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明创造名称:移动电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16853
决定日:2011-06-27
委内编号:4W100505
优先权日:1996-10-18
申请(专利)号:97198884.6
申请日:1997-10-14
复审请求人:
无效请求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授权公告日:2004-09-08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主审员:
合议组组长:苏青
参审员:郝海燕
国际分类号:H04Q 7/38, H04Q 7/30, H04Q 7/32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33条,第26条第3款,第26条第4款,第22条第3款,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第21条第2款
决定要点:1、权利要求中修改的特征能从原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直接、毫无疑义的确定,则所述修改没有超出原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2、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涉及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该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中的一个,则说明书对该发明作出了清楚、完整的说明,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3、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内容与说明书中记载的一致,或能够由说明书公开的内容概括得出,则所述权利要求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4、权利要求相对于对比文件存在区别特征,并且所述区别特征也不是本领域
全文:
一、案由
本专利的专利号为97198884.6,优先权日为1996年10月18日,申请日为1997年10月14日,授权公告日为2004年09月08日。本专利授权公告时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如下:
“1.一种用于解调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匹配滤波器(13a-n),用于对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
多个累加器(15a-n),所述多个匹配滤波器的每一个的输出连接到所述多个累加器相应的输入;
解调装置(132a-n),用于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
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128),用于检测在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的输出的预定信号;
信道佑计装置,用于对来自所述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的一个输出信号作出响应,选择一个业务信道;并且
其中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天线(12),其中的每一个的输出连接到所述多个匹配滤波器的相应输入。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128),每个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具有与所述多个累加器的相关联的一个累加器的一个输出相连的一个输入。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包括:
报头,所述报头包括多个特征图样中的至少一个;和
多个促进域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多个促进域包括移动站身份域,业务域,短数据域,和发射时间域。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特征图样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与另一个是正交的。
6.根据权利要求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促进域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前向纠错编码域。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功率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与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电平。
8.一种用于解调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接收机,包括:
对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的滤波器装置(124);和
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的解调装置(132a-n),所述接收机的特征在于:
对所述多个解扩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中的至少一个求和的多个累加器(126),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连接到所述滤波器装置中的多个滤波器的一个的输出;
在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的一个输出检测预定信号的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128);
信道估计装置,用于对来自所述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的一个输出信号作出响应,选择一个业务信道;并且
其中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接收天线(122),其中的每一个的输出连接到所述多个滤波器中的一个的输入。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累加器装置包括一个L×N阵列,其中L代表阵列的高,N代表阵列的宽。
11.根据权利要求8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IQ解调器的I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IQ解调器的Q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8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扰抵消器(134)。
14.根据权利要求8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包括:
报头,所述报头包括多个特征图样中的至少一个;和
多个促进域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多个促进域包括移动站身份域,业务域,短数据域,和发射时间域。
15.在随机接入移动系统中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包括从多个特征图样选出的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
用匹配滤波器(124)对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
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
用多个累加器(126)累加所述解扩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多个特征图样的一个相关联;
检测所述累加器的输出的至少一个峰值信号;
对所述检测步骤得到的一个输出信号作出响应,选择一个业务信道;
其中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包括一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帧,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帧具有包括所述唯一特征图样的一个报头。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的步骤还包括用一个特定的报头扩频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的步骤.
18.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进行累加的步骤还包括时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进行循环累加的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所述步骤包括同时接收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步骤还包括同时检测多个峰值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多个峰值信号的每一个,将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区分开来的步骤。
22.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步骤包括用多个天线接收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解调步骤包括对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进行相干解调。
24.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相关联的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电平。
25.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与一个指定的基站的同步;
用扩频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扩频;以及
向所述指定的基站发送在所述扩频步骤中扩频的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的步骤还包括从移动站的一个内存位置随机选择所述唯一的特征图样的步骤。
27.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所述唯一的特征图样形成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所述步骤还包括将所述唯一的特征图样插入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报头的步骤。”
请求人于2010年09月15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了无效宣告请求,其理由是:本专利权利要求1-27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说明书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上述缺陷涉及权利要求1-27、权利要求1-27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权利要求1-27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权利要求1-27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1条第2款的规定、权利要求1-27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有关创造性的规定,请求宣告本专利权利要求1-27全部无效,同时提交了如下证据:
证据1:专利号为97198884.6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复印件,即本专利的授权公告文本复印件,共17页,授权公告日2004年09月08日;
证据2:公开号为WO98/18280A2的PCT国际申请说明书复印件,即本专利的国际申请公开文本复印件,共21页,公开日为1998年04月30日;
证据3:申请号为97198884.6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复印件,即本专利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时的公布文本的复印件,共15页,公开日为1999年11月03日;
证据4:申请号为93115068.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复印件,共21页,公开日为1995年05月31日;
证据5:申请号为94103544.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复印件,共27页,公开日为1995年06月28日;
证据6:申请号为95107536.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复印件,共21页,公开日为1996年08月07日。
请求人认为:
1、1)本专利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解调装置(132a-n),用于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以及“其中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的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因此,权利要求1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并且由于权利要求2-7均引用权利要求1,均未克服权利要求1的上述缺陷,权利要求2-7也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2)权利要求4中的特征“所述报头包括多个特征图样中的至少一个”、权利要求7中的特征“功率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与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电平”的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因此,权利要求4、7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3)权利要求8中的特征“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的解调装置(132a-n)”以及“其中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的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因此,权利要求8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并且由于权利要求9-14均引用权利要求8,均未克服权利要求8的上述缺陷,权利要求9-14也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4)权利要求14中的特征“所述报头包括多个特征图样中的至少一个”的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因此,权利要求14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5)权利要求15中的特征“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多个特征图样相关联”、“其中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以及“检测所述累加器的输出的至少一个峰值信号”的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因此,权利要求15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并且由于权利要求16-27均引用权利要求15,均未克服权利要求15的上述缺陷,权利要求16-27也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6)权利要求17中的特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的步骤还包括用一个特定的报头扩频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权利要求20中的特征“检测步骤还包括同时检测多个峰值信号”、权利要求21中的特征“根据多个峰值信号的每一个,将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区分开来”、权利要求25中的特征“获取与一个指定的基站的同步;用扩频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扩频;以及向所述指定的基站发送在所述扩频步骤中扩频的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因此权利要求17、20、21、25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
2、说明书中存在公开不充分之处,具体为:①说明书中记载的“每个累加器调谐得到一个特征图样”后,并不确定代表每个累加器具备了可以正确实现对一个特征图样的检测的功能,如果确定可以代表,每个累加器被调谐到一个不同的报头符号图样后,也不能确定接下来又是如何实现对对应的报头符号图样的检测的;②在说明书中,并没有公开上述关于基站接收机对于同时接收到的多个不同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是如何区分不同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并将其分配到各自对应的匹配滤波器,以及区分地传送至对应的累加器,以使累加器对其中唯一的特征图样进行检测的任何技术内容;③说明书关于“对峰值信号的检测”的技术内容不清楚、不完整。由于说明书的上述缺陷导致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能清楚、正确地理解该发明,使得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不能够根据说明书的记载实现其技术方案,达到预期的技术效果,因此本专利说明书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并且所述缺陷涉及权利要求1-27。
3、1)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多个累加器,所述多个匹配滤波器的每一个的输出连接到所述多个累加器相应的输入”、“解调装置,用于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128),用于检测在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的输出的预定信号”、“信道估计装置,用于对来自所述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的一个输出信号作出响应,选择一个业务信道”以及“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因此,权利要求1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并且由于其从属权利要求2-7也没有克服上述缺陷,因此也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2)权利要求2的特征“多个天线(12),其中的每一个的输出连接到所述多个匹配滤波器的相应输入”、权利要求4的特征“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包括:报头,所述报头包括多个特征图样中的至少一个”、权利要求7的特征“功率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与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电平”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因此,权利要求2、4、7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3)权利要求8中的特征“用于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的解调装置”、“对所述多个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中的至少一个求和的多个累加器(126)”、“在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的一个输出的预定信号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128)”、“信道估计装置,用于对来自所述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的一个输出信号作出响应,选择一个业务信道”以及“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因此,权利要求8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并且由于其从属权利要求9-14也没有克服上述缺陷,因此也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4)权利要求11中的特征“IQ解调器的I部分”、权利要求12中的特征“IQ解调器的Q部分”、权利要求14中的特征“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包括:报头,所述报头包括多个特征图样中的至少一个”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因此,权利要求11、12、14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5)权利要求15中的特征“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多个特征图样的每一个相关联”、“其中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检测所述累加器的输出的至少一个峰值信号”、“对所述检测步骤得到的一个输出信号作出响应,选择一个业务信道”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因此,权利要求15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并且由于其从属权利要求16-27也没有克服上述缺陷,因此也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6)权利要求17中的特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的步骤还包括用一个特定的报头扩频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权利要求20中的特征“检测累加器输出的至少一个峰值信号”、权利要求21中的特征“根据多个峰值信号的每一个,将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区分开来”、权利要求25中的特征“用扩频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扩频;以及向所述指定的基站发送在所述扩频步骤中扩频的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因此,权利要求17、20、21、25不符合专利法26条4款的规定。
4、1)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多个匹配滤波器,用于对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峰值信息检测器装置,用于检测在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的输出的预定信号”、“其中所述每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的具体含义不清楚,因此,权利要求1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并且由于权利要求2-7引用权利要求1,同样没有克服上述缺陷,因此,权利要求2-7也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2)权利要求3中的特征“多个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每个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具有与所述多个累加器相关联的一个累加器的一个输出相连的一个输入”、权利要求5中的特征“所述多个特征图样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与另一个是正交的”的具体含义不清楚,因此,权利要求3、5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3)权利要求8中的特征“在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的一个输出检测预定信号的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128)”、“其中所述每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的具体含义不清楚,因此,权利要求8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并且由于权利要求9-14引用权利要求8,同样没有克服上述缺陷,因此,权利要求9-14也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4)权利要求15中的特征“其中所述每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的具体含义不清楚,因此,权利要求15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并且由于权利要求16-27引用权利要求15,同样没有克服上述缺陷,因此,权利要求16-27也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5)权利要求21中的特征“根据多个峰值信号的每一个,将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区分开来”、权利要求24中的特征“控制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相关联的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电平”的具体含义不清楚,因此,权利要求21、24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
5、本专利权利要求1-27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1条第2款的规定,具体为: 1)本专利权利要求1缺少“每个随机接入消息中包括唯一的特征图样”、“每个累加器用于检测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如何对同时接收到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进行区分,以将各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分配到对应的匹配滤波器和累加器”、“解调装置与累加器或信道估计器如何配合,实现随机接入消息正确解调”以及“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中包括多个域,以使基站使用这些域中提供的信息促进更有效的呼叫建立并且更迅速地分配信道资源”等必要技术特征,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1条第2款的规定,其从属权利要求2-7直接或间接引用权利要求1,在假定这些从属权利要求均上升为独立权利要求时,也没有克服权利要求1的上述缺陷,同样缺少上述的必要技术特征,故权利要求2-7均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1条第2款的规定;2)本专利权利要求8缺少“每个随机接入消息中包括唯一的特征图样”、“每个累加器用于检测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如何对同时接收到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进行区分,以将各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分配到对应的累加器”、“解调装置与累加器或信道估计器如何配合,实现随机接入消息正确解调”以及“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中包括多个域,以使基站使用这些域中提供的信息促进更有效的呼叫建立并且更迅速地分配信道资源”等必要技术特征,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1条第2款的规定;其从属权利要求9-14直接或间接引用权利要求8,假定这些从属权利要求均上升为独立权利要求时,也没有克服权利要求8的上述缺陷,同样缺少上述的必要技术特征,故权利要求9-14均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1条第2款的规定;3)本专利权利要求15缺少“每个随机接入消息中包括唯一的特征图样”、“每个累加器用于检测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如何对同时接收到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进行区分,以将各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分配到对应的累加器”、“解调装置与累加器或信道估计器如何配合,实现随机接入消息正确解调”以及“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中包括多个域,以使基站使用这些域中提供的信息促进更有效的呼叫建立并且更迅速地分配信道资源”等必要技术特征,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1条第2款的规定;其从属权利要求16-27直接或间接引用权利要求15,在假定这些从属权利要求均上升为独立权利要求时,也没有克服权利要求15的上述缺陷,也同样缺少上述的必要技术特征,故权利要求16-27均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1条第2款的规定。
6、本专利权利要求1-7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有关创造性的规定,具体为:(1)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相对于证据4与证据5的结合,以及证据4与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2)权利要求2的附加技术特征己经被证据4或证据5所公开,同时该附加技术特征也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因此权利要求2相对于证据4和证据5的结合、证据4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5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3)权利要求3相对于证据4和证据5的结合,以及证据4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4)权利要求4相对于证据4、证据5和证据6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5)权利要求5相对于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6)权利要求6相对于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7)权利要求7相对于证据4和证据5的结合,以及证据4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8)权利要求8的技术方案相对与证据4和证据5的结合,以及证据4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9)权利要求9的附加技术特征已经被证据4或证据5所公开,同时该附加技术特征也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因此权利要求9相对于证据4和证据5的结合,证据4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5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10)权利要求10相对于证据4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5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11)权利要求11相对于证据4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5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12)权利要求12相对于证据4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5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13)权利要求13相对于证据4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5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14)权利要求14相对于证据4、证据5和证据6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15)权利要求15的技术方案相对于证据4、证据5和证据6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16)权利要求16相对于证据4、证据5和证据6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17)因此,权利要求17相对于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18)权利要求18相对于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19)权利要求19相对于证据4、证据5和证据6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20)权利要求20相对于证据4、证据5和证据6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21)权利要求21相对于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22)权利要求22相对于证据4、证据5和证据6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23)权利要求23相对于证据4、证据5和证据6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24)权利要求24相对于证据4、证据5和证据6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25)权利要求25相对于证据4、证据5和证据6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26)权利要求26相对于证据4、证据5和证据6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27)权利要求27相对于证据4、证据5和证据6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综上所述,请求宣告该本发明专利全部无效。
经形式审查合格,专利复审委员会于2010年10月09日受理了上述无效宣告请求并将无效宣告请求书及证据副本转给了专利权人,同时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查。
专利权人针对上述无效宣告请求于2010年11月24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并认为:
1、本专利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解调装置(132a-n),用于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以及“其中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权利要求7中的特征“功率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与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电平”,权利要求8中的特征“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的解调装置”以及“其中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权利要求15中的特征“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多个特征图样相关联”、“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以及“检测所述累加器的输出的至少一个峰值信号”,权利要求17中的特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的步骤还包括用一个特定的报头扩频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权利要求20中的特征“检测步骤还包括同时检测多个峰值信号”,权利要求21中的特征“根据多个峰值信号的每一个,将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区分开来”,权利要求25中的特征“获取与一个指定的基站的同步;用扩频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扩频;以及向所述指定的基站发送在所述扩频步骤中扩频的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能够直接地、毫无疑义地从原申请记载内容中确定,因而上述权利要求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有关规定。
2、本专利的说明书以及附图已经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足够的信息来实现所请求保护的发明,因此,本专利的说明书符合专利第26条第3款的有关规定。
3、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多个累加器,所述多个匹配滤波器的每一个的输出连接到所述多个累加器相应的输入”、“解调装置,用于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128),用于检测在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的输出的预定信号”、“信道估计装置,用于对来自所述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的一个输出信号作出响应,选择一个业务信道”以及“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权利要求2的特征“多个天线(12),其中的每一个的输出连接到所述多个匹配滤波器的相应输入”,权利要求7的特征“功率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与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电平”,权利要求8中的特征“用于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的解调装置”、“对所述多个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中的至少一个求和的多个累加器(126)”、“在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的一个输出的预定信号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128)”、“信道估计装置,用于对来自所述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的一个输出信号作出响应,选择一个业务信道”以及“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权利要求11中的特征“IQ解调器的I部分”,权利要求12中的特征“IQ解调器的Q部分”,权利要求15中的特征“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多个特征图样的每一个相关联”、“其中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检测所述累加器的输出的至少一个峰值信号”、“对所述检测步骤得到的一个输出信号作出响应,选择一个业务信道”,权利要求17中的特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的步骤还包括用一个特定的报头扩频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权利要求20中的特征“检测累加器输出的至少一个峰值信号”,权利要求21中的特征“根据多个峰值信号的每一个,将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区分开来”,权利要求25中的特征“用扩频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扩频;以及向所述指定的基站发送在所述扩频步骤中扩频的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可以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4、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多个匹配滤波器,用于对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峰值信息检测器装置,用于检测在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的输出的预定信号”、“其中所述每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权利要求3中的特征“多个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每个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具有与所述多个累加器相关联的一个累加器的一个输出相连的一个输入”,权利要求5中的特征“所述多个特征图样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与另一个是正交的”,权利要求8中的特征“在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的一个输出检测预定信号的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128)”、“其中所述每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权利要求15中的特征“其中所述每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权利要求21中的特征“根据多个峰值信号的每一个,将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区分开来”,权利要求24中的特征“控制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相关联的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电平”含义清楚,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
5、1)特征“每个随机接入消息中包括唯一的特征图样”、“每个累加器用于检测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如何对同时接收到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进行区分,以将各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分配到对应的匹配滤波器和累加器”、“解调装置与累加器或信道估计器如何配合,实现随机接入消息正确解调”以及“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中包括多个域,以使基站使用这些域中提供的信息促进更有效的呼叫建立并且更迅速地分配信道资源”并不是本专利独立权利要求1的必要技术特征,权利要求1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1条第2款的规定;2)特征“每个随机接入消息中包括唯一的特征图样”、“每个累加器用于检测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如何对同时接收到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进行区分,以将各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分配到对应的累加器”、“解调装置与累加器或信道估计器如何配合,实现随机接入消息正确解调”以及“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中包括多个域,以使基站使用这些域中提供的信息促进更有效的呼叫建立并且更迅速地分配信道资源” 并不是本专利独立权利要求8的必要技术特征,权利要求8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1条第2款的规定;3)特征“每个随机接入消息中包括唯一的特征图样”、“每个累加器用于检测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如何对同时接收到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进行区分,以将各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分配到对应的累加器”、“解调装置与累加器或信道估计器如何配合,实现随机接入消息正确解调”以及“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中包括多个域,以使基站使用这些域中提供的信息促进更有效的呼叫建立并且更迅速地分配信道资源” 并不是本专利独立权利要求15的必要技术特征,权利要求15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1条第2款的规定。
6、(1)在无效请求书中,请求人引用证据4作为最接近现有技术,但是证据4没有提及如何在单个随机接入信道上获得接入的问题,如果证据4被选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则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不会获得任何的动机去检索或使用该证据4来解决本专利的技术问题;并且证据4没有披露本专利的权利要求1的如下技术特征:1)多个累加器(15a-n),其输入连接到所述多个匹配滤波器之中的每一个的输出,多个累加器之中的每一个与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2)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用于在所述多个累加器之中的每一个的输出上检测预定信号;3)信道估计装置,用于选择业务信道,以响应来自所述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的输出信号。并且证据5也没有解决证据4的教导之中的不足之处,并且证据5也没有如请求人所断言的那样披露本专利的权利要求1的信道估计装置。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的权利要求1具有创造性。当独立权利要求相对于现有技术而具有创造性时,其各项从属权利要求至少由于相同的理由也具有创造性。(2)请求人认为在证据4的说明书第7页第6-10行以及证据5的说明书第11页第3行披露了:证据1或证据2的接收机包括天线。然而,这些证据没有披露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多个天线,更未提及“每一个天线具有输出连接到所述多个匹配滤波器的相应输入”的连接。因此,权利要求2的附加技术特征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进一步的有益技术效果。(3)证据4中并没有披露权利要求3的附加技术特征。(4)证据4-6并没有公开接收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因此证据4-6没有给出任何关于设置一个用于控制与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电平的功率控制装置的动机,因此没有公开权利要求7的附加技术特征。(5)证据4没有披露本专利的权利要求8的如下技术特征:1)多个累加器(15a-n),其输入连接到所述多个匹配滤波器之中的每一个的输出,多个累加器之中的每一个与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2)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用于在所述多个累加器之中的每一个的输出上检测预定信号;3)信道估计装置,用于选择业务信道,以响应来自所述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的输出信号。利用与唯一特征相关联的累加器、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和信道估计装置,根据权利要求8的接收机能够区分和处理同时接收到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并因而拥有有益技术效果。因此,权利要求8相对于现有技术而具有创造性。当独立权利要求相对于现有技术而具有创造性时,其各项从属权利要求至少由于相同的理由也具有创造性。(6)证据4-6同样没有公开权利要求9、10、13的附加技术特征。(7)如在针对权利要求1和8所讨论的,证据4没有披露权利要求15的相应步骤,证据5和证据6也没有披露或建议所述区别技术特征。通过累加与多个特征图样之一相关联的解扩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检测来自所述累加器的输出的峰值信号以及对来自所述检测步骤的输出信号作出响应而选择业务信道,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能够区分和处理同时接收到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当独立权利要求相对于现有技术而具有创造性时,其各项从属权利要求至少由于相同的理由也具有创造性。综上所述,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基于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维持本专利有效。
同时,专利权人修改了权利要求书,删除权利要求4-6、14,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
“1. 一种用于解调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匹配滤波器(13a-n),用于对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
多个累加器(15a-n),所述多个匹配滤波器的每一个的输出连接到所述多个累加器相应的输入;
解调装置(132a-n),用于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
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128),用于检测在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的输出的预定信号;
信道估计装置,用于对来自所述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的一个输出信号作出响应,选择一个业务信道;并且
其中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天线(12),其中的每一个的输出连接到所述多个匹配滤波器的相应输入。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128),每个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具有与所述多个累加器的相关联的一个累加器的一个输出相连的一个输入。
4. 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功率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与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电平。
5. 一种用于解调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接收机,包括:
对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的滤波器装置(124);和
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的解调装置(132a-n),所述接收机的特征在于:
对所述多个解扩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中的至少一个求和的多个累加器(126),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连接到所述滤波器装置中的多个滤波器的一个的输出;
在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的一个输出检测预定信号的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128);
信道估计装置,用于对来自所述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的一个输出信号作出响应,选择一个业务信道;并且
其中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
6. 根据权利要求5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接收天线(122),其中的每一个的输出连接到所述多个滤波器中的一个的输入。
7. 根据权利要求5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累加器装置包括一个L×N阵列,其中L代表阵列的高,N代表阵列的宽。
8. 根据权利要求5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IQ解调器的I部分。
9. 根据权利要求5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IQ解调器的Q部分。
10. 根据权利要求5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扰抵消器(134)。
11. 在随机接入移动系统中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包括从多个特征图样选出的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
用匹配滤波器(124)对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
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
用多个累加器(126)累加所述解扩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多个特征图样的一个相关联;
检测所述累加器的输出的至少一个峰值信号;
对所述检测步骤得到的一个输出信号作出响应,选择一个业务信道;
其中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
12. 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包括一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帧,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帧具有包括所述唯一特征图样的一个报头。
13. 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 息解扩的步骤还包括用一个特定的报头扩频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的步骤。
14. 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进行累加的步骤还包括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进行循环累加的步骤。
15. 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所述步骤包括同时接收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16. 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步骤还包括同时检测多个峰值信号。
17. 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多个峰值信号的每一个,将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区分开来的步骤。
18. 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步骤包括用多个天线接收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19. 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解调步骤包括对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进行相干解调。
20. 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相关联的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电平。
21. 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与一个指定的基站的同步;
用扩频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扩频;以及
向所述指定的基站发送在所述扩频步骤中扩频的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22. 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的步骤还包括从移动站的一个内存位置随机选择所述唯一的特征图样的步骤。
23. 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所述唯一的特征图样形成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所述步骤还包括将所述唯一的特征图样插入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报头的步骤。”
专利复审委员会本案合议组于2011年03月02日向双方当事人发出了口头审理通知书,定于2011年04月08日举行口头审理。
合议组于2011年03月28日向请求人发出转送文件通知书,将专利权人于2010年11月24提交的意见陈述以及权利要求书替换页转给了请求人。
口头审理如期举行,双方当事人均出席了本次口头审理。在口头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对对方出厅人员的身份无异议,对合议组成员无回避请求。请求人对专利权人对权利要求的修改无异议,由于专利权人删除权利要求4-6、14,所以放弃对权利要求4-6、14的所有无效理由。合议组告知双方当事人:此次口审的审查基础是专利权人于2010年11月24日提交的权利要求书以及授权公告文本的说明书、说明书附图、说明书摘要以及摘要附图。请求人表示:使用证据3作为证据2的中文译文。专利权人表示: 对于证据1-6的真实性无异议,对于证据2的中文译文(即证据3)的准确性无异议。请求人明确无效理由及证据组合方式为:本专利权利要求1-23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本专利说明书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其中涉及权利要求1-23;本专利权利要求1-23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的4款的规定;本专利权利要求1-23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第21条第2款的规定;本专利权利要求1-23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证据组合方式为:(1)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相对于证据4与证据5的结合,以及证据4与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2)权利要求2的附加技术特征己经被证据4或证据5所公开,同时该附加技术特征也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因此权利要求2相对于证据4和证据5的结合、证据4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5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3)权利要求3相对于证据4和证据5的结合,以及证据4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4)权利要求4相对于证据4、证据5以及公知常识的结合,以及证据4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5)权利要求5的技术方案相对与证据4和证据5的结合,以及证据4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6)权利要求6的附加技术特征已经被证据4或证据5所公开,同时该附加技术特征也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因此权利要求6相对于证据4和证据5的结合,证据4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5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7)权利要求7相对于证据4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5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8)权利要求8相对于证据4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5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9)权利要求9相对于证据4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5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10)权利要求10相对于证据4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5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11)权利要求11的技术方案相对于证据4、证据5和证据6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12)权利要求12相对于证据4、证据5和证据6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13)因此,权利要求13相对于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14)权利要求14相对于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15)权利要求15相对于证据4、证据5和证据6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16)权利要求16相对于证据4、证据5和证据6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17)权利要求17相对于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18)权利要求18相对于证据4、证据5和证据6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19)权利要求19相对于证据4、证据5、证据6以及公知常识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20)权利要求19相对于证据4、证据5、证据6以及公知常识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21)权利要求21相对于证据4、证据5和证据6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22)权利要求22相对于证据4、证据5和证据6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23)权利要求23相对于证据4、证据5和证据6的结合,以及证据4、证据6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也不具备创造性。综上所述,请求宣告该本发明专利全部无效。
至此,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1、审查基础
由于专利权人于2010年11月24日删除了权利要求4-6、14,上述修改符合《审查指南》第四部分第三章4.6.3有关修改方式的规定,因此,本次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所针对的文本为:2010年11月24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23项,2004年09月08日授权公告的说明书第1-9页、说明书附图第1-3页、说明书摘要以及摘要附图。
2、关于证据
证据1为本专利的授权文本的复印件,证据2为本专利的国际申请说明书复印件,证据3为本专利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时的公布文本的复印件,专利权人对证据1-3的真实性无异议,合议组对证据1-3的真实性予以认可。证据4-6据为中国专利文献的公开文本,专利权人对证据4-6的真实性无异议,合议组对证据4-6的真实性予以认可。证据4-6的公开日期均早于本专利的申请日,因此可以作为评价本专利是否具有创造性的证据。
3、关于专利法第33条
专利法第33条规定:“申请人可以对其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但是,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图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围。”
证据2是本专利国际公开文本,由于PCT申请原始提交文本的内容与国际公开文本的内容一致,因此,可以将国际公开文本的内容作为判断修改是否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基础。专利权人对证据2的中文译文(即证据3)的准确性无异议,因此,合议组在评述本专利权利要求是否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时,引用的原申请的出处以证据3,即本专利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时的公布文本的内容为准。
(1)权利要求1
请求人认为,本专利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解调装置(132a-n),用于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以及“其中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 的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因此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证据3的说明书第1页第26-27行记载了“基站接收机使用匹配滤波器‘解扩’接收的(扩频)信号”、第8页第17-19行记载了“图7是图6中部分所示的基站接收机114的详细原理框图,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它可以用于接收并解调多个移动站进行的随机接入请求”,同时参见图7,可以明确地得出,匹配滤波器解扩信号后,输入到解调装置进行解调,因此,技术特征“解调装置(132a-n),用于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可以通过原说明书中记载的内容直接、毫无疑义地确定;证据3说明书第6页第2行记载了“每个累加器调谐到一个特征图样”、第7页第16行记载了“当与所选的特征关联的累加器126(1-l)的输出指示……”、同时参见图4,可以明确的得出,每个累加器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具有一对一的关系,因此“其中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 可以通过原说明书中记载的内容直接、毫无疑义地确定。综上所述,权利要求1的上述特征没有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
(2)权利要求4
请求人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4引用权利要求1,并且没有克服权利要求1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规定的缺陷,因此权利要求4也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2)权利要求4中的特征“功率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与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电平” 的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因此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因此,权利要求4由于引用权利要求1从而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规定的理由不成立;2)证据3说明书第3页的18-19行记载了“图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说明可以用于实现解调多个随机接入请求并且还为每个请求提供功率控制处理的方法的原理框图”、证据3权利要求13记载了“控制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相关的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电平”,通过上述记载,可以明确的得出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控制与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电平”的功能,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必然会具有相应的功率控制装置来实现上述功率控制功能。因此,权利要求4中的特征“功率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与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电平”可以通过原说明书中记载的内容直接、毫无疑义地确定。综上所述,权利要求4的上述特征没有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
(3)权利要求5
请求人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5引用权利要求1,并且没有克服权利要求1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规定的缺陷,因此权利要求5也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2)权利要求5中的特征“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的解调装置(132a-n)”以及“其中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 的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因此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因此,权利要求5由于引用权利要求1从而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规定的理由不成立;2)参见上述评述权利要求1的具体理由,权利要求5的所述特征没有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
(4)权利要求11
请求人认为,权利要求11中的特征“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多个特征图样相关联”、 “其中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以及“检测所述累加器的输出的至少一个峰值信号” 的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因此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对于权利要求11中的特征“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多个特征图样相关联”、 “其中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参见上述评述权利要求1的具体理由,权利要求11的上述特征没有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对于权利要求11中的特征“检测所述累加器的输出的至少一个峰值信号”,证据3说明书第8页第29-30行记载了“累加器1296的输出连接到峰值检测电路128的输入。当从累加器126检测到信号时,峰值检测电路128的输出送到信号估计单元130。”、第30-31行记载了“从累加器126检测出多个信号峰”,通过上述记载,可以直接、毫无疑义地得到“检测所述累加器的输出的至少一个峰值信号”。因此,权利要求11的上述特征没有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
(5)权利要求13
请求人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3引用权利要求11,并且没有克服权利要求11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规定的缺陷,因此权利要求13也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2)权利要求13中的特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的步骤还包括用一个特定的报头扩频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的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因此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1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因此,权利要求13由于引用权利要求11从而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规定的理由不成立;2)证据3说明书第1页第26-27行记载了“基站接收机使用匹配滤波器‘解扩’接收的(扩频)信号”、第5页第31-32行记载了“每个匹配滤波器13a-n初始调谐到基站的特殊报头扩频码”,通过上述记载可以确定,匹配滤波器使用所述特殊报头扩频码解扩接收的消息,因此,权利要求13的所述特征没有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
(6)权利要求16
请求人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6引用权利要求11,并且没有克服权利要求11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规定的缺陷,因此权利要求16也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2)权利要求16中的特征“检测步骤还包括同时检测多个峰值信号”的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因此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1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因此,权利要求16由于引用权利要求11从而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规定的理由不成立;2)参见上述评述权利要求11的具体理由,权利要求16的所述特征没有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
(7)权利要求17
请求人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7引用权利要求11,并且没有克服权利要求11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规定的缺陷,因此权利要求17也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2)权利要求17中的特征“根据多个峰值信号的每一个,将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区分开来”的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因此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1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因此,权利要求17由于引用权利要求11从而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规定的理由不成立;2)证据3说明书第8页第31行-第9页第2行记载了“从累加器126检测出多个信号峰,接收机将每一个这样的信号分配给独立的解调器132a-n。随后,解调器132a-n的每一个独立信号被看作来自不同的移动站”,通过上述记载可以确定,通过峰值信号能够区分来自不同移动站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因此,权利要求17的所述特征没有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
(8)权利要求21
请求人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21引用权利要求11,并且没有克服权利要求11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规定的缺陷,因此权利要求21也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2)权利要求21中的特征“获取与一个指定的基站的同步;用扩频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扩频;以及向所述指定的基站发送在所述扩频步骤中扩频的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因此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1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因此,权利要求21由于引用权利要求11从而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规定的理由不成立;2)证据3说明书第1页第26-27行记载了“基站接收机使用匹配滤波器‘解扩’接收的(扩频)信号”、第5页第31-32行“每个匹配滤波器13a-n初始调谐到基站的特殊报头扩频码”,通过上述记载可以确定,在接收端通过扩频码来解扩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确定,在发送端,必然会通过扩频码来扩频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以便进行发送。因此,权利要求21的所述特征没有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
(9)权利要求2、3、6-10、12、14、15、18-20、22、23
请求人认为,由于权利要求2、3引用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10引用权利要求5,权利要求12、14、15、18-20、22、23引用权利要求11并且没有克服权利要求1、5、11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规定的缺陷,因此上述权利要求也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5、11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因此,权利要求2、3、6-10、12、14、15、18-20、22、23由于引用上述权利要求从而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规定的无效理由不成立,上述权利要求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
综上所述,请求人认为本专利权利要求1-23的修改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无效理由不成立。
4、关于专利法第26条第3款
专利法第26条第3款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的时候,应当有附图。摘要应当简要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
请求人认为,说明书中存在公开不充分之处,具体为:①说明书中记载的“每个累加器调谐得到一个特征图样”后,并不确定代表每个累加器具备了可以正确实现对一个特征图样的检测的功能,如果确定可以代表,每个累加器被调谐到一个不同的报头符号图样后,也不能确定接下来又是如何实现对对应的报头符号图样的检测的;②在说明书中,并没有公开上述关于基站接收机对于同时接收到的多个不同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是如何区分不同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并将其分配到各自对应的匹配滤波器,以及区分地传送至对应的累加器,以使累加器对其中唯一的特征图样进行检测的任何技术内容;③说明书关于“对峰值信号的检测”的技术内容不清楚、不完整。由于说明书的上述缺陷导致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能清楚、正确地理解该发明,使得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不能够根据说明书的记载实现其技术方案,达到预期的技术效果,并且所述缺陷涉及权利要求1-23,因此本专利说明书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由于多个消息同时进入,而导致的碰撞率较高、系统通过滤较低。为此,本专利的每个移动站在随机接入请求分组中发射多个不同的报头符号图样中的一个,基站接收机包括多个累加器,每个累加器调谐到一个不同的报头符号图样,因此,基站接收机可以区分并且处里同时出现的随机接入请求。对于请求人所述的第①点,累加器如何通过特征图样检测接收到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中的相应的特征图样并不是本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且上述检测方式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使用各种已知的方法来实现上述检测。对于请求人所述的第②点,本专利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是不加区分地进入每个匹配滤波器的,并且解扩的消息随后被每个累加器利用其唯一的图样进行检测,然后通过检测从每个累加器中生成的峰值信号,从而区分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因此,本专利不需要提前对随机接入消息进行区分。对于请求人所述的第③点,本专利说明书第8页第25-30行记载了“累加器126的输出连接到峰值检测电路128的输入。当从累加器126检测到信号时,峰值检测电路128的输出送到信号估计单元130。信道估计单元130估计检测的峰值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从累加器126检测出多个信号峰,接收机将每一个这样的信号分配给独立的解调器132a-n。随后,解调器132a-n的每一个独立信号被看作来自不同的移动站。”,并且参考图7,清楚的说明了峰值检测电路检测从累加器的输出中检测出峰值信号,因此,本专利的说明中清楚的说明了如何进行峰值信号检测。综上所述,本申请的说明书对本发明作出了清楚、完整的说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因此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
综上所述,请求人认为本专利说明书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无效理由不成立。
5、关于专利法第26条第4款
专利法第26条第4款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说明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1)权利要求1
请求人认为,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多个累加器,所述多个匹配滤波器的每一个的输出连接到所述多个累加器相应的输入”、“解调装置,用于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128),用于检测在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的输出的预定信号”、“信道估计装置,用于对来自所述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的一个输出信号作出响应,选择一个业务信道”以及“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本专利说明书第5页第24-25行记载了“每个匹配滤波器的输出连接到各自的累加器15a-n”,上述记载表明额匹配滤波器与累加器一一对应,而对于“多个累加器,所述多个匹配滤波器的每一个的输出连接到所述多个累加器相应的输入”,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理解,每个匹配滤波器都输出到其对应的一个累加器,这与说明书中的记载是相同的,因此,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多个累加器,所述多个匹配滤波器的每一个的输出连接到所述多个累加器相应的输入”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本专利说明书第1页第26-27行记载了“基站接收机使用匹配滤波器‘解扩’接收的(扩频)信号”、第8页第13-15行记载了“图7是图6中部分所示的基站接收机114的详细原理框图,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它可以用于接收并解调多个移动站进行的随机接入请求”,同时参见图7,可以明确地得出,匹配滤波器解扩信号后,输入到相应的解调装置进行解调,并且权利要求1中也并未限定仅包括一个解调器,因此,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解调装置,用于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 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在本专利说明书第8页25-29行记载了“累加器126的输出连接到峰值检测电路128的输入。当从累加器126检测到信号时,峰值检测电路125的输出送到信号估计器单元130。信道估计器单元130估计检测的峰值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从累加器126检测出多个信号峰,接收机将每一个这样的信号分配给独立的解调器132a-n”、第8页4-5行记载了,“通常,分集选择合并方法用于独立分析和解调预定门限之上的所有接收径”,通过上述记载,可以确定峰值检测电路的作用是用来检测每个累加器输出的信号,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要进行峰值检测,必然要设定一预定的门限,因此峰值检测电路要检测的是超过所述预定门限值的信号,即为所述预定信号,因此,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128),用于检测在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的输出的预定信号” 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本专利说明书第8页25-29行记载了“当从累加器126检测到信号时,峰值检测电路128的输出送到信号估计器单元130。信道估计器单元130估计检测的峰值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从累加器126检测出多个信号峰,接收机将每一个这样的信号分配给独立的解调器132a-n”,通过上述记载可以确定,信道估计单元根据峰值检测电路的输出来将各路信号分配给相应的解调器,即选择相应的业务信道,因此,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信道估计装置,用于对来自所述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的一个输出信号作出响应,选择一个业务信道”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本专利说明书第5页第31行记载了“每个累加器调谐到一个特征图样”、第7页第12行记载了“当与所选的特征关联的累加器126(1-l)的输出指示……”、同时参见图4,可以明确的得出,每个累加器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具有一对一的关系,因此,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 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综上所述,权利要求1的上述技术特征以说明书为依据,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2)权利要求2
请求人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2引用权利要求1,并且没有克服权利要求1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的缺陷,因此权利要求2也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2)权利要求2的特征“多个天线(12),其中的每一个的输出连接到所述多个匹配滤波器的相应输入”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因此,权利要求2由于引用权利要求1从而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的无效理由不成立;2)本专利说明书第5页第24行记载了“每个天线的输出连接到各自的匹配滤波器13a-n”,上述记载表明了天线与匹配滤波器一一对应,而对于“多个天线,其中的每一个的输出连接到所述多个匹配滤波器的相应输入”,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理解,每个天线都输出到其对应的一个匹配滤波器,这与说明书中的记载是相同的,因此,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多个天线,其中的每一个的输出连接到所述多个匹配滤波器的相应输入”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3)权利要求4
请求人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4引用权利要求1,并且没有克服权利要求1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的缺陷,因此权利要求4也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2)权利要求4的特征“功率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与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电平”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因此,权利要求4由于引用权利要求1从而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的无效理由不成立;2)本专利说明书第3页的17-18行记载了“图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说明可以用于实现解调多个随机接入请求并且还为每个请求提供功率控制处理的方法的原理框图”、第4页第16-23行也记载了移动站如何计算或估计发射功率电平,通过上述记载,可以明确的得出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控制与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电平”的功能,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必然会具有相应的功率控制装置来实现上述功率控制功能。因此,权利要求4中的特征“功率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与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电平”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4)权利要求5
请求人认为,权利要求5中的特征“用于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的解调装置”、“对所述多个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中的至少一个求和的多个累加器(126)”、“在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的一个输出的预定信号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128)”、“信道估计装置,用于对来自所述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的一个输出信号作出响应,选择一个业务信道”以及“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对于特征“用于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的解调装置”、“在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的一个输出的预定信号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128)”、“信道估计装置,用于对来自所述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的一个输出信号作出响应,选择一个业务信道”以及“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参见上述对于权利要求1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规定的评述,权利要求5的上述特征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本专利说明书第7页8-9行记载了“每个累加器对匹配滤波器的输出信号求和”、说明书第1页26-27行记载了“基站接收机使用匹配滤波器‘解扩’接收的(扩频)信号”,通过上述记载可以确定,从匹配滤波器输出的信号是解扩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因此,权利要求5的特征“对所述多个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中的至少一个求和的多个累加器(126)”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综上所述,权利要求5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5)权利要求8、9
请求人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8、9引用权利要求5,并且没有克服权利要求5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的缺陷,因此权利要求8、9也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2)权利要求8中的特征“IQ解调器的I部分”、权利要求9中的特征“IQ解调器的Q部分”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5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因此,权利要求8、9由于引用权利要求5从而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的无效理由不成立;2)本专利说明书第7页第18行记载了“接收机14中的I和Q路“,通过上述记载以及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可以确定,IQ解调器必然具有相应的I部分以及Q部分,因此,权利要求8、9的上述特征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6)权利要求11
请求人认为,权利要求11中的特征“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多个特征图样的每一个相关联”、“其中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检测所述累加器的输出的至少一个峰值信号”、“对所述检测步骤得到的一个输出信号作出响应,选择一个业务信道” 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对于特征“对所述解扩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调”、“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多个特征图样的每一个相关联”、“其中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具体参见上述对于权利要求1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评述,上述特征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对于特征“对所述检测步骤得到的一个输出信号作出响应,选择一个业务信道”具体参见上述对于权利要求5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评述,上述特征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对于特征“检测所述累加器的输出的至少一个峰值信号”,本专利说明书第8页25-27行记载了“累加器126的输出连接到峰值检测电路128的输入。当从累加器126检测到信号时,峰值检测电路128的输出送到信号估计器单元130”,通过上述记载可以确定,峰值检测电路的功能是检测峰值信号,而由于累加器的输出连接到峰值检测电路128,因此峰值检测电路128是用于检测所述累加器的输出的至少一个峰值信号,这与权利要求11中的上述特征是相同的。综上所述,权利要求11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7)权利要求13
请求人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3引用权利要求11,并且没有克服权利要求11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的缺陷,因此权利要求13也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2)权利要求13中的特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的步骤还包括用一个特定的报头扩频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 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5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因此,权利要求13由于引用权利要求11从而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的无效理由不成立;2)本专利说明书第1页第26-27行记载了“基站接收机使用匹配滤波器‘解扩’接收的(扩频)信号”、第5页第28-29行记载了“每个匹配滤波器13a-n初始调谐到基站的特殊报头扩频码”,通过上述记载可以确定,匹配滤波器使用所述特殊报头扩频码解扩接收的消息,因此,权利要求13的所述特征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
(8)权利要求16
请求人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6引用权利要求11,并且没有克服权利要求11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的缺陷,因此权利要求16也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2)权利要求16中的特征“检测多个峰值信号”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1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因此,权利要求16由于引用权利要求11从而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的无效理由不成立;2)对于特征“检测多个峰值信号”,参见上述对权利要求11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具体评述,上述技术特征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因此,权利要求16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9)权利要求17
请求人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7引用权利要求11,并且没有克服权利要求11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的缺陷,因此权利要求17也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2)权利要求17中的特征“根据多个峰值信号的每一个,将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区分开来”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1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因此,权利要求17由于引用权利要求11从而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的无效理由不成立;2)本专利说明书第8页第27-30行记载了“从累加器126检测出多个信号峰,接收机将每一个这样的信号分配给独立的解调器132a-n。随后,解调器132a-n的每一个独立信号被看作来自不同的移动站”,通过上述记载可以确定,通过峰值信号能够区分来自不同移动站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因此,权利要求17的上述特征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10)权利要求21
请求人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21引用权利要求11,并且没有克服权利要求11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的缺陷,因此权利要求21也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2)权利要求21中的特征“用扩频码对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扩频;以及向所述指定的基站发送在所述扩频步骤中扩频的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1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因此,权利要求21由于引用权利要求11从而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的无效理由不成立;2)本专利说明书第1页第26-27行记载了“基站接收机使用匹配滤波器‘解扩’接收的(扩频)信号”、第5页第31-32行“每个匹配滤波器13a-n初始调谐到基站的特殊报头扩频码”,通过上述记载可以确定,在接收端通过扩频码来解扩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确定,在发送端,必然会通过扩频码来扩频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以便进行发送。因此,权利要求21的上述特征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11)权利要求3、6、7、10、12、14、15、18-20、22、23
请求人认为,由于权利要求3引用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7、10引用权利要求5,权利要求12、14、15、18-20、22、23引用权利要求11,并且没有克服权利要求1、5、11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的缺陷,因此,权利要求3、6、7、10、12、14、15、18-20、22、23也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由于权利要求1、5、11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因此,权利要求3由于引用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7、10由于引用权利要求5,权利要求12、14、15、18-20、22、23由于引用权利要求11从而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的无效理由不成立,上述权利要求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综上所述,请求人认为本专利权利要求1-23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无效理由不成立。
6、关于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清楚、简要地表述请求保护的范围。”
(1)权利要求1
请求人认为,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多个匹配滤波器,用于对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用于检测在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的输出的预定信号”、“其中所述每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含义不清楚,导致权利要求1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对于特征“多个匹配滤波器,用于对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解扩”,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结合本专利说明书以及上下文的记载,可以清楚的理解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多个匹配滤波器的每一个对多个随机接入请求进行解扩,因此,所述特征的含义是清楚的;对于特征“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用于检测在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的输出的预定信号”,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使用所述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来检测峰值信号是显而易见的,而峰值超过预定门限的信号才能被成为峰值信号,因此,上述特征的含义是清楚的;对于特征“其中所述每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上述描述清楚的表达了累加器与特征图样的一一对应的关系。综上所述,权利要求1的保护范围清楚,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
(2)权利要求3
请求人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3引用权利要求1,并且没有克服权利要求1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的缺陷,因此权利要求3也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2)权利要求3中的特征“多个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每个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具有与所述多个累加器相关联的一个累加器的一个输出相连的一个输入”含义不清楚,并且与权利要求1中的表述相矛盾,导致权利要求3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因此,权利要求3由于引用权利要求1从而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的无效理由不成立;2)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上述特征清楚的描述了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与累加器的对应连接关系,并且在权利要求1中也并未限定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的具体数量,因此,上述特征的含义是清楚的,权利要求3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
(3)权利要求5
请求人认为,权利要求5中的特征“在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的一个输出检测预定信号的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128)”、“其中所述每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含义不清楚,导致权利要求5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对于特征“在所述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的一个输出检测预定信号的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128)”,通过对本专利说明书以及上下文的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确的得出,每个累加器与其对应的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相连接,而峰值信号检测器装置用来检测由累加器所输出的超过预定门限的峰值信号,因此,上述特征的含义是清楚的;对于特征“其中所述每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参见上述对于权利要求1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具体评述,上述特征的含义是清楚的。综上所述,权利要求5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
(4)权利要求11
请求人认为,权利要求11中的特征“其中所述每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 含义不清楚,导致权利要求11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参见上述对于权利要求1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具体评述,上述特征的含义是清楚的。所以,权利要求11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
(5)权利要求17
请求人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7引用权利要求11,并且没有克服权利要求11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的缺陷,因此权利要求17也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2)权利要求17中的特征“根据多个峰值信号的每一个,将每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区分开来” 含义不清楚,导致权利要求17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1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因此,权利要求17由于引用权利要求11从而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的无效理由不成立;2)通过对本专利说明书以及上下文的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确的得出,由于每一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包括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因此,通过累加器的检测,能够产生一个峰值信号,而通过检测相应的峰值信号,能够将相应的信号分配给各个相应的解调器,因此,上述特征的含义是清楚的。权利要求17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
(6)权利要求20
请求人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20引用权利要求11,并且没有克服权利要求11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的缺陷,因此权利要求20也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2)权利要求20中的特征“控制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相关联的移动站的发射功率电平”中“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没有引用基础,导致权利要求17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11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因此,权利要求20由于引用权利要求11从而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的无效理由不成立;2)通过对本专利说明书以及上下文的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确的得出“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等同于该权利要求引用的权利要求11中的“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因此,上述特征的含义是清楚的,权利要求20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
(7)权利要求2、4、6-10、12-16、18、19、21-23
请求人认为,由于权利要求2、4引用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10引用权利要求5,权利要求12-16、18、19、21-23引用权利要求11,并且没有克服权利要求1、5、11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的缺陷,因此导致权利要求2、4、6-10、12-16、18、19、21-23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由于权利要求1、5、11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因此,权利要求2、4由于引用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10由于引用权利要求5,权利要求12-16、18、19、21-23由于引用权利要求11从而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的无效理由不成立,上述权利要求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
综上所述,请求人认为本专利权利要求1-23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理由不成立。
7、关于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1条第2款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1条第2款规定:“独立权利要求应当从整体上反映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
(1)权利要求1
请求人认为,本专利权利要求1缺少“每个随机接入消息中包括唯一的特征图样”、“每个累加器用于检测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如何对同时接收到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进行区分,以将各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分配到对应的匹配滤波器和累加器”、“解调装置与累加器或信道估计器如何配合,实现随机接入消息正确解调”以及“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中包括多个域,以使基站使用这些域中提供的信息促进更有效的呼叫建立并且更迅速地分配信道资源”等必要技术特征,不符合实施细则第21条第2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由于多个消息同时进入,而导致的碰撞率较高、系统通过滤较低。为此,本专利的每个移动站在随机接入请求分组中发射多个不同的报头符号图样中的一个,基站接收机包括多个累加器,每个累加器调谐到一个不同的报头符号图样,因此,基站接收机可以区分并且处里同时出现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具体到权利要求1的系统,该系统中将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从而实现了对具有特定特征图样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检测以及处理,因此,通过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系统足以解决本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对于“每个随机接入消息中包括唯一的特征图样”,由于权利要求1限定的是系统,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其记载的结构特征足以实现该系统,因此,对于随机消息的限定,不是本权利要求的必要技术特征;对于“每个累加器用于检测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特征“多个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足以实现对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检测;对于“如何对同时接收到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进行区分,以将各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分配到对应的匹配滤波器和累加器”,本专利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是不加区分地进入每个匹配滤波器的,并且解扩的消息随后被每个累加器利用其唯一的图样进行检测,然后通过检测从每个累加器中生成的峰值信号,从而区分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因此,本专利不需要提前对随机接入消息进行区分;对于“解调装置与累加器或信道估计器如何配合,实现随机接入消息正确解调”,本专利将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从而实现了对具有特定特征图样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检测以及处理,对于解调装置如何与累加器或信道估计器配合来实现正确的解调,并不是本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对于“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中包括多个域,以使基站使用这些域中提供的信息促进更有效的呼叫建立并且更迅速地分配信道资源”,本专利将累加器的每一个与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相关联,从而实现了对具有特定特征图样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检测以及处理,而如何通过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中的多个域来实现更有效的呼叫建立或者信道分配,并不是本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综上所述,权利要求1记载了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并能够从整体上反映该发明的技术方案,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1条第2款的规定。
(2)权利要求5
请求人认为,本专利权利要求5缺少“每个随机接入消息中包括唯一的特征图样”、“每个累加器用于检测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如何对同时接收到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进行区分,以将各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分配到对应的累加器”、“解调装置与累加器或信道估计器如何配合,实现随机接入消息正确解调”以及“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中包括多个域,以使基站使用这些域中提供的信息促进更有效的呼叫建立并且更迅速地分配信道资源”等必要技术特征,不符合实施细则第21条第2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参见上述对于权利要求1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1条第2款的规定的具体理由,权利要求5也记载了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并能够从整体上反映该发明的技术方案,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1条第2款的规定。
(3)权利要求11
请求人认为,本专利权利要求11缺少“每个随机接入消息中包括唯一的特征图样”、“每个累加器用于检测一个唯一的特征图样”、“如何对同时接收到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进行区分,以将各个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分配到对应的累加器”、“解调装置与累加器或信道估计器如何配合,实现随机接入消息正确解调”以及“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中包括多个域,以使基站使用这些域中提供的信息促进更有效的呼叫建立并且更迅速地分配信道资源”等必要技术特征,不符合实施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