根据已经制定的动作定义以及相应控件的坐标位置信息进行沟通,指令色谱仪工作站需要进行的动作,并将需要进样的信息写入到色谱仪工作站中,而对比文件1中上位机软件根据已有的信息对与之相应的控件进行沟通,指令仪器需要进行的动作。
基于上述区别,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兼容的软件来实现不同变压器油色谱工作站与全自动进样装置之间的联动。
首先,关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1),将对比文件1中的色谱具体为变压器油色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常规选择。
其次,关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2),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协同多个独立测量仪器自动工作以分析样品的方法,其中以最小的硬件改动和广泛的适用性实现不同仪器厂家生产的、具有不同测量软件的多台安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仪器组成的仪器群组协同自动分析样品,具体包括步骤(参见说明书第0010-0042段,尤其是25、32-35段,图3、4):
1)编辑热点(即位置坐标)文件,请见图3的步骤60,在每个从机上实现的功能请参见主机控制流程的第1步骤(参见第25段可知,具体为确定主机在工作时需要代替人工操作的鼠标点击和键盘输入的计算机界面上的位置坐标;该坐标以计算机屏幕左上角为坐标原点,以1像素为1单位;这些位置坐标称为热点;参阅图4的40步骤;记录所需热点后输出的是热点文件,可在将来的自动操作中对热点加以引用,使计算机自动点击鼠标和输入键盘内容,达到自动协同工作的目的;只要仪器自带的软件界面在计算机屏幕上的位置不变,热点文件就一直有效);
2)传送热点文件到主机,请见图3的步骤61,通过计算机网络或其他途径,将从机的热点文件传送给主机,供主机编辑时序文件;
主机编辑时序文件步骤具体包括:图4中的42步骤,在主机上把所有控制计算机上的热点文件整合到一个时序文件中,决定每一个操作步骤的时间点;时序文件中包含以下信息:a.每一步操作对应的控制计算机编号;b.每步操作对应的热点位置;c.每步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鼠标操作或者键盘操作,单击或双击,左击或右击);d.如果是键盘操作,对应的输入内容在样品表单中的位置;e.每步操作后需要的延迟时间;时序文件制作完成后可以作为一个测量方法的通用文件,每次测量时只需要更改样品分析表单就可以了;
4)编辑分析样品表单。在43步骤,在主机上编写要分析的样品点的信息文件即样品表单文件,其为一个Excel文件,其行列信息与时序文件中d项的位置对应,需要模拟键盘输入时,就从对应的文件位置中读取需要写入的内容一并发送;
5)打开服务器,准备接收主机命令;请见图3的步骤62,打开TCP/IP服务器或其他通讯方式的服务器,等待主机命令,请见图3步骤63,当判断为肯定时,即有符合协议的命令后发送后,执行图3步骤64到66,此时,从机模拟鼠标或键盘操作,通过仪器控制计算机的软件界面向嵌入式计算机发送消息,最后仪器执行相应命令,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通过对仪器控制计算机原有软件界面的控制,可以实现任何仪器界面提供的功能;
主机命令具体为:在主机上引用时序文件和样品表单这两个文件,点击开始,所有测量系统就会按照预先编好的时序及样品信息开始运行,直到所有的样品点都测量完成(参见第30段)。此外,如果命令是要在计算机界面的某个按钮处单击鼠标左键,相应的从机流程虚拟鼠标操作,完成这一命令;如果是虚拟键盘操作,键盘输入的内容要去样品表单文件相应的行列读取查询。
综上可知,对比文件2中公开了虚拟在某个按钮处单击鼠标左键、以及虚拟键盘输入操作,确定鼠标点击和键盘输入的位置坐标,由此公开了上述区别特征(2)中包括通过分析仪器软件获取分析装置部件需要操作的输入编辑和按钮屏幕坐标值的步骤一,及将步骤二相关的将第一步获得的屏幕坐标值数据输入软件的热点文件中,以固定操作按钮的位置坐标;也公开了上述区别特征(2)中步骤三即包括根据各个分析仪器部件不同的操作,定义不同的操作动作,步骤四相关的包括启动仪器进行相互连接,按照事先制定的规约进行通信;及步骤五相关的上位机软件根据已经制定的动作定义以及相应控件的坐标位置信息对与之相应的控件进行沟通,指令仪器需要进行的动作。这些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的作用与其在权利要求1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中所起的作用相同,均为通过兼容的软件来实现不同分析仪器部件之间的兼容与联动。
虽然对比文件2未直接公开联动的仪器为色谱工作站软件和全自动进样装置,但其已经明确记载了(参见说明书第0004、0016、0030、0037段):现有技术中不同仪器相互之间却很难沟通,由于软件语言的不同和厂家的不同,很难得到完整的通讯协议而另外进行控制;所以,大型仪器联机测量时,要求实验人员对各个独立的仪器分别进行操作,用人工的方式实现各个仪器的协同工作,大大增加了实验人员的工作负担;而其改进正是,由于采用了仪器软件界面控制的路线,本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具备Windows操作系统的仪器进行联机自动工作的场合;具有通用性和经济性的优势;本方法只与仪器操作软件的Windows界面有关,而与仪器操作软件的编写语言、协议无关。这个特性体现了本方法是一种柔性的多仪器协同工作自动化方法”,在此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使用对比文件1的气相色谱工作站与全自动进样装置联动的基础上,有动机基于兼容的软件以方便联动协同工作的需要而采用对比文件2所述柔性的、通用的、经济的方法进行,由此容易想到将步骤一、三、五中相应联动的分析仪器软件设定为同类型的色谱工作站,步骤四相应连接的装置为自动进样装置,以获得可预期的兼容效果,这无需克服技术障碍,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对比文件2给出了将上述技术特征用于对比文件1以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启示。至于将步骤二相关坐标值数据热点文件保存格式为weizhi.ini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用技术手段,而将步骤六相关的需要进样的信息写入到色谱仪工作站中、进样完毕后保存数据再进入下一轮进样操作均是本领域惯用手段,均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
由此可知,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与上述公知常识以获得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因而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3款规定的创造性。
2.权利要求2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2是权利要求1的从属权利要求。对比文件1还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0070段):以上操作原本只能在色谱主机和自动进样器上进行设定,现在设计的全自动进样分析系统,还可以通过反控软件在计算机上直接对以上的所有分析参数和时间程序进行设定,通过数字信号在色谱主机系统与计算机之间的互传,做到对整机系统的远程控制。可见,对比文件1公开了通过单独的计算机对色谱主机、自动进样器等部件的参数、程序等进行统一设定以提高控制便捷性;在此基础上,将上位机软件与色谱仪工作站安装在同一电脑上以提高操作集成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用技术手段,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的情况下,权利要求2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3款规定的创造性。
(三)对复审请求人意见陈述的回应
对于复审请求人在答复复审通知书时的意见,合议组经审查认为:根据对比文件2第【0013】-【0016】、【0030】段的记载可知,对比文件2的方法“区别于”“重新编写控制软件以适用于特定仪器群联机自动测量的方法”,“对于具有Windows操作界面的不同仪器组合,只要重新编写时序文件和样品表单格式,本方法就能完全适用”,可见,对比文件2中重新编写时序文件和样品表单格式文件,在主机上引用这两个文件,通过主机控制整个仪器群组的分析时序,模拟鼠标和键盘操作,控制原有的仪器控制软件,以达到多个测量仪器共同测量的目的;尽管本申请是生成一个新的软件来对各种自动进样装置进行控制和不同色谱工作站的操作,对比文件2未直接公开联动的仪器为色谱工作站软件和全自动进样装置,但是,对比文件1公开了自动进样器和色谱主机,而且对比文件2公开的方法有通用性和经济性的优势,“本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具备Windows操作系统的仪器进行联机自动工作的场合”、“本方法只与仪器操作软件的Windows界面有关,而与仪器操作软件的编写语言、协议无关。这个特性体现了本方法是一种柔性的多仪器协同工作自动化方法”(参见对比文件2第0016、0030、0037段),由此可见,对比文件2是通过兼容的软件来实现不同分析仪器部件之间的兼容与联动,在对比文件2给出的此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使用对比文件1的气相色谱工作站与全自动进样装置联动的基础上,有动机基于兼容的软件以方便联动协同工作的需要而采用对比文件2所述柔性的、通用的、经济的方法进行,由此容易想到将步骤一、三、五中相应联动的分析仪器软件设定为同类型的色谱工作站,步骤四相应连接的装置为自动进样装置,以获得可预期的兼容效果,这无需克服技术障碍,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对比文件2给出了将上述技术特征用于对比文件1以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启示。至于将步骤二相关坐标值数据热点文件保存格式为weizhi.ini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用技术手段,而将步骤六相关的需要进样的信息写入到色谱仪工作站中、进样完毕后保存数据再进入下一轮进样操作均是本领域惯用手段,均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
综上可知,复审请求人的意见陈述不足以说明本申请具备创造性。
三、决定
维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 年07 月16 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
如对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不服,根据专利法第41条第2款的规定,复审请求人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