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明创造名称:对过采样合成宽带信号进行高频分量恢复的方法与设备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40862
决定日:2019-06-27
委内编号:4W108633
优先权日:1998-10-27
申请(专利)号:99813640.9
申请日:1999-10-27
复审请求人:
无效请求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授权公告日:2004-09-08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圣劳伦斯通信公司
主审员:张鑫
合议组组长:杨军艳
参审员:孟宪超
国际分类号:G10L21/02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专利法第26条第4款,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决定要点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区别技术特征,现有技术整体上并未给出采用该区别技术特征的技术启示,并且该特征又为该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带来了有益的效果,则该权利要求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创造性。
全文:
本无效宣告请求涉及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4年09月08日授权公告的ZL99813640.9号、名称为“对过采样合成宽带信号进行高频分量恢复的方法与设备”的发明专利(下称本专利),其申请日是1999年10月27日,优先权日为1998年10月27日,专利权人原为沃斯艾格公司,后变更为圣劳伦斯通信公司。本专利授权公告时的权利要求书内容如下:
“1.一个高频分量恢复设备,用于对前面被进行下采样的一个宽带声响信号恢复高频分量,并且用于将所述高频分量输入到所述宽带声响信号的一个过采样合成版本中,以产生一个全频谱合成宽带声响信号,所述高频分量恢复设备包括:
a)一个随机噪声产生器,用于产生具有一给定频谱的一个噪声序列;
b)一个频谱整形单元,用于相对于与所述被下采样的宽带声响信号相关的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对所述噪声序列的频谱进行整形;和
c)一个信号注入电路,用于将所述频谱被整形的噪声序列输入到所述过采样合成信号版本中,由此产生所述全频谱合成宽带声响信号。
2.如权利要求1的高频分量恢复设备,其中所述随机噪声产生器包括用于产生一个白噪声序列的一个随机白噪声产生器,由此所述频谱整形单元产生一个频谱被整形的白噪声序列。
3.如权利要求2的高频分量恢复设备,其中所述频谱整形单元进一步包括:
a)一个增益调节模块,对所述白噪声序列和一组增益调节参数作出响应,产生一个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
b)一个频谱整形器,用于相对于所述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的一个带宽扩展版本,对所述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进行滤波,来产生其特征是其频谱带宽一般比所述过采样合成信号版本的带宽高的一个被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和
c)一个带通滤波器,对所述被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进行带通滤波,来产生一个被进行带通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随后所述被进行带通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被作为所述频谱被整形的白噪声序列而输入到所述过采样的合成信号版本中。
4.一个高频分量恢复方法,用于对前面被进行下采样的一个宽带声响信号恢复高频分量,并且用于将所述高频分量输入到所述宽带声响信号的一个过采样合成版本中,以产生一个全频谱合成宽带声响信号,所述高频分量恢复方法包括:
a)随机产生具有一给定频谱的一个噪声序列;
b)相对于与所述被下采样的宽带声响信号相关的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对所述噪声序列进行整形;和
c)将所述频谱被整形的噪声序列输入到所述过采样合成信号版本中,由此产生所述全频谱合成宽带声响信号。
5.如权利要求4的高频分量恢复方法,其中产生所述噪声序列包括随机产生一个白噪声序列,由此所述频谱整形单元产生一个频谱被整形的白噪声序列。
6.如权利要求5的高频分量恢复方法,其中对这个噪声序列所进行的所述频谱整形进一步包括:
a)对所述白噪声序列和一组增益调节参数作出响应,产生一个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
b)相对于所述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的一个带宽扩展版本,对所述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进行滤波,来产生其特征是其频谱带宽一般比所述过采样合成信号版本的带宽高的一个被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和
c)对所述被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进行带通滤波,来产生一个被进行带通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随后所述被进行带通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被作为所述频谱被整形的白噪声序列而输入到所述过采样的合成信号版本中。
7.一个用于产生一个合成宽带声响信号的解码器,包括:
a)一个信号分段设备,用于接收前面在进行编码期间被进行下采样的一个宽带声响信号的编码版本,并且用于从所述被编码宽带声响信号版本中提取至少音调码本参数、新码本参数、和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
b)一个音调码本,对所述音调码本参数作出响应,用于产生一个音调码矢量;
c)一个新的码本,用于对所述新码本参数作出响应,用于产生一个新的码矢量;
d)一个组合器电路,用于组合所述音调码矢量与所述新的码矢量,由此产生一个激励信号;
e)一个信号合成设备,包括用于相对于所述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对所述激励信号进行滤波的一个线性预测滤波器,以产生一个合成宽带声响信号,和对所述合成宽带声响信号作出响应以用于产生所述合成宽带声响信号的一个过采样信号版本的一个过采样器;和
f)一个如权利要求1所描述的高频分量恢复设备,用于恢复所述宽带声响信号的一个高频分量,并且用于将所述高频分量输入到所述过采样合成版本中,以产生一个全频谱合成宽带声响信号。
8.如权利要求7的用于产生一个合成宽带声响信号的解码器,其中所述随机噪声产生器包括用于产生一个白噪声序列的一个随机白噪声产生器,由此所述频谱整形单元产生一个频谱被整形的白噪声序列。
9.如权利要求8的用于产生一个合成宽带声响信号的解码器,其中所述频谱整形单元进一步包括:
a)一个增益调节模块,对所述白噪声序列和一组增益调节参数作出响应,产生一个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
b)一个频谱整形器,用于相对于所述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的一个带宽扩展版本,对所述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进行滤波,来产生其特征是其频谱带宽一般比所述过采样合成信号版本的带宽高的一个被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和
c)一个带通滤波器,对所述被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进行带通滤波,来产生一个被进行带通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随后所述被进行带通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被作为所述频谱被整形的白噪声序列而输入到所述过采样的合成信号版本中。
10.如权利要求9的用于产生一个合成宽带声响信号的解码器, 进一步包括:
a)一个浊音因子产生器,用于对所述适应的和新的码矢量作出响应,计算一个浊音因子以转发到所述增益调节模块;
b)一个能量计算模块,对所述激励信号作出响应,用于计算一个激励能量以转发到所述增益调节模块;和
c)一个频谱倾斜计算器,对所述合成信号作出响应,用于计算一个倾斜伸缩因子以转发到所述增益调节模块;
其中所述增益调节参数组包括所述浊音因子、所述能量伸缩因子、和所述倾斜伸缩因子。
11.如权利要求10的用于产生一个合成宽带声响信号的解码器, 其中所述浊音因子产生器包括使用下面的关系来产生所述语音因子rv的一个装置:
rv=(Ev-Ec)/(Ev Ec)
其中Ev是一个被缩放的增益音调码矢量的能量,而Ec是一个被缩放的增益新码矢量的能量。
12.如权利要求10的用于产生一个合成宽带声响信号的解码器, 其中所述增益调节单元包括使用下面的关系来计算一个能量伸缩因子的一个装置:
其中w′是所述白噪声序列,u′是从所述激励信号中推导出的一个增强激励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0的用于产生一个合成宽带声响信号的解码器, 其中所述频谱倾斜计算器包括使用下面的关系来计算所述倾斜伸缩因子gt的一个装置:
gt=1-倾斜约束条件是0.2≤gt≤1.0
其中条件是 倾斜≥0和倾斜≥rv。
14.如权利要求10的用于产生一个合成宽带声响信号的解码器,其中所述频谱倾斜计算器包括使用下面的关系来计算所述倾斜伸缩因子gt的一个装置:
gt=10-0.6倾斜约束条件是0.2≤gt≤1.0
其中
条件是 倾斜≥0和倾斜≥rv。
15.如权利要求9的用于产生一个合成宽带声响信号的解码器, 其中所述带通滤波器的带宽在5.6kHz和7.2kHz之间。
16.一个蜂窝移动发送器/接收器单元,包括:
a)一个发送器,包括用于对一个宽带声响信号进行编码的一个编 码器和用于发送这个被编码宽带声响信号的一个发送电路;和
b)一个接收器,包括用于接收一个被发送的被编码宽带声响信号的一个接收器电路和如权利要求7的用于对所接收的被编码宽带声响信号进行解码的一个解码器。
17.如权利要求16的蜂窝移动发送器/接收器单元,其中所述随机噪声产生器包括用于产生一个白噪声序列的一个随机白噪声产生器,由此所述频谱整形单元产生一个频谱被整形的白噪声序列。
18.如权利要求17的蜂窝移动发送器/接收器单元,其中所述频谱整形单元进一步包括:
a)一个增益调节模块,对所述白噪声序列和一组增益调节参数作出响应,产生一个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
b)一个频谱整形器,用于相对于所述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的一个带宽扩展版本,对所述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进行滤波,来产生其特征是其频谱带宽一般比所述过采样合成信号版本的带宽高的一个被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和
c)一个带通滤波器,对所述被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进行带通滤波,来产生一个被进行带通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随后所述被进行带通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被作为所述频谱被整形的白噪声序列而输入到所述过采样的合成信号版本中。
19.如权利要求18的蜂窝移动发送器/接收器单元,进一步包括:
a)一个浊音因子产生器,用于对所述适应的和新的码矢量作出响应,计算一个浊音因子以转发到所述增益调节模块;
b)一个能量计算模块,对所述激励信号作出响应,用于计算一个激励能量以转发到所述增益调节模块;和
c)一个频谱倾斜计算器,对所述合成信号作出响应,用于计算一个倾斜伸缩因子以转发到所述增益调节模块;
其中所述增益调节参数组包括所述浊音因子、所述能量伸缩因子、和所述倾斜伸缩因子。
20.如权利要求19的蜂窝移动发送器/接收器单元,其中所述浊音因子产生器包括使用下面的关系来产生所述语音因子rv的一个装置:
rv=(Ev-Ec)/(Ev Ec)
其中Ev是一个被缩放的增益音调码矢量的能量,而Ec是一个被缩放的增益新码矢量的能量。
21.如权利要求19的一个蜂窝移动发送器/接收器单元,其中所述增益调节单元包括使用下面的关系来计算一个能量伸缩因子的一个装置:
其中w′是所述白噪声序列,u′是从所述激励信号中推导出的一个增强激励信号。
22.如权利要求19的蜂窝移动发送器/接收器单元,其中所述频 谱倾斜计算器包括使用下面的关系来计算所述倾斜伸缩因子gt的一个装置:
gt=1-倾斜 约束条件是0.2≤gt≤1.0
其中
条件是倾斜≥0和倾斜≥rv。
23.如权利要求19的蜂窝移动发送器/接收器单元,其中所述频谱倾斜计算器包括使用下面的关系来计算所述倾斜伸缩因子gt的一个装置:
gt=10-0.6倾斜约束条件是0.2≤gt≤1.0
其中
条件是倾斜≥0和倾斜≥rv。
24.如权利要求18的蜂窝移动发送器/接收器单元,其中所述带通滤波器的带宽在5.6kHz和7.2kHz之间。
25.一个蜂窝网络基站,包括
a)一个发送器,包括用于对一个宽带声响信号进行编码的一个编码器和用于发送这个被编码宽带声响信号的一个发送电路;和
b)一个接收器,包括用于接收一个被发送的被编码宽带声响信号的一个接收器电路和如权利要求7的用于对所接收的被编码宽带声响信号进行解码的一个解码器。
26.如权利要求25的蜂窝网络基站,其中所述随机噪声产生器包括用于产生一个白噪声序列的一个随机白噪声产生器,由此所述频谱整形单元产生一个频谱被整形的白噪声序列。
27.如权利要求26的蜂窝网络基站,其中所述频谱整形单元进一步包括:
a)一个增益调节模块,对所述白噪声序列和一组增益调节参数作出响应,产生一个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
b)一个频谱整形器,用于相对于所述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的一个带宽扩展版本,对所述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进行滤波,来产生其特征是其频谱带宽一般比所述过采样合成信号版本的带宽高的一个被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和
c)一个带通滤波器,对所述被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进行带通滤波,来产生一个被进行带通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随后所述被进行带通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被作为所述频谱被整形的白噪声序列而输入到所述过采样的合成信号版本中。
28.如权利要求27的蜂窝网络基站,进一步包括:
a)一个浊音因子产生器,用于对所述适应的和新的码矢量作出响应,计算一个浊音因子以转发到所述增益调节模块;
b)一个能量计算模块,对所述激励信号作出响应,用于计算一个激励能量以转发到所述增益调节模块;和
c)一个频谱倾斜计算器,对所述合成信号作出响应,用于计算一个倾斜伸缩因子以转发到所述增益调节模块;
其中所述增益调节参数组包括所述浊音因子,所述能量伸缩因子,和所述倾斜伸缩因子。
29.如权利要求28的蜂窝网络基站,其中所述浊音因子产生器包括使用下面的关系来产生所述语音因子rv的一个装置:
rv=(Ev-Ec)/(Ev Ec)
其中Ev是一个被缩放的增益音调码矢量的能量,而Ec是一个被缩放的增益新码矢量的能量。
30.如权利要求28的蜂窝网络基站,其中所述增益调节单元包括使用下面的关系来计算一个能量伸缩因子的一个装置:
其中w′是所述白噪声序列,u′是从所述激励信号中推导出的一个增强激励信号。
31.如权利要求28的蜂窝网络基站,其中所述频谱倾斜计算器包括使用下面的关系来计算所述倾斜伸缩因子gt的一个装置:
gt=1-倾斜 约束条件是0.2≤gt≤1.0
其中
条件是 倾斜≥0和倾斜≥rv。
32.如权利要求28的蜂窝网络基站,其中所述频谱倾斜计算器包括使用下面的关系来计算所述倾斜伸缩因子gt的一个装置:
gt=10-0.6倾斜约束条件是0.2≤gt≤1.0
其中
条件是 倾斜≥0和倾斜≥rv。
33.如权利要求27的蜂窝网络基站,其中所述带通滤波器的带宽在5.6kHz和7.2kHz之间。
34.用于向被划分为多个小区的一个大的地理区域提供服务的一个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双向无线通信子系统,包括:移动发送器/接收器 单元;蜂窝基站,相应地位于所述小区中;一个控制终端,用于控制在这些蜂窝基站之间的通信:
在位于一个小区中的每一个移动单元与所述一个小区的这个蜂窝基站之间的所述双向无线通信子系统,在这个移动单元与这个蜂窝基站中,所述双向无线通信子系统包括:
a)一个发送器,包括用于对一个宽带声响信号进行编码的一个编码器和用于发送这个被编码宽带声响信号的一个发送电路;和
b)一个接收器,包括用于接收一个被发送的被编码宽带声响信号的一个接收器电路和如权利要求7的用于对所接收的被编码宽带声响信号进行解码的一个解码器。
35.如权利要求34的双向无线通信子系统,其中所述随机噪声产生器包括用于产生一个白噪声序列的一个随机白噪声产生器,由此所述频谱整形单元产生一个频谱被整形的白噪声序列。
36.如权利要求34的双向无线通信子系统,其中所述频谱整形单元进一步包括:
a)一个增益调节模块,对所述白噪声序列和一组增益调节参数作出响应,产生一个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
b)一个频谱整形器,用于相对于所述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的一个带宽扩展版本,对所述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进行滤波,来产生其特征 是其频谱带宽一般比所述过采样合成信号版本的带宽高的一个被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和
c)一个带通滤波器,对所述被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进行带通滤波,来产生一个被进行带通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随后所述被进行带通滤波的、被缩放的白噪声序列被作为所述频谱被整形的白噪声序列而输入到所述过采样的合成信号版本中。
37.如权利要求36的双向无线通信子系统,进一步包括:
a)一个浊音因子产生器,用于对所述适应的和新的码矢量作出响应,计算一个浊音因子以转发到所述增益调节模块;
b)一个能量计算模块,对所述激励信号作出响应,用于计算一个激励能量以转发到所述增益调节模块;和
c)一个频谱倾斜计算器,对所述合成信号作出响应,用于计算一个倾斜伸缩因子以转发到所述增益调节模块;
其中所述增益调节参数组包括所述浊音因子、所述能量伸缩因子、和所述倾斜伸缩因子。
38.如权利要求37的双向无线通信子系统,其中所述浊音因子产生器包括使用下面的关系来产生所述语音因子rv的一个装置:
rv=(Ev-Ec)/(Ev Ec)
其中Ev是一个被缩放的增益音调码矢量的能量,而Ec是一个被缩放的增益新码矢量的能量。
39.如权利要求37的双向无线通信子系统,其中所述增益调节单元包括使用下面的关系来计算一个能量伸缩因子的一个装置:
其中w′是所述白噪声序列,u′是从所述激励信号中推导出的一个增强激励信号。
40.如权利要求37的双向无线通信子系统,其中所述频谱倾斜计算器包括使用下面的关系来计算所述倾斜伸缩因子gt的一个装置:
gt=1-倾斜约束条件是0.2≤gt≤1.0
其中
条件是倾斜≥0和倾斜≥rv。
41.如权利要求37的双向无线通信子系统,其中所述频谱倾斜计算器包括使用下面的关系来计算所述倾斜伸缩因子gt的一个装置:
gt=10-0.6倾斜 约束条件是0.2≤gt≤1.0
其中
条件是倾斜≥0和倾斜≥rv。
42.如权利要求36的双向无线通信子系统,其中所述带通滤波器的带宽在5.6kHz和7.2kHz之间。”
针对上述专利权,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下称请求人)于2019年03月15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其理由是本专利权利要求1、4、7、16、25、34不清楚,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本专利权利要求1、4、7、16、25、34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本专利权利要求1-42不具备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请求宣告本专利全部无效。
随同其无效宣告请求书,请求人提交了如下附件:
附件1:本专利的授权公告文本;
附件2(下称证据1):公开号为CN8510975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其公开日为1987年04月08日;
附件3(下称证据2):公开号为CN103818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其公开日为1989年12月20日;
附件4(下称证据3):公开号为CN112686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其公开日为1996年07月17日。
结合上述证据,请求人认为:
(1)关于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权利要求1中“用于相对于与所述被下采样的宽带声响信号相关的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语意不清,导致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确定其表达的含义,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并不清楚什么样的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才是与被下采样的宽带声响信号“相关”的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导致权利要求1不清楚,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相似地,权利要求4、7、16、25、34也不清楚,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
(2)关于专利法第26条第4款:权利要求1记载了“一个频谱整形单元,用于相对于与所述被下采样的宽带声响信号相关的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对所述噪声序列的频谱进行整形”。然而其说明书中仅记载了这是通过使用在下采样域中所使用的相同LP合成滤波器的一个带宽被扩展的版本对噪声Wg进行滤波而实现的。而“相关”显然包括了除了相同以外的其它关系,例如成反比、成正比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预料除了上述相同的带宽扩展版本的滤波器以外其它的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是否也能够实现其目的。另外,本专利的说明书中仅记载了通过使用浊音因子、激励能量、倾斜伸缩因子等增益调节参数来进行整形,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预料除了使用上述增益调节参数以外的其它整形方式是否也能够实现其目的,因此权利要求1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相似地,权利要求4、7、16、25、34也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3)关于专利法第22条第3款:以证据1或证据2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权利要求1-42不具备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受理了上述无效宣告请求,于2019年03月27日向双方当事人发出无效宣告请求受理通知书,并将无效宣告请求书及其所附附件副本转送给专利权人。
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成立合议组,对上述无效宣告请求进行审查。
随后,请求人又于2019年04月15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并补充提交了如下附件(编号续前):
附件5(下称证据4):非专利文献“A 13.0 kbit/s wideband speech codec based on SB-ACELP”,J.Schnitzler,Proceedings of the 199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ICASSP’98,1998年第1期,第157-160页及其部分中文译文,公开日期为1998年5月。
附件6(下称证据5):GB2322778A号英国专利文献及其部分中文译文,其公开日为1998年09月02日;
附件7(下称证据6):公开号为CN1181150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其公开日为1998年05月06日。
结合上述证据,请求人认为:权利要求1相对于证据4与公知常识的结合或证据4和证据5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从属权利要求2的附加技术特征为公知常识,从属权利要求3的附加技术特征被证据4公开,因此也均不具备创造性。基于与评述权利要求1-3同样的理由,权利要求4-6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权利要求7相对于证据4与评述权利要求1创造性的证据组合方式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基于与评述权利要求2、3相同的理由,权利要求8、9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从属权利要求10的附加技术特征被公知常识或证据4与证据5的结合公开,从属权利要求11-15的附加技术特征为公知常识,因此也均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权利要求16、25、34相对于证据6与评述权利要求7的证据组合方式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基于与评述权利要求8-15相同的理由,权利要求17-24、26、33、35、42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本案合议组于2019年04月18日发出转送文件通知书,将请求人于2019年04月15日提交的意见陈述及其所附附件转给了专利权人。
本案合议组于2019年05月23日向双方当事人发出口头审理通知书,告知双方当事人本案定于2019年06月04日举行口头审理。
专利权人于2019年06月03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其中针对请求人无效宣告请求书中的意见进行了答复。
口头审理如期举行,双方均出席了本次口头审理,在口头审理过程中,确认记录了如下事项:
(1)本案合议组当庭将专利权人于2019年06月03日提交的意见陈述书副本转给了请求人,请求人当庭签收。
(2)请求人当庭提交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出具的编号为2019-183的文献提供证明,用于证明证据4的公开时间为1998年05月15日;专利权人对请求人提交的证据4-6的真实性、公开时间无异议,对于证据4和5的中文译文准确性无异议。
(3)请求人明确放弃证据1、2、3,明确其无效宣告请求的理由和范围为:权利要求1、4、7、16、25、34不符合专利法第20条第1款及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权利要求1-42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其中评述创造性的证据使用方式与2019年04月15日提交的书面意见一致。
(4)针对具体的无效理由,双方都充分发表了意见。
至此,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依法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1、关于证据
在无效程序中,请求人提交了证据4-6,专利权人对其真实性未提出异议,合议组经审查未发现影响其真实性的明显缺陷,因此证据4-6的真实性予以确认。证据4-6的公开日期均早于本专利申请日,其可以作为本专利的现有技术使用。
专利权人对外文证据4、5的中文译文准确性未提出异议,因此证据4和5文字部分所公开的内容以请求人提交的中文译文为准。
2、关于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清楚、简要地表述请求保护的范围。
请求人认为:权利要求1中“用于相对于与所述被下采样的宽带声响信号相关的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语意不清,导致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确定其表达的含义,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并不清楚什么样的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才是与被下采样的宽带声响信号“相关”的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导致权利要求1不清楚,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相似地,权利要求4、7、16、25、34也不清楚,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专利法第56条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本专利说明书上标第25页倒数第2-3段记载了:“为了恢复原始信号的全频带,公开了一个高频产生过程。在这个新方法中,通过使用在一个激励域中被合适放大的一个白噪声填充在频谱的上部分,来产生高频分量。然后高频分量被转换到语音域,优选使用用于合成下采样信号的相同LP合成滤波器来对这个信号进行整形”。由此可知,本专利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在一个激励域中被合适放大的一个白噪声填充在频谱的上部分,来产生高频分量。权利要求1中记载了“用于相对于与所述被下采样的宽带声响信号相关的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对所述噪声序列的频谱进行整形”,本领域技术人员据此能够理解其含义为“使用与所述被下采样的宽带声响信号相关的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对所述噪声序列的频谱进行整形”,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够根据已知的现有技术推知与被下采样的宽带声响信号“相关”的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的具体形式,因此权利要求1的保护范围是清楚的,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基于同样的理由,权利要求4、7、16、25、34也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请求人认为权利要求1、4、7、16、25、34不清楚的无效理由不成立。
3、关于专利法第26条第4款
专利法第26条第4款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说明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请求人认为:权利要求1记载了“一个频谱整形单元,用于相对于与所述被下采样的宽带声响信号相关的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对所述噪声序列的频谱进行整形”。然而其说明书中仅记载了这是通过使用在下采样域中所使用的相同LP合成滤波器的一个带宽被扩展的版本对噪声Wg进行滤波而实现的。而“相关”显然包括了除了相同以外的其它关系,例如成反比、成正比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预料除了上述相同的带宽扩展版本的滤波器以外其它的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是否也能够实现其目的。另外,本专利的说明书中仅记载了通过使用浊音因子、激励能量、倾斜伸缩因子等增益调节参数来进行整形,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预料除了使用上述增益调节参数以外的其它整形方式是否也能够实现其目的,因此权利要求1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相似地,权利要求4、7、16、25、34也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
对此,合议组认为:(1)对于“相关”,本专利说明书上标第25页倒数第2-3段记载了:“为了恢复原始信号的全频带,公开了一个高频产生过程。在这个新方法中,通过使用在一个激励域中被合适放大的一个白噪声填充在频谱的上部分,来产生高频分量。然后高频分量被转换到语音域”,由此可见,本专利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在一个激励域中被合适放大的一个白噪声填充在频谱的上部分,来产生高频分量。虽然本专利说明书上标第25页倒数第2-3段记载了:“优选使用用于合成下采样信号的相同LP合成滤波器来对这个信号进行整形”,说明书上标第27页倒数第3段记载了“通过使用在下采样域中所使用的相同LP合成滤波器的一个带宽被扩展的版本对噪声进行滤波而实现的”,即说明书中仅给出了两种整形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清楚的知晓,该具体特定的计算方式并不是对高频信号进行整形的唯一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已知的现有技术可以采用可以恢复高频分量的任意的与被下采样的宽带声响信号“相关”的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对高频信号进行整形,以恢复高频分量,即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说明书的记载能够想到与被下采样的宽带声响信号“相关”的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的其他方式。(2)对于整形方式,权利要求1中对“频谱整形单元”采用了功能性的限定方式,其所限定的功能与说明书中对应模块所实现的功能一致,虽然说明书中以由增益调节模块214、频谱整形器215以及带通滤波器216构成的频谱整形单元作为示例,但其并不是实现频谱整形单元的唯一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具有“用于相对于与所述被下采样的宽带声响信号相关的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对所述噪声序列的频谱进行整形”功能的任何形式的频谱整形单元均能够实现相同的功能。因此,权利要求1中关于“频谱整形单元”的相关限定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基于同样的理由,权利要求4、7、16、25、34也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请求人认为权利要求1、4、7、16、25、34得不到说明书支持的无效理由不成立。
4、关于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具体到本案:
请求人认为:权利要求1相对于证据4与公知常识的结合或证据4和证据5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
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一种高频分量恢复设备,其通过随机噪声产生器产生噪声激励,并通过频谱整形单元获得高频带信号,再将高频带信号注入低频带信号从而获得全频谱合成宽带声响信号。证据4公开了一种基于SB-ACELP的13.0KBIT/S的宽带语音编解码器,其具体公开了以下技术内容(参见证据4中文译文第3页第2-5段、第6页倒数第2段至第8页第4段及图1、2):图1a)示出了编码器结构。速率转换模块从输入宽带(7kHz)信号中提取0-6 kHz的较低子带,并使用线性相位分析滤波器将采样率从16 kHz降低至12 kHz。解码器结构在图1b)中被示出。在ACELP解码器中使用接收的比特来合成较低频带信号。最后,高频再合成(HFR)模块产生高频带(6-7 kHz)信号部分。再生出的高频带信号由进行了增益放大和滤波的带通噪声组成。所有必要的参数仅基于接收到的较低频带参数和输入语音的现有知识的使用来进行调整。我们通过幅度谱必须被恰当地整形(见图2)的带通(6-7 kHz)噪声激励来对高频带信号建模。基本思想是分别外推信号的频谱包络和残差。通常,在较低频带的频谱包络与较高频带的频谱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由于将不传输边信息,因此任务是根据接收到的较低频带参数来预测该激励的频谱形状和能量。通过选择适当的LPC合成滤波器来确定输出宽带信号的整体频谱形状。假设此滤波器与合成的低频谱匹配,则预计其在6 kHz以上的行为将反映原始的高频带语音分量。是从描述LPC滤波器的码本确定的,该LPC滤波器在下计算,并存储在它们的LSF表示中。首先。通过对经解码和内插的低频带信号进行滤波,由此,在使用再次对总和进行滤波之前,将高频带的增益调整后的噪声激励添加到残差域中。在残差域中执行HFR增益的调整。
由证据4公开的内容可知,证据4中高频再合成(HFR)模块产生高频带(6-7 kHz)信号部分,相当于权利要求1中的高频分量恢复设备,用于对前面被进行下采样的一个宽带声响信号恢复高频分量,以产生一个全频谱合成宽带声响信号;证据4中的BP噪声生成器相当于权利要求1中的随机噪声产生器,用于产生具有一给定频谱的一个噪声序列。
请求人认为:证据4中HFR增益配适器和LPC合成滤波器(参见图2),通过幅度谱必须被恰当地整形的带通(6-7kHz)噪声激励来对高频带信号建模,通过选择适当的LPC合成滤波器来确定输出宽带信号的整体频谱形状,是从描述NHfrLPC滤波器的码本Cwb确定的,该NHfrLPC滤波器在fs=16kHz下计算,并存储在它们的LSF表示中,即相当于公开了“一个频谱整形单元,用于相对于所述被下采样的宽带声响信号相关的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对所述噪声序列的频谱进行整形”;证据4中的加法器(参见图2),其用于将dub(n)和dlb(n)相加来获得dwb(n),即相当于公开了一个信号注入电路,用于将噪声序列输入到所述过采样合成信号版本中,由此产生所述全频谱合成宽带声响信号。
对此,合议组认为:从证据4的图2可以看出,BP噪声生成器生成噪声信号,经HFR增益适配器进行增益调整之后,获得高频部分的激励信号,而ACELP解码器输出的低频带解码信号经滤波器滤波之后获得低频带残差信号,然后在加法器中将高频带的增益调整后的噪声激励与低频残差相加,获得整个频带的激励信号,再经过滤波器,从而获得整个频带的信号。由此可知,证据4是先获得了整个频带的激励信号,再对整个频带的激励信号进行整形,从而获得整个频带的信号。证据4中没有单独对噪声序列的频谱进行整形,也没有将单独获得的高频带信号再注入低频带信号中,因此,证据4的HFR增益适配器、HFR滤波适配器、滤波器、滤波器及乘法器不能相当于权利要求1中的频谱整形单元,证据4中图2右半部分中的加法器也不能相当于权利要求1中的信号注入电路。
因此,权利要求1与证据1相比,区别技术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中包括b)一个频谱整形单元,用于相对于与所述被下采样的宽带声响信号相关的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对所述噪声序列的频谱进行整形;和c)一个信号注入电路,用于将所述频谱被整形的噪声序列输入到所述过采样合成信号版本中,由此产生所述全频谱合成宽带声响信号。
基于该区别技术特征可知,权利要求1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重建高频带信号以接近原始信号。
请求人认为:根据线性时不变理论可知,如果改变带通滤波、增益调节以及再生滤波这三者的位置,对所得的语音信号是无影响的。因此,在证据4的基础上将噪声部分的处理顺序调整为增益调节、再生滤波和带通滤波,并根据低频带部分的语音信号的状态选择将高低频带部分彼此相加的时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属于常规选择。
对此,合议组认为:信号通过滤波器进行整形并不是简单的相乘,滤波器的参数需要与待滤波的信号适配,其滤波器包络形状体现了与其对应的信号频带的包络形状。在将证据4图2中的加法器与滤波器的位置互换之前,滤波器需要对全频带激励信号进行整形,而如果将证据4图2中的加法器与滤波器的位置进行互换,则会存在两个滤波器,一个滤波器对低频带信号残差进行整形,另一个滤波器对高频带激励进行整形,即变换前为先获得全频带的激励信号再进行整形,变换后为分别对高频带和低频带的激励信号进行整形,分别获得高频带和低频带信号,再相加获得全频带信号,由于处理的信号及运算方式不同,该变换方式并不属于等效变换,因此在证据4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没有动机对证据4的技术方案进行改进,将加法器与滤波器的位置进行互换,进而也没有动机根据低频带部分的语音信号的状态选择先获得单独的高频带信号再注入低频带信号中。
请求人还认为:证据5给出了将噪声信号进行LPC合成滤波后在输入到解码语音中的启示。
对此,合议组认为:证据5公开了一种用于解码语音信号的噪声输出,其具体公开了以下技术内容(参见证据5中文译文第1页第2-3段、第2页倒数第1段至第3页第1段及附图2、5):本领域存在多种产生噪声的方法,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噪声源2051输出高斯噪声信号到LPC滤波器2053。LPC滤波器2053从语音解码器接收LPC参数,并且,以由LPC参数提供的原始语音包络的估计,对来自该噪声源2015的输出信号进行频谱整形。在优选实施例中,LPC滤波器的输出被输入到能量匹配滤波器2055,其调整作为LPC滤波器输出的噪声信号的输出能量,以便匹配用噪声代替的子帧的原始解码语音,并且将连续的清音语音子帧之间的帧能量的变化平滑化。图5的流程图中示出在解码语音信号中用噪声信号替代清音语音的方法。在步骤501中接收信号,并且在步骤503中解码为浊音和清音部分。在步骤505中产生噪声信号并代替信号的解码清音部分而输出。此外,解码语音部分被正常输出。
由证据5中的上述内容可知,证据5公开了一种解码语音信号中用噪声信号替代清音语音的方法,其根据解码语音为清音还是浊音,选择输出由噪声合成的语音还是正常的解码语音。由此可见,证据5并不涉及高频分量恢复,也不涉及将高频分量注入到过采样合成信号版本中产生全频谱合成宽带声响信号。因此证据5没有公开如何对高频子带进行重建的具体方法,即没有公开上述区别技术特征,也无法给出相应的技术启示。
同时,目前也没有证据证明采用如权利要求1中限定的频谱整形单元和信号注入电路进行高频分量恢复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权利要求1通过采用上述区别技术特征限定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更好的恢复高频分量的技术效果。
因此,权利要求1相对于证据4与公知常识的结合以及证据4和证据5的结合具备创造性,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
此外,请求人使用证据6评述了本专利其他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但并未用证据6评述权利要求1的技术特征,即使考虑证据6公开的内容,其也未涉及上述区别特征,不能对此给出技术启示,对本专利权利要求1的创造性不能产生影响,因此请求人认为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的无效理由不成立。
基于引用关系,请求人认为权利要求2-3不具备创造性的无效理由也不成立。
权利要求4-6要求保护一种高频分量恢复方法,其是与权利要求1-3要求保护的高频分量恢复设备对应的方法权利要求,其技术特征一一对应,基于与评述权利要求1-3相同的理由,请求人认为权利要求4-6不具备创造性的无效理由也不成立。
权利要求7要求保护一个用于产生一个合成宽带声响信号的解码器,其中包括一个如权利要求1所描述的高频分量恢复设备,基于与评述权利要求1相同的理由,请求人认为权利要求7不具备创造性的无效理由也不成立。权利要求16要求保护一个蜂窝移动发送器/接收器单元,权利要求25要求保护一个蜂窝网络基站,权利要求34要求保护用于向被划分为多个小区的一个大的地理区域提供服务的一个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双向无线通信子系统,其中均包括如权利要求7的用于对所接收的被编码宽带声响信号进行解码的一个解码器,基于与评述权利要求7相同的理由,请求人认为权利要求16、25、34不具备创造性的无效理由也不成立。基于引用关系,请求人认为从属权利要求8-15、17-24、26-33、34-42不具备创造性的无效理由也不成立。
综上所述,请求人提出的所有无效理由均不能成立。基于以上事实和理由,本案合议组依法作出如下审查决定。
三、决定
维持ZL99813640.9号发明专利权有效。
当事人对本决定不服的,可以根据专利法第46条第2款的规定,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根据该款的规定,一方当事人起诉后,另一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