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泵叶轮-无效决定


发明创造名称:泥浆泵叶轮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41578
决定日:2019-08-27
委内编号:4W108472
优先权日:2008-05-27
申请(专利)号:200980128563.6
申请日:2009-05-27
复审请求人:
无效请求人:周永兰
授权公告日:2013-11-20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伟尔矿物澳大利亚私人有限公司
主审员:李奉
合议组组长:冯涛
参审员:蓝正乐
国际分类号:F04D29/22(2006.01)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决定要点
:如果某一技术特征在现有技术中所起的作用与其在本专利技术方案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也不能从中确定该技术特征客观上必然能够解决本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则不能认为现有技术公开了与本专利相同的技术特征。
全文:
本专利的专利号为200980128563.6,最早优先权日为2008年05月27日,申请日为2009年05月27日,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11月20日。本专利授权公告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 一种泥浆泵叶轮,其包括前罩壳和后罩壳,所述前罩壳和后罩壳各自具有带有外周缘和中心轴的内主面,多个泵叶片在罩壳的内主面之间延伸,所述泵叶片设置成相互分隔开,各泵叶片包括相反的主侧面,其中一个主侧面为抽吸或压力侧面,所述泵叶片还包括罩壳的中心轴区域内的前沿和外周缘区域内的后沿,并且在相邻的泵叶片之间具有通道,各通道具有与之相关的排放导向叶片,各排放导向叶片被设置在相应的通道内,布置成较为靠近一个泵叶片或另一个泵叶片,且从至少一个罩壳或每个罩壳的内主面上突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各排放导向叶片被布置成较为靠近最近的相邻泵叶片的抽吸或压力侧面。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各排放导向叶片具有与罩壳中的一个的周缘相邻的外端,所述排放导向叶片向内延伸,并终止于一内端,该内端位于与所述排放导向叶片相关的罩壳的中心轴与周缘之间的中间位置处。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各排放导向叶片的长度比相邻的泵叶片短,使得在使用中排放导向叶片不会阻碍物料经过通道自由流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各排放导向叶片的长度约为相邻泵叶片长度的三分之一或更短。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各所述排放导向叶片从所述后罩壳的内主面上突起。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各所述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为泵叶片宽度的5%至50%。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各所述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为泵叶片宽度的20%至40%。
9.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各所述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为泵叶片宽度的30%至35%。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各所述排放导向叶片和与其最接近的相应泵叶片分隔开,以便改变经过通道的物料流,从而减少湍流,并抑制由物料流形成的涡旋从泵叶片的面上偏移或分离。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在各排放导向叶片的至少一部分长度上,各排放导向叶片和与其最接近的相应泵叶片分隔开一距离,该距离约等于排放导向叶片的最大厚度。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当在水平横截面上观察时,各排放导向叶片大体具有与泵叶片相同的形状和宽度。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各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逐渐减小。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各排放导向叶片的宽度逐渐减小。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所述通道中的一个或多个具有与之相关的一个入口导向叶片或多个入口导向叶片,所述一个入口导向叶片或各入口导向叶片沿泵叶片的侧面延伸,并终止于一相对端,该相对端位于与所述一个入口导向叶片或各入口导向叶片相关的泵叶片的前沿和后沿之间的中间位置处。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所述一个入口导向叶片或各入口导向叶片为从与之相关的泵叶片的主面突出并伸入相应通道的突出物。
17. 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所述一个入口导向叶片或各入口导向叶片为长形。
1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还包括在一个或多个罩壳的外面上的副叶片。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所述副叶片具有倾斜边缘部。
2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所述叶轮具有多于五个的泵叶片。
2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所述叶轮具有四个泵叶片。
22. 一种泥浆泵叶轮,其包括前罩壳和后罩壳,所述前罩壳和后罩壳各自具有带有外周缘和中心轴的内主面,多个泵叶片在罩壳的内主面之间延伸,所述泵叶片设置成相互分隔开,各泵叶片包括相反的主侧面,其中一个主侧面为抽吸或压力侧面,所述泵叶片还包括罩壳的中心轴区域内的前沿和外周缘区域内的后沿,并且在相邻的泵叶片之间具有通道,各通道具有与之相关的排放导向叶片,所述排放导向叶片被设置在相应的通道内,布置成较为靠近一个泵叶片或另一个泵叶片,且从所述后罩壳的内主面上突起,各排放导向叶片的长度约为相邻的泵叶片长度的三分之一或更短,所述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为泵叶片宽度的30%至35%。
23. 一种蜗壳式离心泥浆泵,其包括具有入口区域和排放区域的泵壳,定位在泵壳内的叶轮和被轴向连接到所述叶轮的驱动轴,其中泵叶轮是如权利要求1至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泵叶轮。
24. 一种生产如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的铸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熔融材料浇注到用于形成铸件的模具中;
使熔融材料固化;并且
将模具至少部分地从所得到的固化铸件上移除。
25. 一种对如权利要求1至22中的任一项所述类型的叶轮上的排放导向叶片进行更新的方法,其中所述排放导向叶片位于与之相关的罩壳的主面处并伸入相应的排放通道,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排放导向叶片变成磨损组件时将其移除;并且
随后将未磨损的替换排放导向叶片装配到叶轮上。
26. 一种在离心泵中更新叶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安装的叶轮变成磨损组件时,将其移除;并且
随后将如权利要求1至22中的任一项所述类型的未磨损的替换叶轮装配到所述泵中。
27. 一种用于现有离心泵的叶轮,所述叶轮适于作为更新件安装到现有泵的壳体中,以便替换现有的叶轮,其中所述叶轮的构造为权利要求1至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类型。”
针对本专利,周永兰(下称请求人)于2019年02月11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无效宣告请求,其理由是权利要求1-27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请求宣告本专利权利要求1-27无效,同时提交了如下证据:
证据1:公开日为1972年06月14日,公开号为GB1277416的英国专利公开说明书的复印件。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02月27日受理了上述无效宣告请求并将无效宣告请求书及证据副本转给了专利权人,同时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查。
请求人于2019年03月08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及如下证据:
证据1:公开日为1972年06月14日、公开号为GB1277416的英国专利公开说明书的复印件及中文译文;
证据2:公开日为2006年12月21日、公开号为WO2006/133577A1的PCT国际申请说明书复印件,及其中文同族专利CN101208521A的说明书复印件,请求人主张以后者作为证据2的中文译文;
证据3:公开日为1997年02月10日、公开号为特开平9-42194的日本专利公开特许公报的复印件及中文译文;
证据4:公开日为1997年12月02日、公开号为特开平9-310697的日本专利公开特许公报的复印件及中文译文;
证据5:公开日为1994年09月30日、公开号为RU2020283C1的俄罗斯专利说明书的复印件及中文译文;
证据6:公开日为1995年10月12日、公开号为CA2120977A1的加拿大专利申请说明书的复印件及中文译文;
证据7:授权公告日为2001年04月04日、授权公告号为CN2426027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的复印件;
证据8:公开日为1992年11月27日、公开号为FR2676783的法国专利申请说明书的复印件及中文译文;
证据9:公开日为1997年11月04日、公开号为特开平9-287593的日本专利公开特许公报的复印件及中文译文;
证据10:公开日为1975年08月28日、公开号为DE2507795A1的德国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的复印件及中文译文;
证据11:公开日为1932年09月27日、公开号为US1879803的美国专利说明书的复印件及中文译文;
证据12:公开日为2000年08月09日、公开号为CN126239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的复印件。
请求人主张:权利要求1分别以证据1、证据2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结合证据3或证据4或证据5、再结合证据6或公知常识,或以证据6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结合证据3或证据4或证据5,或以证据3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结合证据6或公知常识不具备创造性;从属权利要求2-21的附加技术特征或被证据1至证据11所公开,或是公知常识;权利要求22创造性的证据组合方式与权利要求1相同;权利要求23在权利要求1至22证据组合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证据1不具备创造性,权利要求24在权利要求1至22证据组合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证据12不具备创造性,权利要求25至27在权利要求1至22证据组合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公知常识不具备创造性。

专利权人于2019年04月30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并修改了权利要求书,将权利要求2-4和权利要求7合并至权利要求1,并相应地修改了权利要求的引用关系。专利权人认为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23相对于证据1-12具备创造性。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为:
“1. 一种泥浆泵叶轮,其包括前罩壳和后罩壳,所述前罩壳和后罩壳各自具有带有外周缘和中心轴的内主面,多个泵叶片在罩壳的内主面之间延伸,所述泵叶片设置成相互分隔开,各泵叶片包括相反的主侧面,其中一个主侧面为抽吸或压力侧面,所述泵叶片还包括罩壳的中心轴区域内的前沿和外周缘区域内的后沿,并且在相邻的泵叶片之间具有通道,各通道具有与之相关的排放导向叶片,各排放导向叶片被设置在相应的通道内,布置成较为靠近最近的相邻泵叶片的抽吸或压力侧面,且从至少一个罩壳或每个罩壳的内主面上突起,
其中各排放导向叶片具有与罩壳中的一个的周缘相邻的外端,所述排放导向叶片向内延伸,并终止于一内端,该内端位于与所述排放导向叶片相关的罩壳的中心轴与周缘之间的中间位置处,
其中各排放导向叶片的长度比相邻的泵叶片短,使得在使用中排放导向叶片不会阻碍物料经过通道自由流动,
其中各所述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为泵叶片宽度的5%至5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各排放导向叶片的长度约为相邻泵叶片长度的三分之一或更短。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各所述排放导向叶片从所述后罩壳的内主面上突起。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各所述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为泵叶片宽度的20%至40%。
5. 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各所述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为泵叶片宽度的30%至35%。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各所述排放导向叶片和与其最接近的相应泵叶片分隔开,以便改变经过通道的物料流,从而减少湍流,并 抑制由物料流形成的涡旋从泵叶片的面上偏移或分离。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在各排放导向叶片的至少一部分长度上,各排放导向叶片和与其最接近的相应泵叶片分隔开一距离,该距离约等于排放导向叶片的最大厚度。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当在水平横截面上观察时,各排放导向叶片大体具有与泵叶片相同的形状和宽度。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各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逐渐减小。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各排放导向叶片的宽度逐渐减小。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所述通道中的一个或多个具有与之相关的一个入口导向叶片或多个入口导向叶片,所述一个入口导向叶片或各入口导向叶片沿泵叶片的侧面延伸,并终止于一相对端,该相对端位于与所述一个入口导向叶片或各入口导向叶片相关的泵叶片的前沿和后沿之间的中间位置处。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所述一个入口导向叶片或各入口导向叶片为从与之相关的泵叶片的主面突出并伸入相应通道的突出物。
13.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所述一个入口导向叶片或各入口导向叶片为长形。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还包括在一个或多个罩壳的外面上的副叶片。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所述副叶片具有倾斜边缘 部。
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所述叶轮具有多于五个的泵叶片。
1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叶轮,其中所述叶轮具有四个泵叶片。
18. 一种泥浆泵叶轮,其包括前罩壳和后罩壳,所述前罩壳和后罩壳各自具有带有外周缘和中心轴的内主面,多个泵叶片在罩壳的内主面之间延伸,所述泵叶片设置成相互分隔开,各泵叶片包括相反的主侧面,其中一个主侧面为抽吸或压力侧面,所述泵叶片还包括罩壳的中心轴区域内的前沿和外周缘区域内的后沿,并且在相邻的泵叶片之间具有通道,各通道具有与之相关的排放导向叶片,所述排放导向叶片被设置在相应的通道内,布置成较为靠近一个泵叶片或另一个泵叶片,且从所述后罩壳的内主面上突起,各排放导向叶片的长度约为相邻的泵叶片长度的三分之一或更短,所述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为泵叶片宽度的30%至35%。
19. 一种蜗壳式离心泥浆泵,其包括具有入口区域和排放区域的泵壳,定位在泵壳内的叶轮和被轴向连接到所述叶轮的驱动轴,其中泵叶轮是如权利要求1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泵叶轮。
20. 一种生产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的铸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熔融材料浇注到用于形成铸件的模具中;
使熔融材料固化;并且
将模具至少部分地从所得到的固化铸件上移除。
21. 一种对如权利要求1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类型的叶轮上的排放导向叶片进行更新的方法,其中所述排放导向叶片位于与之相关的罩壳的主面处并伸入相应的排放通道,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排放导向叶片变成磨损组件时将其移除;并且
随后将未磨损的替换排放导向叶片装配到叶轮上。
22. 一种在离心泵中更新叶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安装的叶轮变成磨损组件时,将其移除;并且
随后将如权利要求1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类型的未磨损的替换叶轮装配到所述泵中。
23. 一种用于现有离心泵的叶轮,所述叶轮适于作为更新件安装到现有泵的壳体中,以便替换现有的叶轮,其中所述叶轮的构造为权利要求1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类型。”

国家知识产权局本案合议组于2019年03月18日向双方当事人发出了口头审理通知书,定于2019年05月22日举行口头审理。
口头审理如期举行,双方当事人均出席了本次口头审理。在口头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均充分陈述了各自意见,合议组明确并记录了如下事项:
(1)双方当事人均收到合议组对对方上述意见及所附证据的转文;
(2)请求人针对专利权人于2019年04月30日提交的意见陈述书当庭提交意见陈述书,合议组当庭转送该文件,专利权人当庭签收;
(3)专利权人对证据的真实性、公开性和译文准确性无异议;
(4)请求人对上述权利要求的修改时机和方式无异议,并明确针对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证据组合方式以当庭提交的意见陈述书为准,专利权人对此无异议。具体地,权利要求1相对于证据2与证据3或证据4或证据5、或再与公知常识的结合、或相对于证据6与证据3与公知常识的结合、证据6与证据3/证据5与证据2或再与公知常识的结合、或相对于证据3与证据2的结合、证据3与证据2及公知常识的结合、证据3与证据6及公知常识的结合、或相对于证据1与证据2的结合、证据1与证据2及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从属权利要求2至17的附加技术特征或被证据1至证据11所公开或是公知常识;权利要求18创造性的证据组合方式与权利要求1相同;权利要求19在权利要求1至18证据组合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证据1不具备创造性,权利要求20在权利要求1至18证据组合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证据12不具备创造性,权利要求21至23在权利要求1至18证据组合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公知常识不具备创造性。
专利权人于2019年05月29日提交了意见陈述,对于说明书附图19-23以及权利要求10及15中的措辞进行了解释说明。鉴于专利权人陈述的上述观点与口头审理过程中的意见一致,因此合议组对该意见陈述不再予以转送。
至此,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1、审查基础
在本案的审理过程中,专利权人2019年04月30日提交了权利要求书修改文本,将权利要求2-4和权利要求7合并至权利要求1,并相应地修改了权利要求的引用关系。请求人对该修改文本没有异议,合议组经审查认定上述修改涉及对权利要求的进一步限定,修改方式和修改时机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69条和审查指南的相关规定,故本决定以专利权人于2019年04月30日提交的权利要求书作为审查基础。
2、证据认定
证据1至证据12是专利文献的复印件,属于公开出版物,专利权人对证据1至证据12的真实性没有异议,合议组对证据1至证据12予以采信。证据1至证据12的公开日期均早于本专利的优先权日,故证据1至证据12可以作为现有技术用于评价本专利的创造性。
专利权人对证据1-6、8-11的中文译文无异议,证据1-6、8-11的公开内容以请求人提交的中文译文为准。
3、关于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本专利的最早优先权日是2008年05月27日,根据《施行修改后的专利法的过渡办法》以及《施行修改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过渡办法》,本次无效宣告请求适用修改前的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即2000版专利法和2001版专利法实施细则。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3.1权利要求1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泥浆泵叶轮,在泵叶片之间设置有排放导向叶片,其中排放导向叶片被布置成较为靠近相邻泵叶片的抽吸或压力侧面,其外端与罩壳周缘相邻,内端位于罩壳的中心轴与周缘之间,排放导向叶片的长度比相邻的导向叶片短,使得在使用中排放导向叶片不会阻碍物料自由通过,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为泵叶片宽度的5%至50%。
请求人主张:分别以证据2、证据6、证据3、证据1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权利要求1相对于证据2与证据3或证据4或证据5、或再与公知常识的结合、或相对于证据6与证据3及公知常识的结合、证据6与证据3/证据5与证据2或再与公知常识的结合、或相对于证据3与证据2的结合、证据3与证据2及公知常识的结合、证据3与证据6及公知常识的结合、或相对于证据1与证据2的结合、证据1与证据2及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
经查:
证据1公开了一种导片式和叶片式转子(参见说明书中文译文第1-4栏,图1、2),其导片或叶片在操作期间用于使流经转子的流体的径向流动发生变化,其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心式和半轴向式叶轮,由于减小涡流或气蚀而提高效率。泵为传统形式,具有叶轮1、蜗形外壳2和通向叶轮1的中心区域的轴向入口4,叶轮1安装在轴5上。叶轮1具有背板13,背板13在一侧上铸造有凸台14,通过该凸台安装在轴5上,背板另一侧上铸造有多个导片22,导片总体上为弧形形状并且在限定了叶轮中心进口的内半径和叶轮周边处的外半径之间以总体上螺旋的系列延伸。每一个导片22被分成两个部分22a和22b,其中外部部分22b在旋转方向R上略微靠前,即在高压侧上周向偏移。从而,通过将高压侧流体排出到每个导片的低压侧,减小了流体穿过叶轮过程中产生的摩擦,提高了效率。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主导片之间差不多居中地布置了额外的四个短导片26,这些额外的短导片从周边向内延伸,在位于中间半径处的内端部处终止。

证据2公开了一种离心泵,特别是一种用于输送含有固体和气体混合物的液体的污水泵,并具体公开了以下内容(参见证据2中文译文,图1至4):在这种泵中,叶轮叶片之间的通道截面构成为使得相当大的固体可以通过,污水泵非常有效地用于输送夹杂泥浆、淤泥、渣状物等的液体,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明显提高排出聚集的气体能力的离心泵,叶轮10由具有液体入口2和出口3或吸入口和排出口的外壳1包围,叶轮10固定在由电动机驱动的轴60上,外壳1、叶轮10、轴60具有共同的对称轴线1A。外壳1的内腔6包括具有作为环形室或者螺旋形的收集室4的前空间部分5A和通过一个虚拟平面T与前空间部分分开的后空间部分5B。叶轮10包括具有前表面12和后表面13的叶轮圆盘11,其带有根据固体尺寸确定数量的优选弯曲的叶片15,一般情况下为一至三个叶片。叶片15的前部15F和后部15R分别在外壳1的前室部分5A或后室部分5B内延伸。叶轮圆盘11的表面12向后、也就是朝驱动器方向偏移了距离D,其中叶片扩展了该距离D,距离D应处于叶片15总宽度的25%至75%范围内,优选为50%。图2所示实施方式中,叶轮的叶轮圆盘21设有叶片系统25,该叶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叶片25L和附加的至少一个较窄辅助叶片25S,辅助叶片25S至少部分在后叶轮室5B内延伸,即该辅助叶片25S的前缘26B可以处于虚拟平面T上或附近,叶片圆盘21的前表面22与辅助叶片前缘26B之间的距离D,即相应的辅助叶片25S的宽度,为宽叶片25L总宽度的25%和75%范围内,优选为50%,从而辅助叶片25S基本上仅在后叶轮室5B内延伸。由于叶轮的这种设置及随之产生的室区别和室扩展,破坏了在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之间延伸的前室内形成离心效果,也就是说破坏了内部聚集有用于阻止所要输送的液体连续不断进入的气体的液体环形成,而且出现的涡流或湍流。此外由于流通速度慢,叶片进入侧上存在的流动分开,依据该泵特征,与公知的用于含有气体介质的泵相比提高了效率。依据图4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与轴60连接的叶轮30具有轴线100A并且由具有液体入口102和出口103的外壳100包围。外壳100与外壳1类似并具有由形状类似于收集室4的收集室104环绕的前室105A和与前室105A通过虚拟平面(T)分开的后室105B。向后偏移了距离D的叶轮30包括与叶轮圆盘31连接的叶片系统35,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宽叶片35L和至少一个窄辅助叶片35S,优选分别具有三个叶片。宽叶片35L的前缘36A由盖盘40覆盖,这种公知的盖盘通常处于稳定性原因应用于小转速比的泵。

证据3公开了一种低比速叶轮(参见说明书中文译文第0001-0013段、0021-0033段,图2至7),涉及适用于小流量、高扬程的泵,即所谓比转速低的泵的低比速叶轮,其在叶轮的直线翼或后退翼容易发生涡流的位置对应设置各自所需的中间叶片,来抑制涡流的发生,改善泵的扬程特性及效率。叶轮30具有径向等角度配置的多个主叶片31、41,主叶片和主叶片之间设有中间叶片34、35、42,其中中间叶片偏向叶轮旋转时涡流比较容易发生的主叶片的压力面侧而设置。

证据4公开了一种离心泵(参见说明书中文译文第0002、0013-0016、0069-0093段,图7-11),涉及磁力泵,使用在家庭等的温水循环或采暖用途中。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运行过程中管路、泵壳振动所产生的噪音,提供一种通过改善离心型叶轮的叶片的配置、组合形态来显著降低噪音等级的离心泵。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除了离心泵叶轮中从轮毂向外周延伸的多个长主叶片,还在内周侧非连续部地设置短副叶片。图7至图11所示实施例中,叶轮E从后护罩15上等间隔设置了从轮毂部15a向外周15b延伸的8条螺旋状的主叶片20(20F,20B),还具备覆盖8条主叶片20前面并具有轴向流导入孔17a的前护罩17,在相邻的主叶片20、20的狭窄空间,设置自轮毂部15a留有内周侧非连续部62、72后向外周延伸的叶片长度不同的2条副叶片60、70。与接近主叶片20B的前侧的副叶片60的叶片长度比,接近主叶片20F的副叶片70较短。本例中,副叶片60的叶片长度为主叶片20的长度的2/3长度,副叶片70的叶片长度为主叶片20长度的1/3。通过在主叶片的后侧附近设置副叶片,主叶片的前后压力差被抑制,从而达到抑制噪音的效果。

证据5公开了一种用于离心泵的叶轮(参见中文译文第1-2栏,附图),发明目的是减少流动中的波动并增大PDC(压降系数)和泵压力。附图中示出了叶轮的一部分,该轮包括在其之间具有主叶片3和次叶片4的盘1和2、两个串联布置的流动通道5和6、以及叶片的出口区段7。流动通道的第二区段6被实施为在两个截面上具有恒定的宽度,其中主叶片和次叶片的厚度被设计成在径向方向上平滑地增加,从而形成出口区段7。次叶片的长度是主叶片的长度L的50%至70%。

证据6公开了一种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交替主导片和次导片的叶轮(参见中文译文第3页,图(1)至图(3),附件(I)“制造出的叶轮的照片”),在浆料泵的情况下,存在关于可接受粒度通过方式和不堵塞的某些指标,限制了导片的数量,小型浆料泵可以具有2、3或4个导片。当液流移动穿过叶轮时,由于导片之间的间距增加,会经历膨胀。如果这种膨胀太急剧,则可能发生流的某种破坏,从而引起涡流、甚至逆流。因此在主导片2之间设置次导片3,其延伸至叶轮1的尖端直径或周边。主导片和次导片交替,次导片的作用是控制主导片之间的、特别是朝向叶轮的周边的膨胀和滑移。图2示出了应用该叶轮原理的开式双吸叶轮,制造出的实物如附件照片所示。在固体处理泵中,建议在允许足够的颗粒通过方式的半径处开始次导片。

3.1.1 以证据2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请求人主张:证据2中宽叶片35L对应于本专利泵叶片,窄辅助叶片35S对应于本专利排放导向叶片,因此权利要求1与证据2相比区别在于:1)证据2未公开排放导向叶片的布置方式,2)证据2未公开排放导向叶片的内端位置、长度比相邻的泵叶片短、不阻碍物料经过通道自由流动。然而,证据3、证据4、证据5均公开了区别1)和区别2),即便上述证据未完全公开区别特征,其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对此,合议组认为:如果某一技术特征在现有技术中所起的作用与其在本专利技术方案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也不能从中确定该技术特征客观上必然能够解决本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则不能认为现有技术公开了与本专利相同的技术特征。
具体到本案,证据2公开了一种可输送泥浆的泵叶轮,在图4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盖盘40和叶轮圆盘31对应于本专利的前罩壳和后罩壳,宽叶片35L对应于本专利泵叶片。然而,证据2公开的离心泵相对于常规离心泵而言,其发明目的更关注于通过叶轮圆盘的设计而形成后叶轮室,并“由于叶轮的这种新型设置并由于随之产生的室区别和室扩展,破坏了在液体入口与出口之间延伸的前室内形成离心效果,也就是说破坏了内部聚集有用于阻止所要输送的液体连续不断进入的气体的液体环形成,而且出现确定的涡流和湍流”(参见译文说明书第2页),证据2中窄辅助叶片设置在该后叶轮室中,用于使“液体分子和固体撞击在辅助叶片的前缘”,即,证据2中窄辅助叶片并非用于排放导向,其高度优选被设置成宽叶片宽度的50%目的在于使窄辅助叶片仅在后叶轮室内延伸,以便于实现辅助叶片前缘的撞击作用。在本专利中,排放导向叶片的作用是为了增加对液流的导向性、减小湍流,将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设置成泵叶片宽度的5%至50%是在抑制湍流的同时使浆料物料的液流从通道中易于平滑排出。因此,证据2中的窄辅助叶片不能相当于本专利的排放导向叶片,二者作用不同,证据2未公开与排放导向叶片相关的结构特征。
由此可知,本专利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与证据2公开内容相比,区别在于:在相邻的泵叶片之间的通道中设置排放导向叶片,各排放导向叶片布置成较为靠近最近的相邻泵叶片的抽吸或压力侧面,各排放导向叶片的内端位于罩壳中心轴与周缘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各排放导向叶片的长度比相邻的泵叶片短,使得在使用中的排放导向叶片不会阻碍物料经过通道自由流动,各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为泵叶片宽度的5%至50%。基于上述区别特征,本专利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加液流导向性、减少湍流并使浆料易于排出的泥浆泵叶轮。
又查,证据3、证据4、证据5同样至少未公开区别特征“各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为泵叶片宽度的5%至50%”,请求人也未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来证明通过调整叶片高度来使泥浆泵叶轮在抑制湍流的同时便于浆料液流排出是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且上述区别特征为本专利带来了增加液流导向性、减少湍流并使浆料易于排出的有益技术效果。因此,在证据2的基础上结合证据3或证据4或证据5、或再结合公知常识获得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并非显而易见,权利要求1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有关创造性的规定。

3.1.2 以证据6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请求人主张:权利要求1证据6与证据3及公知常识的结合、证据6与证据3/证据5与证据2或再与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
经比对,证据6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浆料泵的叶轮,主导片2对应于本专利的泵叶片,次导片3对应于本专利的排出导向叶片。本专利权利要求1与证据6相比,区别特征至少包括:各排放导向叶片布置成较为靠近最近的相邻泵叶片的抽吸或压力侧面,各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为泵叶片宽度的5%至50%。如第3.1.1部分所述,证据2、证据3、证据5同样至少未公开区别特征“各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为泵叶片宽度的5%至50%”,请求人也未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来证明通过调整叶片高度来使泥浆泵叶轮在抑制湍流的同时便于浆料液流排出是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且上述区别特征为本专利带来了增加液流导向性、减少湍流并使浆料易于排出的有益技术效果。综上,权利要求1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有关创造性的规定。

3.1.3 以证据3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请求人主张:权利要求1相对于证据3与证据2的结合、证据3与证据2及公知常识的结合、证据3与证据6及公知常识的结合。
经比对,证据3公开了一种低比速叶轮,其中中间叶片34、35、42对应于本专利的排放导向叶片。本专利权利要求1与证据1相比,区别特征至少包括:该叶轮用于泥浆泵,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为泵叶片宽度的5%至50%。如第3.1.1、3.1.2部分所述,证据2、证据6同样未公开特征“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为泵叶片宽度的5%至50%”, 请求人也未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来证明通过调整叶片高度来使泥浆泵叶轮在抑制湍流的同时便于浆料液流排出是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且上述区别特征为本专利带来了增加液流导向性、减少湍流并使浆料易于排出的有益技术效果。综上,权利要求1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有关创造性的规定。

3.1.4 以证据1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请求人主张:权利要求1相对于证据1与证据2的结合、证据1与证据2及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
经比对,证据1中短导片26对应于本专利的排放导向叶片。本专利权利要求1与证据1相比,区别特征至少包括:各排放导向叶片布置成较为靠近最近的相邻泵叶片的抽吸或压力侧面,各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为泵叶片宽度的5%至50%。如第3.1.1部分所述,证据2同样未公开特征“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为泵叶片宽度的5%至50%”, 请求人也未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来证明通过调整叶片高度来使泥浆泵叶轮在抑制湍流的同时便于浆料液流排出是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且上述区别特征为本专利带来了增加液流导向性、减少湍流并使浆料易于排出的有益技术效果。综上,权利要求1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有关创造性的规定。

请求人仅主张使用证据7至证据12评述引用权利要求1的其他权利要求,故合议组在判断权利要求1创造性时不予考虑。

3.2 权利要求2至17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2-17是独立权利要求1的从属权利要求,在独立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技术方案具备创造性的前提下,从属权利要求2-17所限定的技术方案也具备创造性,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

3.3 权利要求18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18要求保护一种泥浆泵叶轮,其中排放导向叶片的长度约为相邻泵叶片长度的三分之一或更短,所述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为泵叶片宽度30%至35%。
请求人主张的证据组合方式与权利要求1相同。
基于与3.1部分相同的理由,现有技术证据1至证据6均未公开特征“所述排放导向叶片的高度为泵叶片宽度30%至35%”,同时也没有证据表明通过调整叶片高度来使泥浆泵叶轮在抑制湍流的同时便于浆料液流排出是所属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因此,权利要求18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关于创造性的规定。

3.4 权利要求19至23
权利要求19至23引用权利要求1至18,因此在权利要求1至18具备创造性的情况下,上述权利要求同样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关于创造性的规定。

三、决定
宣告200980128563.6号发明专利权部分无效,在专利权人于2019年04月30日提交的权利要求1-23的基础上继续维持该专利有效。
当事人对本决定不服的,可以根据专利法第46条第2款的规定,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根据该款的规定,一方当事人起诉后,另一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