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复合型外墙外保温系统-无效决定


发明创造名称:一种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复合型外墙外保温系统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40902
决定日:2019-06-26
委内编号:5W116836
优先权日:
申请(专利)号:201721427422.2
申请日:2017-10-31
复审请求人:
无效请求人:济南汇泉德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授权公告日:2018-05-15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青岛建润节能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主审员:郭彦
合议组组长:何苗
参审员:陈玉阳
国际分类号:E04B1/76,E04B1/80,E04B1/94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决定要点
:在判断一项权利要求的创造性时,首先要将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和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进行特征对比并找出区别技术特征,进而考察现有技术中是否给出将上述区别技术特征应用到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中的启示,若存在这种启示,则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不具备创造性。
全文:
本专利的专利号为201721427422.2,申请日为2017年10月31日,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5月15日。本专利授权公告时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 一种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复合型外墙外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到外顺次布置的基层、基层界面砂浆层、胶粉聚苯颗粒浆料粘结保温层、保温板、保温板界面砂浆层、胶粉聚苯颗粒浆料防火找平层、复合增强网的抗裂砂浆层、弹性底涂以及饰面层,保温板界面砂浆层为预先喷刷在保温板外侧面上,胶粉聚苯颗粒浆料粘结保温层厚15-30mm,相邻两保温板的间距为10-15mm,相邻两保温板之间的间隙采用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填充以形成阻燃框,胶粉聚苯颗粒浆料防火找平层厚15-25mm,保温板为聚苯板、酚醛板、EPS板、PUR板、MPF板、XPS板、石墨挤塑板或者岩棉复合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复合型外墙外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
聚苯板的内侧面上等间隔设置有若干矩形截面的凹槽,相邻两凹槽间形成凸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聚苯板长度方向一致,聚苯板长度方向与基层高度方向一致,凹槽的槽宽100mm,槽间距200mm,槽深10mm;
聚苯板宽度方向的每一侧边的一个角部形成凹陷,凹陷的延伸方向与聚苯板长度方向一致,凹陷宽20mm,凹陷深度为聚苯板厚度的一半,两凹陷分别位于聚苯板内外两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复合型外墙外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
位于基层角处的聚苯板为直角形聚苯板,直角形聚苯板的内侧面上等间隔设置有若干凹槽,相邻两凹槽间形成凸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直角形聚苯板长度方向一致,凹槽的槽宽100mm,槽间距200mm,槽深10mm;
直角形聚苯板宽度方向的每一侧边的一个角部形成凹陷,凹陷的延伸方向与直角形聚苯板长度方向一致,凹陷宽20mm,凹陷深度为直角形聚苯板厚度的一半,两凹陷分别位于直角形聚苯板内外两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复合型外墙外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
位于基层角处的聚苯板为直角形聚苯板,直角形聚苯板的外侧面上等间隔设置有若干凹槽,相邻两凹槽间形成凸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直角形聚苯板长度方向一致,凹槽的槽宽100mm,槽间距200mm,槽深10mm;
直角形聚苯板宽度方向的每一侧边的一个角部形成凹陷,凹陷的延伸方向与直角形聚苯板长度方向一致,凹陷宽20mm,凹陷深度为直角形聚苯板厚度的一半,两凹陷分别位于直角形聚苯板内外两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复合型外墙外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石墨挤塑板长600mm×宽600mm,石墨挤塑板内侧面上等间隔设置有若干梯形截面的凹槽,相邻两凹槽间形成梯形截面的凸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石墨挤塑板长度方向一致,石墨挤塑板长度方向与基层长度方向一致,凹槽槽底宽50mm,凹槽槽底角度为135°,槽间距60mm,槽深5mm,石墨挤塑板上开设两个厚度方向贯穿石墨挤塑板的通孔,通孔为去顶的锥形孔,通孔内端为小端且直径40-60mm,两通孔相距200m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复合型外墙外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岩棉复合板长600mm×宽450mm,岩棉复合板包括由岩棉条堆积而成的内芯、包裹内芯的膨胀珍珠岩保温浆料防护外层以及膨胀珍珠岩保温浆料防护外层中复合的表面经高分子材料耐碱涂覆处理的网格状玻璃纤维织物,膨胀珍珠岩保温浆料防护外层包裹内芯的内外侧面以及内芯长边与内芯厚度方向的边形成的两侧面,岩棉丝的方向与岩棉复合板内侧面垂直。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复合型外墙外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岩棉复合板长600mm×宽450mm,岩棉复合板包括由岩棉条堆积而成的内芯、包裹内芯的膨胀珍珠岩保温浆料防护内层、包裹膨胀珍珠岩保温浆料防护内层的玻化微珠保温浆料防护外层、膨胀珍珠岩保温浆料防护内层中复合的表面经高分子材料耐碱涂覆处理的网格状玻璃纤维织物以及从玻化微珠保温浆料防护外层伸出的X形锚固件,X形锚固件由等长的两段镀锌钢丝交叉焊接而成,X形锚固件部分位于岩棉复合板中部分位于胶粉聚苯颗粒浆料粘结保温层中,膨胀珍珠岩保温浆料防护内层包裹内芯的内外侧面以及内芯长边与内芯厚度方向的边形成的两侧面,岩棉丝的方向与岩棉复合板内侧面垂直。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复合型外墙外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增强网为表面经高分子材料耐碱涂覆处理的网格状玻璃纤维织物或者六角镀锌钢丝网,六角镀锌钢丝网表面预先喷刷界面砂浆,六角镀锌钢丝网钢丝直径0.8mm,六角镀锌钢丝网网孔边长25mm,六角镀锌钢丝网通过外端带眼孔的射钉与基层固定,双股钢丝穿设射钉的眼孔将六角镀锌钢丝网绑定,六角镀锌钢丝网上焊接有若干向保温板延伸的支腿,支腿均与六角镀锌钢丝网所处平面垂直,支腿的内端位于保温板内。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复合型外墙外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饰面层包括从内到外顺次布置的柔性耐水腻子层、表面经高分子材料耐碱涂覆处理的网格状玻璃纤维织物、弹性光面腻子层以及涂料层,或者,饰面层包括从内到外顺次布置的面砖粘结砂浆以及面砖。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复合型外墙外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保温板通过∏形钉与基层固定,∏形钉包括与保温板所处平面平行的连接板和位于连接板左右两侧的片状钉腿,片状钉腿所处平面与连接板垂直,连接板上分散布置有厚度方向贯穿连接板的若干透孔,片状钉腿上分散布置有厚度方向贯穿片状钉腿的若干透孔,片状钉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朝向连接板的倒刺,连接板位于保温板外侧,片状钉腿延伸至基层墙体内。”
请求人于2019年1月24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无效宣告请求,其理由是权利要求1不具备新颖性,权利要求1-10不具备创造性,请求宣告本专利权利要求1-10无效,同时提交了如下证据:
证据1:图集号为L15Jll3的《15系列山东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墙外保温构造详图(三)(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复合型保温系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封面页、版权页、目录页、正文共16页的复印件。
证据2:《外墙保温应用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次印刷,封面页、版权页、目录页、正文共6页的复印件。
证据3:申请公布日为2017年5月31日,申请公布号为CN106759980A的发明专利申请。
证据4: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10月16日,授权公告号为CN203238799U实用新型专利。
证据5:公开日为2003年5月14日,公开号为CN1417436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
证据6:授权公告日为1999年3月31日,授权公告号为CN2312276Y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
请求人认为权利要求1相对于证据1不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在此基础上,其从属权利要求2-10也不具备创造性。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2月11日受理了上述无效宣告请求并将无效宣告请求书及证据副本转给了专利权人,同时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查。
国家知识产权局本案合议组于2019年3月21日向双方当事人发出了口头审理通知书,定于2019年5月28日举行口头审理。
口头审理如期举行,双方当事人均出席了本次口头审理。在口头审理过程中,请求人明确其无效范围、理由和证据为:权利要求1相对于证据1不具备新颖性,权利要求1相对于证据1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权利要求2的附加技术特征被证据1和公知常识公开或被证据1、证据2和公知常识公开;权利要求3、4的附加技术特征被证据1、证据2和公知常识公开;权利要求5的附加技术特征被证据1、证据3和公知常识公开;权利要求6、7的附加技术特征被证据1、证据4和公知常识公开;权利要求8-10的附加技术特征被证据1结合公知常识公开。专利权人对请求人提交的证据的真实性、公开性没有异议。在此基础上,合议组对本案进行了调查,充分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意见。
至此,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一)审查基础
本决定以本专利授权公告的权利要求书为基础。
(二)证据认定
证据1、证据2为公开出版的图集和书籍,证据3- 6为中国专利文献,专利权人认可以上证据的真实性,合议组经审查亦认可真实性。并且,证据1-6的公开日均早于本专利的申请日,因此证据1-6公开的内容构成本专利的现有技术。
(三)权利要求的创造性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在判断一项权利要求的创造性时,首先要将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和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进行特征对比并找出区别技术特征,进而考察现有技术中是否给出将上述区别技术特征应用到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中的启示,若存在这种启示,则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不具备创造性。
关于权利要求1的创造性
请求人主张,权利要求1相对于证据1与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
本专利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复合型外墙外保温系统,证据1中也公开了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复合型外墙外保温系统,其中包括一种胶粉聚苯颗粒贴砌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即A系统。(参见第3页右栏)其采用10-15mm厚胶粉聚苯颗粒浆料满粘贴保温板(EPS板、XPS板、PUR板、MPF板或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即公开了本专利中的聚苯板、酚醛板、EPS板、PUR板、MPF板、XPS板或者岩棉复合板),保温板之间预留10mm宽板缝用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填实(即公开了本专利中的10-15mm阻燃框),保温板外表面抹不低于20mm厚的胶粉聚苯颗粒浆料进行防火找平。保温板内外表面宜预先喷刷配套的界面剂,饰面层宜选用涂料饰面。此外,从第14页图1对该系统的外墙构造示出,其从内到外顺次布置有基层墙体(即本专利中的基层)、界面砂浆(即本专利中的基层界面砂浆层)、10-15厚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即公开了本专利中的15-30mm厚胶粉聚苯颗粒浆料粘结保温层)、梯形槽EPS板/双孔XPS板/PUR板/MPF板、20厚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即公开了本专利中的15-20mm厚胶粉聚苯颗粒浆料防火找平层)、3-5厚抗裂砂浆压入耐碱网纤布(即本专利中的复合增强网的抗裂砂浆层)、弹性底涂、涂料饰面。
将权利要求1与证据1相比,其区别在于:(1)保温板界面砂浆层,(2)石墨挤塑板。对于区别特征(1),证据1中已经公开了保温板内外表面宜预先喷刷配套的界面剂,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保温板与胶粉聚苯颗粒浆料之间的粘合效果,而使用界面砂浆在保温板外形成界面砂浆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对于区别特征(2),石墨挤塑板是一种常用的挤塑板类型,在证据1已经公开XPS板(即挤塑板)作为保温板的基础上,选用石墨挤塑板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由此可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证据1的基础上结合本领域公知常识得到权利要求1保护的技术方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权利要求1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权利要求2-10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2引用权利要求1,对聚苯板作出了进一步限定。证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现浇聚苯板系统(即C系统)的凹凸槽聚苯板板型(参见第33页图3),其中聚苯板的内侧面上等间隔设置有若干矩形截面的凹槽,相邻两凹槽间形成凸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聚苯板长度方向一致,凹槽的槽宽100mm,槽间距100mm,槽深10mm;聚苯板宽度方向的每一侧边的一个角部形成凹陷,凹陷的延伸方向与聚苯板长度方向一致,凹陷宽25mm,凹陷深度为聚苯板厚度的一半,两凹陷分别位于聚苯板内外两侧。由此可见,证据1中的C系统公开了权利要求2的绝大多数附加技术特征,区别仅在于:聚苯板长度方向与基层高度方向一致;槽间距200mm,凹陷宽20mm。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该保温板内侧面设置凹槽可以增大保温板与基层墙体之间的咬合力,因此将C系统中该形状的保温板应用到胶粉聚苯颗粒贴砌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即A系统中,以使得保温板与墙体结合的更加牢固是容易想到的。在施工过程上,铺设聚苯板时将聚苯板长度方向与基层高度方向保持一致,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在证据1已经公开的槽间距100mm,凹陷宽25mm的基础上调整槽间距大小以及侧边角部凹陷的宽度,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且并未给本专利带来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2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3、4引用权利要求1,对聚苯板作出了进一步限定。证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现浇聚苯板系统(即C系统)的阳角和阴角位置的凹凸槽聚苯板板型(参见第30页图1-6,第33页图4、图5),其中位于基层角处的聚苯板为直角形聚苯板,直角形聚苯板的内侧面或外侧面上等间隔设置有若干凹槽,相邻两凹槽间形成凸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直角形聚苯板长度方向一致;直角形聚苯板宽度方向的每一侧边的一个角部形成凹陷,凹陷的延伸方向与直角形聚苯板长度方向一致,两凹陷分别位于直角形聚苯板内外两侧。同时在用于现浇聚苯板系统(即C系统)(参见第33页的图3中)的直线型凹凸槽聚苯板板型中公开了凹槽和凹陷的具体尺寸(参见以上对权利要求2的评述),将其应用到直角形聚苯板上,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
由此可见,证据1中的C系统公开了权利要求3、4的大多数附加技术特征,区别在于:凹槽和凹陷的具体尺寸,即凹槽的槽间距200mm,凹陷宽20mm。证据2(参见1.1至1.2.1.3节,附图2)中公开了一种现浇无网聚苯板复合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其中的聚苯板与混凝土现浇接触面加工有燕尾槽以提高咬合力,聚苯板宽度方向的每一侧边的一个角部形成凹陷,凹陷宽20mm。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该保温板内侧面设置凹槽可以增大保温板与基层墙体之间的咬合力,因此将C系统中该形状的保温板应用到胶粉聚苯颗粒贴砌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即A系统中,以使得保温板与墙体结合的更加牢固是容易想到的。并在施工过程上,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在证据1、证据2已经公开的尺寸基础上调整凹槽和凹陷的具体尺寸,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且并未给本专利带来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3、4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5引用权利要求1,对石墨挤塑板作出了进一步限定。证据3(参见权利要求1-9,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附图1至7-2)中公开了一种石墨挤塑板复合保温墙体,其中使用的石墨挤塑板的尺寸为边长为600mm的正方形,板上通过设置凹凸槽,能够增加石墨挤塑板与保温浆料的接触面积,加强粘结的牢固性,通过开设2-3个阶梯形状的填充孔,一是能够在粘贴石墨挤塑板时将其与内层粘结保温浆料之间的空气排出,使粘结层不纯在二是在填充孔中填充满保温浆料,能够将石墨挤塑板内外两侧的保温浆料连接到一起,起到锚栓固定的作用。证据1中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胶粉聚苯颗粒贴砌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即A系统的梯形槽EPS板板型(参见第16页图4),梯形槽EPS板内侧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梯形截面的凹槽,相邻两凹槽间形成梯形截面的凸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梯形槽EPS板的长度方向一致,凹槽槽底宽度为50mm,槽间距为4Omm,槽深为5mm。同时证据1中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胶粉聚苯颗粒贴砌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即A系统的双孔XPS板板型(参见第16页图5),其中尺寸为600mm×450mm的XPS板上开有两个孔间距为200mm,孔径为50mm的孔。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参考证据1中的梯形槽EPS板上的凹槽尺寸和XPS板上的双孔尺寸来设计证据3中的石墨挤塑板上的凹凸槽和填充孔,以加强粘结的牢固性,而在施工过程上,铺设石墨挤塑板时将板长度方向与基层高度方向保持一致,以及根据现场实际需求来调整槽间距大小和凹槽槽底的角度和填充孔的形状,将槽间距设置为6Omm,凹槽槽底角度设置为135°,用内端为小端的锥形孔来替代阶梯形的填充孔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且并未给本专利带来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5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6引用权利要求1,对岩棉复合板作出了进一步限定。证据4(参见权利要求1-7,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附图1-2)中公开了一种复合岩棉保温板,其包括芯板(即本专利中的内芯),所述芯板包括排列成平板状的多块岩棉板条,所述岩棉板条的纤维丝排列方向沿所述复合岩棉保温板的厚度方向设置(即公开了本专利中的内芯由岩棉条堆积而成,岩棉丝的方向与岩棉复合板内侧面垂直)。并且所述芯板沿长度方向的四个面(即本专利中的内芯的内外侧面以及内芯长边与内芯厚度方向的边形成的两个侧面)外包裹有至少一层增强纤维层,并在所述增强纤维层外涂覆有聚合物砂浆防护层。其中增强纤维层选用玻璃纤维网格布,聚合物砂浆防护层选用骨料为膨胀珍珠岩的无机保温砂浆,由于增强纤维层涂覆砂浆后,网格布会被压入砂浆内,即形成了本专利中的包裹内芯的膨胀珍珠岩保温浆料防护外层以及膨胀珍珠岩保温浆料防护外层中复合的网格状玻璃纤维织物结构。由此可见,证据4中公开了权利要求6的绝大多数附加技术特征,区别仅在于岩棉保温板的尺寸和将网格状玻璃纤维织物的表面经高分子材料耐碱涂覆处理。对此,证据1第14页图2中公开了一种贴砌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涂料饰面,其中包括3-5mm后抗裂砂浆压入耐碱玻纤网(首层双层耐碱玻纤网),在该页下部的注1中还记载了保温板尺寸是600×450mm。在此基础上,对证据4中的网格状玻璃纤维织物的表面也用高分子材料耐碱涂覆处理以形成耐碱玻纤网,并采用600×450mm的保温板尺寸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6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7引用权利要求1,对岩棉复合板作出了进一步限定。证据4中的公开内容如上所述,由于芯板沿长度方向的四个面包裹有至少一层增强纤维层,因此当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需要选用两层时,自然形成了包裹内芯的内层和包裹内层的外层的双层结构。而玻化微珠和膨胀珍珠岩均属于常见的砂浆骨料,参照以上对权利要求6的评述,将内层设置为膨胀珍珠岩保温浆料防护内层并在其中复合表面经高分子材料耐碱涂覆处理的网格状玻璃纤维织物,将外层设置为玻化微珠保温浆料防护外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此外,证据1第29页图3和图4中公开了一种有网现浇聚苯板(即C系统)的外墙基本构造,其中使用了X形锚固件来固定聚苯板,其中锚固件部分位于现浇混凝土墙体中,部分穿入保温板内,同时还公开了7-10厚抗裂砂浆复合后热镀锌电焊网,给出了对钢丝网架做镀锌防腐处理和通过电焊连接的技术启示,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将X形锚固件也应用到岩棉板复合板上,从而提高保温板与其内侧胶粉聚苯颗粒浆料粘结保温层之间的连接牢固程度,而使用等长的两段镀锌钢丝交叉焊接制作X形锚固件件,并将其部分设置于岩棉复合板中,部分设置于胶粉聚苯颗粒浆料粘结保温层中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现场需要进行选择的,且并未给本专利带来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7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8引用权利要求1,对增强网作出了进一步限定。证据1第29页图2和图4中公开了一种现浇聚苯板(即C系统)的外墙基本构造,其中使用了7-10mm厚抗裂砂浆复合后热镀锌电焊网或5-7mm厚加强型耐碱玻纤网作为增强网。此外证据l第46页表11记载了后热镀锌电焊网性能指标,其中,丝径约为0.90mm,径向网孔长约为12.70mm,纬向网孔长约为12.7mm。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用高分子材料来处理玻纤网表面以提高耐碱性,以及选用六角形的镀锌钢丝网,并在钢丝网表面预先喷刷界面砂浆以提高钢丝网和抗裂砂浆之间的粘合力,以及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钢丝直径和网孔边长。另外证据5中公开了一种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粘贴面砖墙体(参见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其中保温材料面层先抹一层2mm-4mm的聚合物水泥抗裂砂浆,再铺一层镀锌钢丝网,并用18#-22#双股镀锌铅丝双向@500mm与基墙上的射钉或膨胀螺栓绑扎固定(相当于本专利中的钢丝网通过外端带眼孔的射钉与基层固定,双股钢丝穿设射钉的眼孔将钢丝网绑定)。证据6(参见权利要求1,说明书全文,说明书附图1)公开了一种中空型粘粗砂粒钢丝网聚苯板墙板,其中在聚苯板的外侧也采用了钢丝网为增强网,并用斜插腹丝将钢丝网,聚苯板连接成一体。在此基础上,当本领域技术人员要将钢丝网进行固定时,容易想到通过射钉与基层固定以及通过在钢丝网上焊接支腿,并通过将支腿的内端深入保温板中而与保温板固定。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8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9引用权利要求1,对饰面层作出了进一步限定。证据1第48-49页中公开了A系统(贴砌保温板系统)的施工要点,其中包括7.涂装饰面时的抗裂防护层及饰面层施工。在步骤(6)中公开了若需要刮涂柔性腻子找平施工时,应先对抹面层局部修复,再大面积刮涂(相当于饰面层的最内层为柔性腻子层)。步骤(3)和(4)则公开了在墙面上铺设耐碱玻纤布并抹上抗裂砂浆;随后步骤(5)公开,抗裂砂浆施工完初凝后即可涂刷弹性底涂(即公开了弹性光面腻子层),涂刷应均匀,不得有漏底现象,最后步骤(7)公开了涂刷饰面涂料。同时还包括8.面砖饰面时的抗裂防护层及饰面层施工。步骤(7)公开了按《外墙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的规定粘贴面砖,面砖粘结料要饱满,厚度宜控制在3-5mm。其中3-5mm厚的面砖粘结料即本专利中的面砖粘结砂浆。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可选择用耐水腻子、光面腻子和面砖粘结砂浆来进行施工,并用高分子材料来处理玻纤布的表面,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9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10引用权利要求1,进一步限定了∏形钉。证据l第29页图1、2中公开了在无网现浇聚苯板涂料饰面的外墙基本构造中,使用塑料卡钉双向@600辅助固定聚苯板与墙体。并且31页④节点中进一步阐明塑料卡钉的具体形状,图中示出,塑料卡钉是∏形钉,包括与保温板所处平面平行的连接板和位于连接板左右两侧的各一个片状钉腿,片状钉腿所处平面与连接板垂直,连接板上分散有厚度方向贯穿连接板的若干透孔,片状钉腿上有两个厚度方向的透孔,片状钉腿的一侧设有朝向连接板的倒刺,同时从第29页图1中可以看出,卡钉在使用时,连接板位于保温板的外侧,片状钉腿延伸至基层墙体内。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容易想到在片状钉腿两侧设置倒刺可以提高片状钉腿的锁合能力,在片状钉腿增加透孔的数量以便于浆料穿过凝固,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10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综上所述,本专利权利要求1-10均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应予无效。
三、决定
宣告201721427422.2号实用新型专利权全部无效。
当事人对本决定不服的,可以根据专利法第46条第2款的规定,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根据该款的规定,一方当事人起诉后,另一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