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明创造名称: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187896
决定日:2019-08-27
委内编号:1F251311
优先权日:
申请(专利)号:201510291754.1
申请日:2015-06-01
复审请求人: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
无效请求人:
授权公告日: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
主审员:赵士祯
合议组组长:雒晓明
参审员:段瑞玲
国际分类号:G01M13/00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决定要点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存在区别技术特征,但是其他对比文件公开了部分上述区别技术特征,且公开的区别技术特征在对比文件中所起的作用与其在本申请中所起的作用相同,而其余部分区别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将其他对比文件公开的相应特征和公知常识结合到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中从而得到该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则该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
全文:
本复审请求涉及申请号为201510291754.1,名称为“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下称本申请)。申请人为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本申请的申请日为2015年06月01日,公开日为2015年09月23日。
经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实质审查部门于2018年01月26日发出驳回决定,驳回了本申请,其理由是:权利要求1-8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驳回决定引用了如下对比文件:
对比文件1:“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自动测试系统的开发和研究”,陈美全,《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 工程科技Ⅱ辑》,2006年第09期,C029-30:第13-16、39-46页,2006年09月15日;
对比文件2:“蒸汽疏水阀 试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2251-2005,第207-218页,2005年07月11日。
驳回决定所依据的文本为:申请日2015年06月01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26页、说明书附图第1-3页、说明书摘要以及摘要附图;2017年12月01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8项。
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 一种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包括为被测疏水阀(1)提供规定试验压力、试验温度的蒸汽和热凝结水的高压罐装置(10),连接在所述高压罐装置(10)和被测疏水阀(1)前端之间的蒸汽管路(20)和热凝结水管路(30),设置在所述被测疏水阀(1)后端方向上的排出管路(40),连接在所述被测疏水阀(1)后端和排出管路(40)之间的管式伸缩节(50),以及用于监测所述被测疏水阀(1)开关状态的监测装置;
所述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管式伸缩节(50)和所述被测疏水阀(1)后端之间的第一窥视镜(61),所述第一窥视镜(61)随所述管式伸缩节(50)伸缩而移动;
所述高压罐装置(10)包括密闭的高压罐体(11)、连接在所述高压罐体(11)下端的第一进水管道(12)、以及连接在所述高压罐体(11)顶部的温度调节管路(13)和压力调节管路(14);所述高压罐体(11)上设有第一温度监测装置(112)以及第一压力监测装置(113);
所述温度调节管路(13)包括一端用于外接蒸汽、另一端伸至所述高压罐体(11)内下端的第一蒸汽管道(13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蒸汽管道(131)上的第一阀门(132)和第一气动调节阀(133);
所述压力调节管路(14)包括一端用于外接蒸汽、另一端伸至所述高压罐体(11)内上端的第二蒸汽管道(14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蒸汽管道(141)上的第二阀门(142)和第二气动调节阀(143);
该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管式伸缩节(50)远离所述被测疏水阀(1)一端的计量桶(80);
该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还包括为被测疏水阀(1)的背压试验提供规定试验压力、试验温度的蒸汽和热凝结水的背压罐装置(90)、以及连接在所述背压罐装置(90)和所述管式伸缩节(50)远离所述被测疏水阀(1)一端之间的背压管道(100);所述背压管道(100)上设有控制该背压管道(100)通断的第七阀门(10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罐体(11)上设有第一液位计(111);所述第一温度监测装置(112)位于所述高压罐体(11)的上端和/或下端,所述第一压力监测装置(113)位于所述高压罐体(11)的上端;
所述高压罐装置(10)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高压罐体(11)底部的第一排污管道(16),所述第一排污管道(16)上设有控制该第一排污管道(16)通断的第一闸阀(161);和/或,
所述高压罐装置(10)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高压罐体(11)上端或顶部、以将所述高压罐体(11)内部连通大气的第一排空管道(17),所述第一排空管道(17)上设有控制该第一排空管道(17)通断的第一排空阀门(17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罐装置(10)还包括用于外接压缩空气、连接在所述高压罐体(11)顶部的排空管道(18);所述排空管道(18)上设有控制其通断的控制阀门(181)。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路(20)包括供汽管道(21)以及设置在所述供汽管道(21)上的第三阀门(22),所述供汽管道(2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高压罐体(11)的上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被测疏水阀(1)的前端;
所述热凝结水管路(30)包括供水管道(31)以及并联设置在所述供水管 道(31)上的调节阀门组件和第四阀门(34),所述调节阀门组件包括串联的第三气动调节阀(33)和第五阀门(32);所述供水管道(3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高压罐体(11)的下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被测疏水阀(1)的前端;
所述被测疏水阀(1)的前端和所述蒸汽管路(20)及热凝结水管路(30)之间还设有将所述被测疏水阀(1)前端的蒸汽和/或热凝结水排出的排污管路(70)。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桶(80)下方设有对其进行称重的称重装置(81);和/或,所述计量桶(81)内设有搅拌器(82);和/或,所述计量桶(80)下端设有进行排污的第六阀门(83)。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被测疏水阀(1)后端的试验介质流量的气动闸阀(110),所述气动闸阀(110)临近所述管式伸缩节(50)设置在所述背压管道(100)上;
该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还包括流量计(120),所述流量计(120)通过第八阀门(121)连接在所述背压管道(100)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压罐装置(90)包括密闭的背压罐体(91)、连接在所述背压罐体(91)下端的第二进水管道(92)、以及连接在所述背压罐体(91)顶部的加压管路和减压管路;
所述加压管路包括一端用于外接蒸汽、另一端伸至所述背压罐体(91)内下端的第一管道(93);所述减压管路包括一端用于外接大气、另一端伸至所述背压罐体(91)内上端的第二管道(94);所述第一管道(93)和第二管道 (94)上各设有阀门(931、941)和气动调节阀(932、942)。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压罐体(91)上设有第二液位计(911)、第二温度监测装置(912)以及第二压力监测装置(913),所述第二温度监测装置(912)位于所述背压罐体(91)的上端和/或下端,所述第二压力监测装置(913)位于所述背压罐体(91)的上端;
所述背压罐装置(90)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背压罐体(91)底部的第二排污管道(95),所述第二排污管道(95)上设有控制该第二排污管道(95)通断的第二闸阀(951);和/或,
所述背压罐装置(90)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背压罐体(91)上端或顶部、以将所述背压罐体(91)内部连通大气的第二排空管道(96),所述第二排空管道(96)上设有控制该第二排空管道(96)通断的第二排空阀门(961)。”
驳回决定具体指出:1、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相比的区别特征在于:本申请还包括连接在被测疏水阀后端和排出管路之间的管式伸缩节,以及用于监测所述被测疏水阀开关状态的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管式伸缩节和所述被测疏水阀后端之间的第一窥视镜,所述第一窥视镜随所述管式伸缩节伸缩而移动。温度调节管路具体包括一端用于外接蒸汽、另一端伸至所述高压罐体内下端的第一蒸汽管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蒸汽管道上的第一气动调节阀,第一阀门也设置在第一蒸汽管道上;压力调节管路包括一端用于外接蒸汽、另一端伸至所述高压罐体内上端的第二蒸汽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蒸汽管道第二气动调节阀,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二蒸汽管道上。计量桶连接在所述管式伸缩节远离所述被测疏水阀一端,背压管道在背压罐装置和所述管式伸缩节远离所述被测疏水阀一端之间,还设置有控制该背压管道通断的第七阀门。对于上述区别特征,对比文件2公开了窥视镜、压力和温度调节管路、背压管道及装置以及背压管道上控制该背压管道通断的阀门,且上述技术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的作用与其在本申请中的作用相同,都是用于更直观地进行观测和控制,因此对比文件2给出了将上述技术特征应用于对比文件1中以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启示。而提高装置的适用性是普遍的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在管道中设置管式伸缩节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被测疏水阀,而管式伸缩节的具体连接位置是本领域的常规设置。进一步,为了对不同大小的被测疏水阀进行观测,将第一窥视镜设置在所述管式伸缩节和所述被测疏水阀后端之间使得第一窥视镜随所述管式伸缩节伸缩而移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采用气动调节阀对管路气体的压力和温度进行调节是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在对比文件1公开包括压力调节管路和温度调节管路以及压力调节管路和温度调节管路上设有阀门的基础上,在压力调节管路和温度调节管路对应的第一蒸汽管道和第二蒸汽管道上分别设置第一气动调节阀和第二气动调节阀以及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对应设置在第一蒸汽管道和第二蒸汽管道上是本领域的常规设置。计量桶、背压管道与管式伸缩节的相对位置均属于本领域的常规设置。因此,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2以及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2、从属权利要求2-8的附加技术特征或被对比文件1-2公开,或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2-8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申请人(下称复审请求人)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于2018年04月27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复审请求,同时提交了权利要求书的全文修改替换页,具体修改涉及:将权利要求3的附加技术特征以及权利要求4、6的部分附加技术特征增加到权利要求1中形成新的权利要求1,并相应地修改了权利要求的编号以及引用关系。复审请求人认为: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相比至少有区别技术特征:A:高压罐装置还包括用于外接压缩空气、连接在所述高压罐体顶部的排空管道;所述排空管道上设有控制其通断的控制阀门。B:热凝结水管路包括供水管道以及并联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上的调节阀门组件和第四阀门,调节阀门组件包括串联的第三气动调节阀和第五阀门;该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还包括流量计,流量计通过第八阀门连接在背压管道上。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装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对于区别技术特征A,对比文件1-2都没有公开专门用于疏水阀排空气能力试验的空气管道,而且基于惯用思维没有动机对试验装置作出改进;而本申请通过设置专门用于输送压缩空气的排空管道,能够独立地进行排空气能力试验,既方便快捷,又安全可靠,克服了对比文件1和2中存在的技术偏见。对于区别技术特征B,对比文件1-2都没有公开第三气动阀门和流量计结合使用的方案,不存在技术启示。对比文件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研究分析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的自动采集和初步处理,与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不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没有必要和动机将第三气动阀门和流量计应用于对比文件1中去进行试验装置的改造。而将流量计应用于对比文件2的试验装置中时,流量计将和控制阀5配合使用以完成热凝结水管路的控制,而手动阀存在操作复杂和滞后性等问题,会给流量控制带来一定的偏差,进而导致试验中负荷率的控制存在偏差。而本申请的热凝结水管路包括并联设置在供水管路上的调节阀门组件和第四阀门,其中调节阀门组件包括第三气动调节阀和第五阀门,在进行有负荷漏气量试验时,关闭第四阀门,同时开启第三气动阀门和第五阀门,其中可以自动启闭的第三气动阀门用于与能够实时观察流量的流量计配合实现负荷率的精准控制和调整。
复审请求时新修改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 一种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包括为被测疏水阀(1)提供规定试验压力、试验温度的蒸汽和热凝结水的高压罐装置(10),连接在所述高压罐装置(10)和被测疏水阀(1)前端之间的蒸汽管路(20)和热凝结水管路(30),设置在所述被测疏水阀(1)后端方向上的排出管路(40),连接在所述被测疏水阀(1)后端和排出管路(40)之间的管式伸缩节(50),以及用于监测所述被测疏水阀(1)开关状态的监测装置;
所述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管式伸缩节(50)和所述被测疏水阀(1)后端之间的第一窥视镜(61),所述第一窥视镜(61)随所述管式伸缩节(50)伸缩而移动;
所述高压罐装置(10)包括密闭的高压罐体(11)、连接在所述高压罐体(11)下端的第一进水管道(12)、以及连接在所述高压罐体(11)顶部的温度调节管路(13)和压力调节管路(14);所述高压罐体(11)上设有第一温度监测装置(112)以及第一压力监测装置(113);
所述温度调节管路(13)包括一端用于外接蒸汽、另一端伸至所述高压罐体(11)内下端的第一蒸汽管道(13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蒸汽管道(131)上的第一阀门(132)和第一气动调节阀(133);
所述压力调节管路(14)包括一端用于外接蒸汽、另一端伸至所述高压罐体(11)内上端的第二蒸汽管道(14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蒸汽管道(141)上的第二阀门(142)和第二气动调节阀(143);
该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管式伸缩节(50)远离所述被测疏水阀(1)一端的计量桶(80);
该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还包括为被测疏水阀(1)的背压试验提供规定试验压力、试验温度的蒸汽和热凝结水的背压罐装置(90)、以及连接在所述背压罐装置(90)和所述管式伸缩节(50)远离所述被测疏水阀(1)一端之间的背压管道(100);所述背压管道(100)上设有控制该背压管道(100)通断的第七阀门(101);
所述高压罐装置(10)还包括用于外接压缩空气、连接在所述高压罐体(11)顶部的排空管道(18);所述排空管道(18)上设有控制其通断的控制阀门(181);
所述热凝结水管路(30)包括供水管道(31)以及并联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31)上的调节阀门组件和第四阀门(34),所述调节阀门组件包括串联的第三气动调节阀(33)和第五阀门(32);所述供水管道(3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 高压罐体(11)的下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被测疏水阀(1)的前端;
该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还包括流量计(120),所述流量计(120)通过第八阀门(121)连接在所述背压管道(100)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罐体(11)上设有第一液位计(111),所述第一温度监测装置(112)位于所述高压罐体(11)的上端和/或下端,所述第一压力监测装置(113)位于所述高压罐体(11)的上端;
所述高压罐装置(10)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高压罐体(11)底部的第一排污管道(16),所述第一排污管道(16)上设有控制该第一排污管道(16)通断的第一闸阀(161);和/或,
所述高压罐装置(10)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高压罐体(11)上端或顶部、以将所述高压罐体(11)内部连通大气的第一排空管道(17),所述第一排空管道(17)上设有控制该第一排空管道(17)通断的第一排空阀门(17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路(20)包括供汽管道(21)以及设置在所述供汽管道(21)上的第三阀门(22),所述供汽管道(2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高压罐体(11)的上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被测疏水阀(1)的前端;
所述被测疏水阀(1)的前端和所述蒸汽管路(20)及热凝结水管路(30)之间还设有将所述被测疏水阀(1)前端的蒸汽和/或热凝结水排出的排污管路(70)。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桶(80)下方设有对其进行称重的称重装置(81);和/或,所述计量桶(81)内设有搅拌器(82);和/或,所述计量桶(80)下端设有进行排污的第六阀门(83)。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被测疏水阀(1)后端的试验介质流量的气动闸阀(110),所述气动闸阀(110)临近所述管式伸缩节(50)设置在所述背压管道(100)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压罐装置(90)包括密闭的背压罐体(91)、连接在所述背压罐体(91)下端的第二进水管道(92)、以及连接在所述背压罐体(91)顶部的加压管路和减压管路;
所述加压管路包括一端用于外接蒸汽、另一端伸至所述背压罐体(91)内下端的第一管道(93);所述减压管路包括一端用于外接大气、另一端伸至所述背压罐体(91)内上端的第二管道(94);所述第一管道(93)和第二管道(94)上各设有阀门(931、941)和气动调节阀(932、942)。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压罐体(91)上设有第二液位计(911)、第二温度监测装置(912)以及第二压力监测装置(913),所述第二温度监测装置(912)位于所述背压罐体(91)的上端和/或下端,所述第二压力监测装置(913)位于所述背压罐体(91)的上端;
所述背压罐装置(90)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背压罐体(91)底部的第二排污管道(95),所述第二排污管道(95)上设有控制该第二排污管道(95)通断的第二闸阀(951);和/或,
所述背压罐装置(90)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背压罐体(91)上端或顶部、以将所述背压罐体(91)内部连通大气的第二排空管道(96),所述第二排空管道(96)上设有控制该第二排空管道(96)通断的第二排空阀门(961)。”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5月15日依法受理了该复审请求,并将其转送至原专利实质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
原专利实质审查部门在前置审查意见书中坚持驳回决定。
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理。
合议组于2019年06月10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复审通知书,指出:1、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相比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1)还包括连接在被测疏水阀后端和排出管路之间的管式伸缩节,以及用于监测所述被测疏水阀开关状态的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管式伸缩节和所述被测疏水阀后端之间的第一窥视镜,所述第一窥视镜随所述管式伸缩节伸缩而移动。计量桶连接在所述管式伸缩节远离所述被测疏水阀一端,背压管道在背压罐装置和所述管式伸缩节远离所述被测疏水阀一端之间。(2)温度调节管路的第一蒸汽管道的另一端伸至所述高压罐体内下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蒸汽管道上的第一气动调节阀;压力调节管路的第二蒸汽管道的另一端伸至所述高压罐体内上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蒸汽管道的第二气动调节阀。(3)还设置有控制该背压管道通断的第七阀门。(4)还包括用于外接压缩空气、连接在高压罐体顶部的排空管道,排空管道上设有控制其通断的控制阀门。(5)热凝水管路还包括并联设置在供水管道上的调节阀门组件,调节阀门组件包括串联的第三气动调节阀和第五阀门;还包括流量计,流量计通过第八阀门连接在背压管道上。对于区别技术特征(1)和(3),对比文件2公开了上述区别技术特征(3)以及区别技术特征(1)中的窥视镜,给出了将上述特征用于对比文件1中以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启示;区别技术特征(1)中的其它特征是本领域公知常识。区别技术特征(2)、(4)、(5)是本领域公知常识。因此,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2以及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2、从属权利要求2-7的附加技术特征或被对比文件1-2公开,或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从属权利要求2-7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3、针对复审请求人的意见陈述进行了答复。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7月17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但未修改申请文件。复审请求人认为:(1)本申请中限定的特征“温度调节管路包括一端用于外接蒸汽、另一端伸至所述高压罐体内下端的第一蒸汽管道;压力调节管路包括一端用于外接蒸汽、另一端伸至所述高压罐体内上端的第二蒸汽管道”有利于高压罐装置能够快速为被测输水阀提供规定试验压力、试验温度的蒸汽和热凝结水,从而提升试验效率。而对比文件1公开了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包括温度调节管路与压力调节管路,但是没有公开其控制温度的蒸汽管路通入高压罐体下端,且控制压力的蒸汽管路置于水面以上。对比文件1虽然采用双管路设计,但是两个管路都位于高压罐体上端,虽然可以形成调节蒸汽压力的效果,但是在加热凝结水方面存在着加热不均匀、加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双管路设计只是为了增加单位时间内通入高压罐体的蒸汽量,并无法达到本申请中缩短制备工况所需的加热时间,提高蒸汽输水阀型式试验系统的试验效率的技术效果。而且上述特征也不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2)本申请中高压罐装置还包括用于外接压缩空气、连接在高压罐体顶部的排空管道,所述排空管道上设有控制其通断的控制阀门。本申请排空管道的设置,可以单独独立的进行疏水阀的排空气能力实验,不用借用蒸汽管道,快捷方便,且安全可靠,使得疏水阀的型式试验能够更方便、更安全的按照标准进行,避免了对蒸汽管道的损伤,提高了实验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独立的排空管道的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并没有意识到独立设置排空管道可以达到保护蒸汽管道提升实验系统操作的安全性可靠性,在现有技术没有任何启示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没有动机在蒸汽管道上独立设置排空管道。
在上述程序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一)、审查文本的认定
复审请求人在提出复审请求时提交了权利要求书的全文修改替换页。经查,其修改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所针对的文本为:申请日2015年06月01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26页、说明书附图第1-3页、说明书摘要以及摘要附图;2018年04月27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7项。
(二)、关于本申请的创造性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存在区别技术特征,但是其他对比文件公开了部分上述区别技术特征,且公开的区别技术特征在对比文件中所起的作用与其在本申请中所起的作用相同,而其余部分区别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将其他对比文件公开的相应特征和公知常识结合到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中从而得到该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则该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
1、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并具体公开了以下内容(参见对比文件1的正文第13-16、39-46页):包括高压罐(即高压罐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确定其为被测疏水阀提供规定试验压力、试验温度的蒸汽和热凝结水;连接在高压罐和被测疏水阀前端之间的蒸汽管路(见对比文件1的图2.1中阀门6所处的管路)和热凝结水管路(见对比文件1的图2.1中阀门5所处的管路),设置在被测疏水阀后端方向上的排出管路(见对比文件1的图2.1中阀门9所处的管路)。高压罐包括密闭的高压罐体、连接在高压罐体下端的进水管道(即第一进水管道,见对比文件1的图2.1中阀门1所处的管路)以及连接在高压罐体顶部的温度调节管路和压力调节管路,可以确定:压力调节管路和温度调节管路(见对比文件1中图2.1中阀门3、4所处的管路)包括一端用于外接蒸汽、另一端连接高压罐体上端的蒸汽管道(即第一蒸汽管道和第二蒸汽管道),并且蒸汽管道上分别设置有阀门3、4(即设置在第一蒸汽管道和第二蒸汽管道上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高压罐体上还设置有温度监测装置和压力监测装置(即第一温度监测装置以及第一压力监测装置)。在被测疏水阀的后方还连接有计量桶(远离被测疏水阀一端的计量桶)。还包括为被测疏水阀的背压试验提供蒸汽和热凝结水的背压罐(即背压罐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确定提供的是规定试验压力、试验温度的蒸汽和热凝水;还包括连接在背压罐和被测疏水阀之间的背压管道。热凝结水管路包括供水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上的阀门5(即第四阀门),供水管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高压罐体的下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被测疏水阀的前端。
可见,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相比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1)还包括连接在被测疏水阀后端和排出管路之间的管式伸缩节,以及用于监测所述被测疏水阀开关状态的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管式伸缩节和所述被测疏水阀后端之间的第一窥视镜,所述第一窥视镜随所述管式伸缩节伸缩而移动。计量桶连接在所述管式伸缩节远离所述被测疏水阀一端,背压管道在背压罐装置和所述管式伸缩节远离所述被测疏水阀一端之间。(2)温度调节管路的第一蒸汽管道的另一端伸至所述高压罐体内下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蒸汽管道上的第一气动调节阀;压力调节管路的第二蒸汽管道的另一端伸至所述高压罐体内上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蒸汽管道的第二气动调节阀。(3)还设置有控制该背压管道通断的第七阀门。(4)还包括用于外接压缩空气、连接在高压罐体顶部的排空管道,排空管道上设有控制其通断的控制阀门。(5)热凝水管路还包括并联设置在供水管道上的调节阀门组件,调节阀门组件包括串联的第三气动调节阀和第五阀门;还包括流量计,流量计通过第八阀门连接在背压管道上。基于上述区别特征可以确定,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对不同类型、不同公称尺寸的疏水阀的试验以提高试验系统的适用性以及更直观地进行观测、如何设置温度调节管路以及压力调节管路、进行背压管路的控制、设置专门用于排空气能力试验的结构、实现有负荷漏汽量试验时对负荷率的控制和调整。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1)和(3),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蒸汽疏水阀试验装置,并具体公开了以下内容(参见对比文件2的第209-218页):由图1-2可知,在被测疏水阀的前后端均设置了窥视器(相当于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窥视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确定窥视器用于监测所述被测疏水阀开关状态;根据图1可知:还包括背压罐,背压管道上设有控制该背压管道通断的阀门(即第七阀门)。可见,对比文件2公开了上述区别技术特征(3)以及区别技术特征(1)中的窥视镜,且这些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所起作用与其在本申请中所起作用相同,对比文件2给出了将上述特征用于对比文件1中以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启示。另外,提高试验系统的适用性是普遍的需求,管式伸缩节又称补偿器、伸缩器、膨胀节等,可用于补偿管道因安装调整等需要的长度补偿,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容易想到在管道中设置管式伸缩节以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尺寸被测疏水阀的试验,而将管式伸缩节连接在被测疏水阀后端和排出管路之间是本领域的常规设置方式,相应地将第一窥视镜设置在管式伸缩节和被测疏水阀后端之间使得第一窥视镜随管式伸缩节伸缩而移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将计量桶连接在管式伸缩节远离被测疏水阀一端以及背压管道设在背压罐装置和管式伸缩节远离被测疏水阀一端之间,是在管路上设置管式伸缩节时作出的适应性设置。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2),采用气动调节阀对管路气体的压力和温度进行调节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在对比文件1公开包括压力调节管路和温度调节管路以及压力调节管路和温度调节管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的基础上,在压力调节管路和温度调节管路对应的第一蒸汽管道和第二蒸汽管道上进一步设置第一气动调节阀和第二气动调节阀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常规设置方式;第一蒸汽管道的另一端伸至高压罐体内下端以及第二蒸汽管道的另一端伸至高压罐体内上端是设置温度调节管路、压力调节管路的常规技术手段。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4),对比文件2公开了排空气能力试验是蒸汽输水阀性能试验时的试验方法,当根据需要在对比文件1公开的试验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排空气能力试验时,在高压罐体顶部连接用于外接压缩空气的排空管道,并在排空管道上设置控制其通断的控制阀门从而形成单独进行排空气能力试验的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设置方式。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5),对比文件1公开了试验系统可以进行热冷凝水排量试验和漏汽量试验,从而可以在试验系统上测试不同性能,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有负荷漏汽率试验是漏汽量试验时进行的常规试验程序,而在进行有负荷漏汽率试验时需要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调定负荷率,并且实现负荷率的实时控制和调整是进行漏汽量试验的一般需求,当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实现负荷率的实时调整与控制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在试验系统上进一步设置相应的调整结构,而设置区别技术特征(5)所限定的调整结构从而通过流量计、第八阀门以及调节阀门组件相配合用于在有负荷漏汽量试验前调试至所需的负荷率并进行实时调整和控制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
由此可见,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以及本领域公知常识得出该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该权利要求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权利要求2引用权利要求1,对比文件1公开了(参见对比文件1的图2.1):压力监测装置位于高压罐体的上端,温度监测装置低于压力检测装置,高压罐还包括连接在高压罐体底部的排污管道(即第一排污管道),排污管道上设置有控制排污管道通断的闸阀。此外,对比文件2还公开了:高压罐体上还设置有液位计(即第一液位计)(见对比文件2的图A.1),高压罐还包括连接在高压罐体上端或顶部的将所述高压罐体内部连通大气的排空管道(即第一排空管道)(见对比文件2的图2中的阀门2所处的管道),该排空管道上设置有控制其通断的排空阀门(即第一排空阀门,见对比文件2的图2中的阀门2)。至于第一温度监测装置位于高压罐体的其他位置以及第一压力监测装置位于高压罐体的上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常规设置。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该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3、权利要求3引用权利要求1,对比文件1还公开了:蒸汽管路包括供汽管道(对比文件1的图2.1中阀门6所处的管道)以及设置在供汽管道上的阀门6(即第三阀门),供汽管道的一端连接在高压罐体的上端、另一端连接在被测疏水阀的前端;在被测疏水阀的前端和所述蒸汽管路和热凝结水管路之间还设有将被测疏水阀的前端蒸汽和/或热凝结水排除的排污管路(见对比文件1的图2.1中阀门7、8所处的管路)。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该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4、权利要求4引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对比文件1公开了(见对比文件1的图2.1):计量桶下方设有对其进行称重的电子称(即称重装置)。对比文件2公开了(见对比文件2的图2):计量桶下方设有对其进行称重的磅秤(即称重装置);计量桶内设有搅拌器。而在计量桶的下端设有进行排污的第六阀门是本领域的常规设置。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该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5、权利要求5引用权利要求1,然而,根据试验需要在试验系统上设置控制被测疏水阀后端的试验介质流量的气动闸阀并将其设置在背压管道上是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而将气动闸阀临近管式伸缩节设置在背压管道上是在试验系统上设置管式伸缩节时进行的适应性设置方式。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该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6、权利要求6引用权利要求1,对比文件2还公开了(参见对比文件2的图1):背压罐包括密闭的背压罐体、连接在所述背压罐体顶部的加压管路和减压管路;加压管路包括一端用于外接蒸汽、另一端连接所述背压罐体的管道(即第一管道),减压管路包括一端用于外接大气、另一端伸连接至所述背压罐体的管道(即第二管道),两条管道上各设有阀门。而第一管道的另一端、第二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伸至背压罐体内下端、背压罐体内上端是设置加压管路和减压管路的常规方式;在加压管路和减压管路上设置气动调节阀对压力进行调节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在背压罐体下端连接进水管道是实现供水的常规手段。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该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7、权利要求7引用权利要求6,对比文件2公开了(见对比文件2的图1、A.1):背压罐体上设有液位计(即第二液位计)、测温点(第二温度监测装置)以及测压点(第二压力监测装置),测温点和测压点位于背压罐体上;背压罐还包括连接在背压罐体底部的排污管道(即第二排污管道),排污管道上设有控制该排污管道通断的阀门(即第二闸阀);背压罐还包括连接在背压罐体上端或顶部、以将所述背压罐体内部连通大气的排空管道(即第二排空管道),所述排空管道上设有控制该排空管道通断的阀门(即第二排空阀门)。至于第二温度监测装置和第二压力监测装置在背压罐体上的设置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常规选择。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该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三)关于复审请求人的陈述意见的答复
对于复审请求人的意见陈述,合议组认为:
(1)对比文件1公开了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系统包括温度调节管路与压力调节管路,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确定压力调节管路和温度调节管路的一端分别用于外接蒸汽且其为被测疏水阀试验时提供规定试验压力、试验温度的蒸汽和热凝结水,而温度调节管路的另一端伸至高压罐体内下端以及压力调节管路的另一端伸至所述高压罐体内上端是设置温度调节管路和压力调节管路的常规技术手段,且其技术效果是可以预期的。(2)对比文件2公开了排空气能力试验是蒸汽输水阀性能试验时的常规试验方法,当根据需要在对比文件1公开的试验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排空气能力试验时,在高压罐体顶部连接用于外接压缩空气的排空管道,并在排空管道上设置控制其通断的控制阀门从而形成单独进行排空气能力试验的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设置方式,且其技术效果是可以预期的。
因此,对复审请求人的上述理由合议组不予支持。
三、决定
维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1月26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
如对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不服,根据专利法第41条第2款的规定,复审请求人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