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明创造名称:一种接料机的专用胶带自动黏贴机构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41764
决定日:2019-09-17
委内编号:5W116848
优先权日:
申请(专利)号:201721751187.4
申请日:2017-12-15
复审请求人:
无效请求人:深圳市宝尔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授权公告日:2018-07-10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苏州沸迩灵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主审员:祁轶军
合议组组长:王辉
参审员:郑明
国际分类号:B65H19/18(2006.01)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22条第2、3款
决定要点:若一项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存在区别技术特征,但该区别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该现有技术及其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设计能力可以作出的简单的结构替换,同时该区别技术特征也未为该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带来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则该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
全文:
本无效宣告请求涉及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7月10日授权公告的、专利号为201721751187.4、发明名称为“一种接料机的专用胶带自动黏贴机构”的实用新型专利(下称本专利),其申请日为2017年12月15日,专利权人为“苏州沸迩灵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本专利授权公告的权利要求书全文如下:
“1.一种接料机的专用胶带自动黏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支撑定位件、黏贴传动件、胶带顶起件、压胶带机构,所述支撑定位件固定设置于安装座上;所述黏贴传动件设置于安装座上,所述胶带顶起件与黏贴传动件相连接,并设置于安装座与支撑定位件之间;所述压胶带机构设置于安装座顶部,用于压紧胶带顶起件顶起的胶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料机的专用胶带自动黏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底座与安装立板件,所述安装立板件垂直设置于安装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料机的专用胶带自动黏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胶带机构包括纵向固定板、横向固定座、压舌组件,所述纵向固定板设置于安装立板件上并位于安装立板件与胶带顶起件之间;所述横向固定座垂直固定于纵向固定板的顶部,且横向固定座上设置有朝向胶带顶起件的压舌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料机的专用胶带自动黏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舌组件包括压舌传动部、压舌以及压舌限位部,所述压舌限位部设置于横向固定座的侧部;所述压舌传动部设置于压舌限位部上,并与压舌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压舌设置于压舌传动部上,并与胶带顶起件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料机的专用胶带自动黏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贴传动件包括驱动连接传动件与顶起传动件,所述驱动连接传动件与顶起传动件垂直连接,所述胶带顶起件通过连接件与顶起传动件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接料机的专用胶带自动黏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连接传动件包括固定传动件与移动传动件,所述固定传动件设置于安装立板件上,移动传动件的一端与顶起驱动机构相连接、另一端与顶起传动件相连接。”
针对本专利,深圳市宝尔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下称请求人)于2019年01月24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无效宣告请求,请求宣告本专利全部无效。其认为:本专利权利要求1-4均不具备新颖性,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下文简称专利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本专利权利要求1-6均不具备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本专利权利要求1、2、5、6未以说明书为依据、保护范围不清楚,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本专利说明书公开不充分,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同时,请求人提交了如下证据材料作为本案证据:
附件1: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07月10日、授权公告号为CN20759616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的复印件,共10页(本专利);
附件2:申请公布日为2017年08月11日、申请公布号为CN10703189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的复印件,共31页(下称证据1)。
请求人认为:
(一)本专利权利要求1-4不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2、3款的规定
1.关于权利要求1
证据1公开了本专利权利要求1的全部技术特征,该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证据1公开的技术方案相比,只是表述方式不同,实质相同,都属于载带拼接领域,解决了相同的技术问题,都达到了实现精确自动拼接载带的技术效果,因此,权利要求1不具备新颖性,也不具备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2、3款的规定。
2.关于权利要求2-4
权利要求2-4的附加技术特征均被证据1公开,因此,权利要求2-4也不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
(二)本专利权利要求5和6不具备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
1.关于权利要求5
权利要求5的附加技术特征相对于证据1的区别在于:所述驱动连接传动件与顶起传动件垂直连接。然而,在本领域中,基于与驱动装置的位置关系,驱动连接传动件与顶起传动件的垂直连接关系是常用技术手段。
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2不具备新颖性、创造性的前提下,权利要求5相对于证据1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也不具备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
2.关于权利要求6
权利要求6相对于证据1的区别在于:所述驱动连接传动件包括固定传动件,所述固定传动件设置于安装立板件上。
然而在本专利说明书中,并没有记载固定传动件的功能作用或者技术效果,在该方案中固定传动件也并未产生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同时,证据1中由凸轮驱动机构驱动包膜第一滑块和包膜第二滑块,分别带动载带凸包浮压块和载带边浮压块上下运动,其自动化程度更高,载带接料时包膜效果更好,而该权利要求6的方案相对于证据1的方案为更劣的方案,并未产生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因此不具备创造性。
(三)权利要求1、2、5、6未以说明书为依据,保护范围不清楚
权利要求1、2、5、6中的压胶带机构,说明书只揭露了一种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其说明书公开的内容不能得到压胶带机构还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因此,权利要求1、2、5、6所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概括了一个较宽的保护范围,没有得到说明书的支持,从而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四)本专利说明书公开不充分
关于“现有的结合设备对相同规格的两卷编带的头和尾实现自动检测空料的位置不准确,裁切不准确, 自动对接精度不够,导致胶带在自动包裹连接后产品合格率低、提高了成本。”这一技术问题,本专利说明书中并未记载是如何解决的,从说明书及附图整个文件中也无法找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的相关信息,即使站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的角度也无法直接得到是通过哪些手段解决了上述问题,更谈不上“本发明的接料机代替人工结合不仅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产品的精度高,产品一致性高,对相同规格的两卷编带的头和尾实现自动检测空料的位置准确,裁切精确, 自动对接精度高,胶带在自动包裹连接后产品合格率高、降低了成本。”的有益效果。
再进一步,本专利的说明书所记载的接料机的专用胶带自动黏贴机构,所述技术领域人员仅凭说明书记载的内容,也仍无法得出该“专用自动黏贴机构”是如何“将胶带折叠并紧密的粘贴在编带上”、黏贴传动件是如何传动、胶带顶起件是如何被顶起、压舌组件是如何驱动、压舌驱动机构是什么样的驱动机构。
另外,说明书公开有方案“所述驱动连接传动件514包括固定传动件517与移动传动件518,所述固定传动件517设置于安装立板件57上,移动传动件518的一端与顶起驱动机构相连接、另一端与顶起传动件515相连接。”(说明书第0024段),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从说明书全文和说明书附图中不能得知该固定传动件功能作用, 以及获得什么技术效果。退一步讲,固定传动件是固定安装于安装立板件上,安装立板件为安装座的一部分,其理应为固定设置,那么固定传动件进而固定于安装座上,作为传动功能的传动件,固定安装座上,如何起到传动的作用,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得而知。再换个角度讲,固定传动件并非固定安装于安装立板件上,而是活动连接,然而,固定传动件与安装立板件如何活动,如何起到传动作用,本领域技术人员仍然不得而知。而《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二章第2.1.3规定:“说明书中给出了技术手段,但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采用该手段不能解决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的说明书公开是不充分的,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02月22日受理了上述无效宣告请求,将无效宣告请求书及其所附证据的副本转送给专利权人,并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内答复。同时,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查。
专利权人在指定期限内未作答复。
国家知识产权局本案合议组于2019年04月18日向双方当事人发出了口头审理通知书,告知双方当事人:本案合议组定于2019年06月25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本案进行口头审理。
口头审理如期举行,仅请求人一方委托代理人出席了本次口头审理。在口头审理过程中:
请求人明确其无效理由为:
①本专利权利要求1-4不具有新颖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2款;权利要求1-6不具有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
②权利要求1、2、5、6得不到说明书支持,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③本专利说明书公开不充分,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
至此,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1.关于审查基础
鉴于在本案审理过程中,专利权人未对本专利授权公告的权利要求书作出修改,故本决定仍以本专利授权公告的权利要求书作为审查基础。
2.关于证据
证据1为中国专利文献的复印件,专利权人在指定期限内未对其真实性、合法性提出异议,经核实,本案合议组对证据1予以采信。
鉴于证据1的公开时间在本专利的申请日之前,故其公开的技术内容可以作为现有技术来评价本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3.关于新颖性和创造性
专利法第22条第2、3款规定: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若一项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存在区别技术特征,但该区别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该现有技术及其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设计能力可以作出的简单的结构替换,同时该区别技术特征也未为该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带来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则该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
3.1关于本专利权利要求1
经查:
本专利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一种接料机构的专用胶带自动黏贴机构。
证据1公开了一种SMD载带通用接料机,并具体公开了如下技术内容:
“背景技术
SMD载带接料定义:SMT表面贴装的电子元件多采用SMD编带封装,料盘卷状料,按照载带宽度分为:8mm、12mm、16mm、24mm、32mm、44mm……72mm,其中8mm宽度占80%以上(手机等行业,8mm载带占90%以上)。SMD载带放在贴片机上料架上,通过feeder,将载带内的电子元件送入贴片机内,贴片机吸嘴吸取载带内的电子元件进行贴装。当载带内的电子元件剩余数量达到设定值时,就需要作业员拿一卷新的载带接到旧的载带上,如此,贴片机就可以不停机一直工作下去,不会出现缺料停机。
目前,市面上所以SMT生产工艺中,载带接料都是通过人工完成。人工接料会有以下问题点:1,熟手培训周期长;2,熟练员工人员流动快;3,接料精度不高,通过feeder供料时报警率很高;4,导致SMT产线稼动率低。
总之,现有技术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下、加工质量差等技术缺陷。
所述种种缺陷严重限制了本领域进一步向前发展和推广应用。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SMD载带通用接料机,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加工质量差等技术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SMD载带通用接料机,包安装架及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凸轮箱载带处理机构及接料膜供料贴膜机构,所述凸轮箱载带处理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架上的主安装板及设置在所述主安装板上的凸轮主轴机构、左送料裁切机构、右送料裁切机构及包膜机构,所述左送料裁切机构与右送料裁切机构在结构上相同并相对设置在主安装板的两侧,所述接料膜供料贴膜机构包括接料膜供料机构及配合所述接料膜供料机构的贴膜机构,所述接料膜供料机构为所述贴膜机构供膜,所述左送料裁切机构及右送料裁切机构分别将需要接料的两根载带进行自动裁切,所述贴膜机构将接料膜粘贴到两个载带的连接出,所述包膜机构将两根载带在接口出进行包膜处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送料裁切机构包括固定在主安装板上的竖直安装板及固定在所述竖直安装板上的载带流道板、载带送料电机,所述载带送料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载带棘轮,所述载带棘轮的上沿穿过所述载带流道板并可驱动载带向前输送,所述竖直安装板上还设置有内设有滑槽的切刀滑槽块,所述切刀滑槽块上安装有可在其滑槽内滑动的上切刀滑块及下切刀滑块,所述上切刀滑块及下切刀滑块上分别设置有上切刀及下切刀,所述上切刀滑块及下切刀滑块可通过所述凸轮主轴机构驱动并同步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送料裁切机构还包括载带滑盖组件,所述载带滑盖组件包括滑盖导柱及设置在所述滑盖导柱上并可在滑盖导柱上滑动的载带滑盖,所述载带滑盖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凸轮主轴机构活动连接的滑盖连接块,所述凸轮主轴机构可通过所述滑盖连接块驱动所述载带滑盖在滑盖导柱上滑动,载带滑盖组件还包括滑盖限位板,所述滑盖连接块与滑盖限位板之间设置有滑盖压缩弹簧,所述载带滑盖上设置有载带压轮,所述左送料裁切机构还包括防错位组件,所述防错位组件包括载带挡板,所述载带挡板一侧设置有具有基准面的基准板,载带挡板另一侧铰接有载带限位铰接板,所述载带限位铰接板的一端与竖直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载带限位铰接板设置有防错位拨杆,所述左送料裁切机构还包括光纤检测组件,所述光纤检测组件包括光栅轮、光栅检测光纤、入料检测光纤、空料发射光纤及空料接收光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包膜机构包括固定在主安装板上的包膜机构安装架及设置在所述包膜机构安装架上的载带支撑板、包膜第一滑块、包膜第二滑块,所述包膜第一滑块上部通过弹簧连接有载带凸包浮压块,所述包膜第二滑块上部为载带边浮压块,所述包膜机构安装架上还设置有包膜滑块,所述包膜滑块上设置有包膜铲刀,所述包膜第一滑块及包膜第二滑块均由所述凸轮主轴机构驱动其滑动,所述包膜铲刀铰接在所述包膜滑块上,包膜铲刀的一端下壁面与包膜滑块之间设置铲刀压缩弹簧,包膜铲刀另一端设置有调节螺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轮主轴机构包括凸轮主轴及设置在所述主安装板下部的主轴驱动电机,所述凸轮主轴通过主轴安装板安装在主安装板上,凸轮主轴上设置有同步带轮及多个凸轮,所述主轴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同步带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带,所述主轴驱动电机可通过同步带及同步带轮驱动凸轮主轴转动,所述主轴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变速箱,所述主轴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变速箱带动同步带运转,所述凸轮主轴机构还包括配合所述凸轮的凸轮摆杆,所述凸轮可通过凸轮摆杆带动左送料裁切机构、右送料裁切机构及包膜机构内的部分构件运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料膜供料机构包括供膜机构安装板及设置在所述供膜机构安装板上的供膜驱动电机、供膜盘、供膜导辊、供膜刮刀组件、回卷导辊,所述贴膜机构包括贴膜安装板及安装在所述贴膜安装板上的贴膜驱动电机、内设有U形槽的U形槽限位块、水平滑动安装板,所述水平滑动安装板上设置有竖直滑动安装板,所述竖直滑动安装板上安装有前吸头组件、后吸头组件及压膜张紧组件,所述贴膜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贴膜电机变速箱,所述贴膜电机变速箱的输出端设置有一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自由端活动连接有一滑动驱动杆,所述滑动驱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滑动安装板上,滑动驱动杆的另一端卡入所述U形槽限位块的U形槽中并可在U形槽内沿着U形槽的开槽轨迹滑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膜刮刀组件包括刮刀驱动电机及安装在所述供膜机构安装板上的刮刀安装滑板,所述刮刀安装滑板上固定安装有刮刀及刮刀驱动齿条,所述刮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所述刮刀驱动滑条啮合的刮刀驱动齿轮,所述刮刀驱动电机可通过所述刮刀驱动齿轮与刮刀驱动齿条的配合结构驱动刮刀安装滑板及刮刀前后移动;所述刮刀安装滑板通过刮刀滑板导轨安装到所述供膜机构安装板上并可沿着刮刀滑板导轨滑动,所述供膜机构安装板上还设置有供膜压辊及供膜弹性压轮,所述供膜弹性压轮可将接料膜带压紧在所述供膜压辊上,所述供膜压辊及回卷导辊与所述供膜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供膜同步带连接,所述供膜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供膜同步带带动供膜压辊及回卷导辊转动,所述供膜机构安装板上还设置有配合所述压膜张紧组件的压膜压板,所述压膜张紧组件可配合所述压膜压板将接料膜压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贴膜安装板上设置有水平导轨,所述水平滑动安装板安装在所述水平导轨上并可在水平导轨上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水平滑动安装板上设置有竖直导轨,所述竖直滑动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竖直导轨上并可在竖直导轨上沿竖直方向滑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直滑动安装板上设置有吸头安装板,所述吸头安装板上设置有前吸头滑轨及后吸头滑轨,所述前吸头组件及后吸头组件分别设置在前吸头滑轨及后吸头滑轨上并可分别在前吸头滑轨及后吸头滑轨上滑动,所述前吸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吸头滑轨上的前吸头滑块及设置在所述前吸头滑块上的前吸头安装座,所述前吸头安装座上安装有前吸头,所述后吸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后吸头滑轨上的后吸头滑座及设置在所述后吸头滑座上的后吸头,所述吸头安装板上设置有吸头上限位板及吸头下限位板,所述前吸头滑块与吸头上限位板之间设置有前吸头压缩弹簧,所述后吸头滑座与吸头上限位板之间设置有后吸头压缩弹簧,所述前吸头滑块及后吸头滑座上均设置有配合所述吸头下限位板的吸头限位块,所述压膜张紧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竖直滑动安装板上的压膜上限位块、压膜下限位块及压膜滑动导轨,所述压膜限位导轨上设置有压膜滑座,所述压膜滑座上设置有压膜块及配合所述压膜下限位块的限位配合块,所述压膜滑座与压膜上限位块上设置有压膜压缩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机架外罩、预裁切机构、收料机构、条码对比系统及电池供电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MD载带通用接料机,该种SMD载带通用接料机通过凸轮箱载带处理机构及接料膜供料贴膜机构实现载带的自动话裁切、供膜、贴膜、包膜等工作,工作效率高、加工质量稳定、加工质量好,非常适合大规模自动化的现代化生产,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工工人的工作强度。
总之该种SMD载带通用接料机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加工质量差等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角度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凸轮箱载带处理机构及接料膜供料贴膜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凸轮箱载带处理机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凸轮箱载带处理机构另一角度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左送料裁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左送料裁切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左送料裁切机构第三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包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包膜结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包膜机构的结构拆分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凸轮主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接料膜供料贴膜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接料膜供料贴膜机构另一角度的装配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中接料膜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接料膜供料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 中贴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 中贴膜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 中贴膜机构的结构拆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19。
一种SMD载带通用接料机,包安装架及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凸轮箱载带处理机构及接料膜供料贴膜机构,所述凸轮箱载带处理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架上的主安装板1及设置在所述主安装板1上的凸轮主轴机构2、左送料裁切机构3、右送料裁切机构4及包膜机构5,所述左送料裁切机构3与右送料裁切机构4在结构上相同并相对设置在主安装板1的两侧,所述接料膜供料贴膜机构包括接料膜供料机构6及配合所述接料膜供料机构6的贴膜机构7,所述接料膜供料机构6为所述贴膜机构7供膜,所述左送料裁切机构3及右送料裁切机构4分别将需要接料的两根载带进行自动裁切,所述贴膜机构7将接料膜粘贴到两个载带的连接出,所述包膜机构5将两根载带在接口出进行包膜处理。
优选地,所述左送料裁切机构3包括固定在主安装板1上的竖直安装板301及固定在所述竖直安装板301上的载带流道板302、载带送料电机303,所述载带送料电机303的输出端设置有载带棘轮304,所述载带棘轮304的上沿穿过所述载带流道板303并可驱动载带向前输送,所述竖直安装板301上还设置有内设有滑槽的切刀滑槽块305,所述切刀滑槽块305上安装有可在其滑槽内滑动的上切刀滑块306及下切刀滑块307,所述上切刀滑块306及下切刀滑块307上分别设置有上切刀308及下切刀309,所述上切刀滑块306及下切刀滑块307可通过所述凸轮主轴机构2驱动并同步运动。
优选地,所述左送料裁切机构3还包括光纤检测组件,所述光纤检测组件包括光栅轮331、光栅检测光纤332、入料检测光纤333、空料发射光纤334及空料接收光纤335。
具体地,将需要接料的两根载带的端部分别放置入左送料裁切机构3及右送料裁切机构4的载带流道板302上,所述入料检测光纤333检测到料带进入载带流道板302上后,发出信号,控制中心控制所述载带送料电机303带动载带棘轮304转动,进一步所述载带棘轮304通过其棘齿带动载带向前运动,当载带运动到所述空料发射光纤334及空料接收光纤335处时,所述空料发射光纤334及空料接收光纤335检测载带的空料长度并控制载带送料电机303带动载带向前输送合适的长度,进一步所述凸轮主轴机构2通过其凸轮驱动上切刀滑块306及下切刀滑块307在切刀滑槽块305内滑动,进而带动上切刀308及下切刀309运动并将载带精准裁切。
优选地,所述左送料裁切机构3还包括载带滑盖组件,所述载带滑盖组件包括滑盖导柱310及设置在所述滑盖导柱310上并可在滑盖导柱310上滑动的载带滑盖311,所述载带滑盖31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凸轮主轴机构2活动连接的滑盖连接块312,所述凸轮主轴机构2可通过所述滑盖连接块312驱动所述载带滑盖311在滑盖导柱310上滑动,载带滑盖组件还包括滑盖限位板313,所述滑盖连接块312与滑盖限位板313之间设置有滑盖压缩弹簧314,所述载带滑盖311上设置有载带压轮315。
在载带位于载带流道板302内进行裁切工作时,所述滑盖连接块312在凸轮主轴机构2的驱动作用下将载带滑盖311推动,所述载带滑盖311沿着滑盖导柱310滑动并将载带流道板302的上表面覆盖,防止载带从载带流道板302中跑出,这个过程中,所述载带压轮315将载带压紧;在载带完成裁切及包膜过程后,所述凸轮主轴机构2带动滑盖连接块312逆向运动,带动载带滑盖311逆向运动,所述载带滑盖311克服滑盖压缩弹簧314的弹力离开载带,这时候就可以将载带从载带流道板302中取出。载带从载带流道板302中取出后,所述载带滑盖311在滑盖压缩弹簧314的弹力作用下复位。
优选地,所述左送料裁切机构3还包括防错位组件,所述防错位组件包括载带挡板320,所述载带挡板320一侧设置有具有基准面的基准板321,载带挡板320另一侧铰接有载带限位铰接板322,所述载带限位铰接板322的一端与竖直安装板301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载带限位铰接板322设置有防错位拨杆323。
所述防错位组件通过贴膜时的下压斜块压向所述防错位拨杆323,防错位拨杆323绕着载带限位铰接板322的铰接点转动,带动载带限位铰接板322的内侧压向载带,进一步驱动载带压向基准板321的基准面,使得两根载带能够准确对齐,提升包膜效果。
优选地,所述包膜机构5包括固定在主安装板1上的包膜机构安装架51及设置在所述包膜机构安装架51上的载带支撑板52、包膜第一滑块53、包膜第二滑块54,所述包膜第一滑块53上部通过弹簧连接有载带凸包浮压块55,所述包膜第二滑块54上部为载带边浮压块56,所述包膜机构安装架51上还设置有包膜滑块57,所述包膜滑块57上设置有包膜铲刀58,所述包膜第一滑块53及包膜第二滑块54均由所述凸轮主轴机构2驱动其滑动;所述包膜铲刀58铰接在所述包膜滑块57上,包膜铲刀58的一端下壁面与包膜滑块57之间设置铲刀压缩弹簧59,包膜铲刀58另一端设置有调节螺钉50。
具体地,需要接料的两个载带的接口位于所述载带凸包浮压块55及载带边浮压块56的上表面,当膜片贴到载带的上表面并向着载带一侧折弯后,所述凸轮主轴机构2通过其凸轮驱动包膜滑块57向着载带方向运动,包膜滑块57带动包膜铲刀58将膜片的侧部弯折部分压向载带边沿部分的下壁面,在这个过程中,所述凸轮主轴机构2通过其凸轮带动所述包膜第二滑块54及载带边浮压块56向下滑动;在完成对载带边沿部分下壁进行包膜后,所述包膜滑块57带动包膜铲刀58继续向前运动并对载带中间部分的下壁面进行包膜,这个过程中,所述所述凸轮主轴机构2通过其凸轮带动包膜第一滑块53及载带凸包浮压块55向下移动,便于包膜铲刀58对载带的凸包处进行包膜处理。
优选地,所述凸轮主轴机构2包括凸轮主轴21及设置在所述主安装板1下部的主轴驱动电机22,所述凸轮主轴21通过主轴安装板23安装在主安装板1上,凸轮主轴21上设置有同步带轮24及多个凸轮25,所述主轴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与同步带轮24之间设置有同步带26,所述主轴驱动电机22可通过同步带26及同步带轮24驱动凸轮主轴21转动。
优选地,所述主轴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设置有变速箱27,所述主轴驱动电机22通过所述变速箱27带动同步带26运转。
优选地,所述凸轮主轴机构2还包括配合所述凸轮25的凸轮摆杆28,所述凸轮25可通过凸轮摆杆28带动左送料裁切机构3、右送料裁切机构4及包膜机构5内的部分构件运转。
所述接料膜供料机构6包括供膜机构安装板601及设置在所述供膜机构安装板601上的供膜驱动电机602、供膜盘603、供膜导辊604、供膜刮刀组件65、回卷导辊606,所述贴膜机构7包括贴膜安装板701及安装在所述贴膜安装板701上的贴膜驱动电机702、内设有U形槽703的U形槽限位块73、水平滑动安装板704,所述水平滑动安装板704上设置有竖直滑动安装板705,所述竖直滑动安装板705上安装有前吸头组件76、后吸头组件77及压膜张紧组件78,所述贴膜驱动电机702的输出端设置有贴膜电机变速箱706,所述贴膜电机变速箱706的输出端设置有一摆动杆707,所述摆动杆707的自由端活动连接有一滑动驱动杆708,所述滑动驱动杆70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滑动安装板705上,滑动驱动杆708的另一端卡入所述U形槽限位块73的U形槽703中并可在U形槽703内沿着U形槽703的开槽轨迹滑动。
在实施本发明时,将接料膜的料卷放置在所述供膜盘603中,接料膜料带绕过所述供膜导辊604及供膜刮刀组件65的前端后绕过若干供膜导辊604后最终卷绕在回卷导辊606上,所述供膜驱动电机602作为回卷导辊606的动力机构并用于驱动回卷导辊606转动,所述供膜刮刀组件65将接料膜料带上的接料膜撕开,便于贴膜机构7进行贴膜。
所述贴膜机构7在工作时,其贴膜驱动电机702通过U形槽限位块43控制前吸头组件76、后吸头组件77及压膜张紧组件78作前后及上下方向的移动,具体地,在前吸头组件76、后吸头组件77吸取接料膜时,所述压膜张紧组件78将接料膜料带压紧,同时配合所述供膜刮刀组件65将接料膜从接料膜料带上取下,进一步,贴膜驱动电机702运转,带动所述摆动杆707摆动,所述摆动杆707带动所述滑动驱动杆708摆动,所述滑动摆动杆708带动所述前吸头组件76、后吸头组件77及压膜张紧组件78沿着U形槽限位块73的U形槽703的开槽轨迹滑动,给前吸头组件76及后吸头组件77提供一个向上-向前-向下贴膜的运动轨迹,最终实现自动贴膜。
优选地,所述供膜刮刀组件65包括刮刀驱动电机651及安装在所述供膜机构安装板601上的刮刀安装滑板652,所述刮刀安装滑板652上固定安装有刮刀653及刮刀驱动齿条654,所述刮刀驱动电机651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所述刮刀驱动滑条654啮合的刮刀驱动齿轮655,所述刮刀驱动电机651可通过所述刮刀驱动齿轮655与刮刀驱动齿条654的配合结构驱动刮刀安装滑板652及刮刀653前后移动,所述刮刀安装滑板652通过刮刀滑板导轨656安装到所述供膜机构安装板601上并可沿着刮刀滑板导轨656滑动。
优选地,所述供膜机构安装板601上还设置有配合所述压膜张紧组件78的压膜压板610,所述压膜张紧组件78可配合所述压膜压板610将接料膜压紧。
具体地,在接料膜脱离接料膜料带前,所述刮刀驱动电机651通过刮刀驱动齿轮655及刮刀驱动齿条654驱动刮刀653到达最前端,当贴膜机构7上的前吸头组件76、后吸头组件77进行吸膜时,所述压膜张紧组件78配合压膜压板610将接料膜料带压紧;所述前吸头组件76、后吸头组件77将接料膜吸紧后,所述刮刀驱动电机651逆向运转,带动刮刀653向后移动,这时候,由于回卷导辊606对对接料膜料带的回收力作用,所述接料膜料带与接料膜分离,成功实现接料膜的吸取工作。
优选地,所述供膜机构安装板601上还设置有供膜压辊607及供膜弹性压轮608,所述供膜弹性压轮608可将接料膜带压紧在所述供膜压辊607上,所述供膜压辊607及回卷导辊606与所述供膜驱动电机602的输出端通过供膜同步带609连接,所述供膜驱动电机602通过所述供膜同步带609带动供膜压辊607及回卷导辊606转动。
所述供膜弹性压轮608及供膜压辊607可为接料膜料带的回卷提供组构的回收力。
优选地,所述贴膜安装板701上设置有水平导轨709,所述水平滑动安装板704安装在所述水平导轨709上并可在水平导轨709上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水平滑动安装板704上设置有竖直导轨710,所述竖直滑动安装板705安装在所述竖直导轨710上并可在竖直导轨710上沿竖直方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竖直滑动安装板705上设置有吸头安装板711,所述吸头安装板711上设置有前吸头滑轨712及后吸头滑轨713,所述前吸头组件76及后吸头组件77分别设置在前吸头滑轨712及后吸头滑轨713上并可分别在前吸头滑轨712及后吸头滑轨713上滑动。
优选地,所述前吸头组件76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吸头滑轨712上的前吸头滑块761及设置在所述前吸头滑块761上的前吸头安装座762,所述前吸头安装座762上安装有前吸头763,所述后吸头组件77包括设置在所述后吸头滑轨713上的后吸头滑座771及设置在所述后吸头滑座771上的后吸头772。
优选地,所述吸头安装板711上设置有吸头上限位板714及吸头下限位板715,所述前吸头滑块761与吸头上限位板714之间设置有前吸头压缩弹簧764,所述后吸头滑座771与吸头上限位板711之间设置有后吸头压缩弹簧773,所述前吸头滑块712及后吸头滑座713上均设置有配合所述吸头下限位板715的吸头限位块716。
具体地,在吸膜或贴膜过程中,当所述竖直滑动安装板705向下移动时,所述前吸头压缩弹簧764及后吸头压缩弹簧773为前吸头763及后吸头772提供一个弹性下压力,有助于保护产品或设备免受直接冲击力,防止产品或设备损坏。
优选地,所述压膜张紧组件78包括设置在所述竖直滑动安装板705上的压膜上限位块781、压膜下限位块782及压膜滑动导轨783,所述压膜限位导轨783上设置有压膜滑座7,所述压膜滑座7上设置有压膜块785及配合所述压膜下限位块782的限位配合块786,所述压膜滑座7与压膜上限位块781上设置有压膜压缩弹簧787。
该种SMD载带通用接料机还包括机架外罩81、预裁切机构82、收料机构83、条码对比系统及电池供电系统85。
所述预裁切机构82用于对载带进行粗略的预裁切,便于凸轮箱载带处理机构对载带进行精密裁切;所述收料机构83用于对完成接料的两根载带进行收料处理,其包括收料电机;所述条码对比系统用于对接料的两卷载带进行条码对比,防止不同规格的载带进行接料;所述电池供电系统85安装在所述机架外罩81内部,用于为凸轮箱载带处理机构及接料膜供料贴膜机构提供能源,使得整个SMD载带通用接料机具有独立的电源,不用外界电源,能够独立行走应用,应用灵活性高,使用方便。所述电池供电系统85包括可充电电池,在电量耗尽时可进行充电会重复利用”(参见证据1的说明书及附图)。
此外,证据1的附图9明确示出了包膜机构5包括一个底座,安装架安装在该底座上。
经比对,可获知:证据1公开了一种SMD载带通用接料机,与本专利属于相同的技术领域,其中:证据1中的“包膜机构5”对应于本专利的“胶带自动黏贴机构”;证据1中的“包膜机构安装架51”对应于本专利的“安装座”;证据1中的“载带支撑板52”对应于本专利的“支撑定位件”;证据1中的“包膜第一滑块53”、“包膜第二滑块54”对应于本专利的“黏贴传动件”,证据1中的“载带凸包浮压块55”对应于本专利的“胶带顶起件”;证据1中由包膜滑块75、包膜铲刀58、调节螺钉50等部件组成的机构整体上对应于本专利的“压胶带机构”;证据1中的“包膜第一滑块53”和“包膜第二滑块54”对应于本专利的“顶起传动件”。
由此,本专利权利要求1的全部技术特征均被证据1所公开,而且本专利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证据1所公开的包膜机构实质上相同,两者的技术领域相同,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相同,预期技术效果相同。因此,权利要求1不具备新颖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
3.2关于权利要求2
权利要求2作为从属权利要求,对权利要求1作出了进一步的限定,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底座与安装立板件,所述安装立板件垂直设置于安装底座上”。
对于该附加技术特征而言,鉴于证据1的附图9已明确示出了包膜机构安装架51包括一个基本水平设置的安装底座和垂直设置于该安装底座上的安装立板的技术内容,故该附加技术特征实质上已被证据1明确公开,故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新颖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2也不具备新颖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
3.3关于权利要求3
权利要求3作为从属权利要求,对权利要求2作出了进一步的限定,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压胶带机构包括纵向固定板、横向固定座、压舌组件,所述纵向固定板设置于安装立板件上并位于安装立板件与胶带顶起件之间;所述横向固定座垂直固定于纵向固定板的顶部,且横向固定座上设置有朝向胶带顶起件的压舌组件”。
对于该附加技术特征而言,鉴于证据1中的“包膜铲刀58”对应于本专利的“压舌组件”,而且证据1的附图9也明确示出了该包膜机构包括横向固定座的技术内容,证据1虽然未公开有关纵向固定板的技术内容,但为了进一步提高横向固定座的牢固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其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设计能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要求、使用环境等在安装立板上沿着垂直于横向固定座的方向固定连接一个纵向固定板,无需付出创造性的劳动,且这种简单的结构设计也未为本专利带来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故该附加技术特征不能使本专利具备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2不具备新颖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3不具备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不具备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
3.4关于权利要求4
权利要求4作为从属权利要求,对权利要求3作出了进一步的限定,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压舌组件包括压舌传动部、压舌以及压舌限位部,所述压舌限位部设置于横向固定座的侧部;所述压舌传动部设置于压舌限位部上,并与压舌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压舌设置于压舌传动部上,并与胶带顶起件对应设置”。
对于该附加技术特征而言,鉴于证据1的说明书附图9-11已明确示出包膜铲刀安装在包膜滑块上、包膜滑块可在传动机构的驱动下借助于限位部件在横向固定座内往复移动的技术内容,因此,该附加技术特征实质上已被证据1公开,故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3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4也不具备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不具备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
3.5关于权利要求5
权利要求5作为从属权利要求,对权利要求2作出了进一步的限定,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黏贴传动件包括驱动连接传动件与顶起传动件,所述驱动连接传动件与顶起传动件垂直连接,所述胶带顶起件通过连接件与顶起传动件相连接”。
根据证据1的附图10和11示出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获知:与第一滑块53、第二滑块54传动连接的两个可移动的传动件分别与载带凸包浮压块55、载带边浮压块56沿相互垂直的方向配合连接,因此,该附加技术特征实质上已被证据1公开,而且,该附加技术特征也未为本专利带来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故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2不具备新颖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5不具备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
3.6关于权利要求6
权利要求6作为从属权利要求,对权利要求5作出了进一步的限定,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驱动连接传动件包括固定传动件与移动传动件,所述固定传动件设置于安装立板件上,移动传动件的一端与顶起驱动机构相连接、另一端与顶起传动件相连接”。
对于该附加技术特征而言,鉴于证据1的附图10和11已明确示出了驱动连接件包括两个可移动的传动件,这两个传动件分别与第一滑块53和第二滑块54传动连接,且根据说明书第[0032]段的记载,第一滑块53和第二滑块54通过两个传动件与驱动凸轮主轴机构传动连接,由此,该附加技术特征与证据1公开的技术内容相比,区别仅在于本专利的驱动连接件包括一个固定传动件和一个移动传动件,而证据1中的驱动连接传动件包括两个移动传动件。对于该区别技术特征而言,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证据1公开的技术内容可根据设计要求、实际需要等将驱动连接传动件设置成可移动或固定不动的结构形式,无需付出创造性的劳动,且该区别技术特征也未为本专利带来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故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5不具备新颖性的基础上,该权利要求也不具备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不具备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
综上,本专利权利要求1、2不具备新颖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权利要求3-6不具备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
鉴于根据请求人提交的证据1已经能够得出本专利权利要求1-6均不具备新颖性或创造性的结论,故本决定不再对请求人提出的其他无效理由予以评述。
三、决定
宣告201721751187.4号实用新型专利权全部无效。
当事人对本决定不服的,可以根据专利法第46条第2款的规定,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根据该款的规定,一方当事人起诉后,另一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